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丽琴 《成才之路》2010,(18):56-56
中国有句成语叫虎头蛇尾,意思是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音乐课如果也虎头蛇尾,就会破坏音乐课的艺术构思和课堂气氛。降低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音乐课产生厌倦之感。因此,音乐课一定要保持“虎头虎尾”。让结尾有力度,使音乐教学有意犹未尽之感,从而使学生长久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2.
周敏 《成才之路》2010,(34):66-67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可是上好一节音乐课却是不易,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转变教学方式是关键。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天地,这样学生才能喜欢音乐课,音乐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音乐课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但是多数学生们都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在音乐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音乐教师一个人在讲课,而学生们却无动于衷,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感到学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那么,音乐课堂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朱霞 《常州师专学报》2002,20(4):65-65,70
把音乐课上“活”,使学生们产生兴趣。愉快地接受教育,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一堂好的音乐课可以用多种途径来引导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集中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诱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将会使孩子对音乐课变得茫然而无兴趣。为此,我想到了几种途径,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菁 《广东教育》2006,(1):46-47
孩子们上音乐课提不起兴趣,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更不要说高涨的学习热情了。如何让学生的心回到课堂?如何使学生爱上音乐课?这不得不成为我常常反思的问题。通过认真学习音乐《新课标》,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我终于找到了上好音乐课的方法,让学生再一次对音乐课产生了  相似文献   

7.
贲道宏 《儿童音乐》2011,(10):46-47
中小学音乐课要"减负",就必须淡化音乐课教学中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否则学生将会因为厌倦音乐知识学习而对音乐课失去兴趣,从而影响音乐课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那么,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是由于学习音乐基础知识而带来的负担过重吗?在我国当前的学校音乐教育中真的存在"音乐学习负担"问题吗?如果它确实存在,"负担"到底来自何方,又应该如何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教学创新,着眼于教学的组织改革,建立严谨的课堂教学结构,将会使音乐课的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本文简述了对音乐课堂教育的优化,在调动学生音乐课的积极性,发掘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学价值,强化学生们的审美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同时获得美感享受并达到知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所学习的东西有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并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会积极吸取知识:反之.学生不感兴趣的东西.学习起来没有乐趣.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更谈不上提高学习的效率了。对于音乐课来说,课堂学习形同虚设、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的教育现状使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认真地聆听音乐,而是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更有甚者偷偷地用耳机听流行歌曲.根本谈不上对音乐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产生兴趣.笔者作为音乐教师.对此谈些关于兴趣教学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许丹 《文教资料》2013,(1):71-73
音乐课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但从目前小学生学习音乐课的现状来看,部分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欠缺,或者无法维持长久,本文从学生参与、合理评价和情感体验三个主要方面系统阐述了培养小学生音乐课学习兴趣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庆茜 《文教资料》2013,(28):84-85
音乐课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但从小学生学习音乐课的现状来看,部分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欠缺,或者无法维持长久,本文从营造氛围、融入游戏、自制乐器、运用肢体、引导表演和引导实践六个方面系统阐述培养小学生音乐课学习兴趣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质量普遍提高,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却渐渐忽略了音乐课等的学习,特别针对音乐课来说,学生无法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在自主学习能力和互动学习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从互动式教学出发,针对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互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展开叙述和研究分析,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越来越注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自由想象和实践创造的空间。但往往在实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参与度并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快乐歌唱情趣,自信大方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想法,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吸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成才的起点。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的作用,认为“兴趣是智力之母,入门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实践证明,学生对某种产生深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音乐课是小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但由于小学音乐课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而往往被轻视,要使小学生乐意上音乐课,就必须设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上课的时候稍不注意,学生就会讲话,课堂上乱哄哄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音乐课上体验不到快乐。学生没有了学习音乐的快乐体验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失去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们都喜欢音乐,却有一部分孩子不爱上音乐课。这是什么原因呢?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音乐中得到快乐,但在音乐课上却不是这样。在欣赏音乐时学生们往往很享受、很放松、很愉快,但由于嗓音或是音准等方面的原因,在唱歌时有些学生并不享受,也不放松,在这件事上没有成功的经验,所以也就不能得到快乐,更不乐于多多尝试。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唱得很好,但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有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音乐教师更要想尽办法使得音乐课充满趣味性,吸引学生的眼球,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17.
曹君 《宁夏教育》2010,(2):58-58
在音乐课的导入中,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好“开场白”,使其新颖别致,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欲望会大有裨益的。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小学音乐课,犹如作曲家创作的优美的乐曲。上好音乐课,就是这支乐曲的演奏会,孩子们得到艺术美的欣赏,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动起来,课堂才会活起来。主要探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活跃课堂构建的几点实践性体会,和同仁们共同探讨小学音乐活跃课堂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秀荣 《师道》2006,(1):31-32
新课标要求把“学习还给学生”,“以生为本”,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的理念。因此,在音乐课中师生之间也要互相尊重、真诚相待、彼此互相交流、互相感染,使课堂教学充满平等、温馨、和谐气氛。教师要充分发挥促进者、组织者的作用,使音乐课堂既有知识的传授又充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第一、关爱学生,调控情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音乐教学中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教师偏爱某些学生,并有较高的期望,这些学生就会喜欢上音乐课,而且课堂上精神饱满,自信心强,对老师的指令心领神会。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音乐教师在…  相似文献   

20.
李亚营 《考试周刊》2012,(86):179-180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成功的教育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堂音乐课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学习。课堂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