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了大学生的一些不良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基础文明行为欠缺;道德行为自律性较差;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认为道德养成教育缺失是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深层根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重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道德行为自律;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
梁冬梅 《考试周刊》2010,(52):157-158
本文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提高大学生外语阅读能力为目的,分析大学生英语阅读障碍的根源,提出一套以学生阅读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阐述教师在阅读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旨在促进学生外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正在逐年下降,这与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自觉锻炼习惯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阐述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人际沟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实际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情绪,指出这些情绪通常的表现、危害,并且运用实践的观点剖析这些心理情绪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世界观及具体的方法上阐述大学生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良好心理适应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学业成绩、就业能力等。面对庞大的高职生群体,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问题根源,从家庭、学院、社会等多元角度共同努力解决大学生活中出现的适应不良。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就读期间受到校纪处分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挫折,会带来诸多不良心理状态并伴随一系列行为问题。本文从探讨受处分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根源入手,分析了心理弹性对于这一群体应对逆境的效用,并就提升受处分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提出了校方、教师、朋辈与家庭四位一体的培养策略,以帮助这部分学生提升心理弹性,成功应对挫折,积极追求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年轻有活力的群体,良好的政治心理是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政治素养。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不良成分集中体现在权威意识的淡薄、政治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倾向,根源在于政治亚文化的综合影响、主流政治价值观的式微以及校园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弱化。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排除他们政治心理当中的消极成分,需要培育他们务实的政治心态,建设高效有力的思想教育辅导队伍,不断优化大学生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年轻有活力的群体,良好的政治心理是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政治素养。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不良成分集中体现在权威意识的淡薄、政治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倾向,根源在于政治亚文化的综合影响、主流政治价值观的式微以及校园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弱化。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排除他们政治心理当中的消极成分,需要培育他们务实的政治心态,建设高效有力的思想教育辅导队伍,不断优化大学生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大学生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学生经济的困惑带来精神的失落,导致心理扭曲,是大学生犯罪的经济根源。思想政治教化与现实生活脱节,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严峻挑战,是大学生犯罪的思想政治根源。教育职能部门化的片面发展使教育出现盲区,为大学生犯罪提供了栖息地,是大学生犯罪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存在政治价值观功利化、盲目崇尚西方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从社会根源、教育根源、主体根源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重构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