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 何谓教研员基础教育的研究机构——教研室,诞生于建国初期(1956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诞生于建国初期的特殊群体"教研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也不是单纯的教育实践主体."教研员"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特指省、市、县三级及学校教学研究机构中从事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研究的专业人员.教研员和教师是两个不同的角色,所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研员素质与能力研讨会在泰安召开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承办的“中学语文教研员素质与能力研讨会”于1996年10月25至3011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教研员、教师云集泰山脚下,就如何提高中...  相似文献   

3.
教研员是我国区域教学质量的保障者。长期以来,我国学界缺乏对教研员素质的大型调查,导致教研员的专业发展长期停留在理论思辨和区域经验探索的层面。“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现状调研”对教研员的学历、职称、荣誉、知识、能力等进行了大型调研,发现教研员拥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扎实的学科教学知识和能力,教学指导职能突出。相应的问题是,教研员荣誉评定受限,区县教研员职称上升空间有限;缺乏自身发展规划,教育理论知识薄弱;指导内容偏技能化和经验化。故发展针对性强的教研员专业培训,改进教育管理制度,提高教研员的工作认同感,支持中西部、区县教研员是其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今日教育》2010,(6):47-47
对于“学院派”提出教研员担当“专业的课程领导者”的呼吁,作者从一名区教研员的角色提出了质疑。基于教研员不是独立的专业角色、不是执行国家课程政策的主体、不具备地方课程设计的能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呼吁教研员进一步走向研究教与学,教师对教研员的角色期待差异较大等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教研员"是对基础教育领域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简称,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中国基础教育特色.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省、市和县(区)三级教研员机构组织,这些机构是隶属于省、市和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实体事业单位,一般称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或者教研室.教研员的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其基本职能包括从事课程、教学、教材、考试和评价等研究,集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于一身.其中,研究是核心,管理是手段,指导、服务分别是研究和管理的指向.2019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它明确指出了教研员要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建立一支专业化和高质量的教研员队伍,对促进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海飞 《学周刊C版》2011,(9):119-119
当今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可以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成绩以及心理素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育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强调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说.语文学科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是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而不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之外“附加”一个培育人文素质的环节.因此,人文教育的“主战场”就是课堂。  相似文献   

7.
赵福楼 《今日教育》2012,(11):56-57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研员——这一活跃在我国基础教育界的"特殊"群体,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角色困境——在教师眼里他不是教师,在专业研究人员眼里他不是研究员,在教学管理者眼里他也不是管理干部。教研员正面临着边缘化的困境,同时,教育改革又对教研员提出了高端和全面的要求,这些与目前教研员的专业能力,构成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期《今日教育》刊发的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赵福楼的这篇文章提出:教研员应该是学科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复合体,要提升教研员的专业能力,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需走出教研员单兵作  相似文献   

8.
顺德市教学研究室是市教育局属下的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教学视导和学校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多年来,他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了大量工作,为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顺德市教研室十分重视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他们制定了《教研员的素质和工作任务》,对教研员的素质要求,明确提出了政治素质3条、教研素质10条和组织管理方面素质5条作为教研员自身素质建设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对教研员的工作任务,则概括为6条:回.心中有目标,2.眼里有学生,3.胸中有理论,4.脚下有试点,5手上有重点,6.身边有群众。每学期结束时他…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实施是一个科学民主共建的过程,作为这一进程中的一员,教研员的角色不是无足轻重的,他是应该并且能够有所作为的.在以前的工作实践中,学校、领导、教师常把教研员称作“专家”,把业务交流、教学研讨名日“指导”,教研员命题考查学生、评价教师.“我要你做什么”,“你应该怎么样”,“我如何评价你”……教研员高高在上地“指导”着教学.  相似文献   

10.
学科课程注重学科知识的整体性与完整性.但与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贴近不够紧密.不能直接形成职业能力.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已突显不足。职业教育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实现此目的的有效课程模式就是“素质项目”。“素质项目”是一种以工作项目为基础、以能力教育为核心。融知识、技能、情感于一体的课程模式。为了实现课程与“素质项目”的转化,要注意处理好教师、教材、场景与学科课程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层教研员主要是指各县(市、区)的教研员,他们主要从事学习教学的研究并指导和服务一线教学。基层教研员是基层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理论工作者与教师之间最直接的桥梁。没有他们.基层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就是一句空话.我国的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也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大力提高基层教研员的素质。对于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乃至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研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研员队伍需要一大批学识渊博、善于学习、刻苦钻研、高素质、懂教学的人才。教研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教研员的专业自主发展是当务之急。教研员应从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终身学习素质、研究素质、组织与交流交往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从多角度、全方位提升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文慧 《南昌教育》2009,(11):24-25
教研员是“教”与“研”的结合体——教学研究人员,当以研究为主。但教研员的研究并不等同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而是要以课堂为实验室,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作跟于课堂教学具体问题的解决。因此有人把教研员比作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那如何做好“桥梁”工作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研工作实践谈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琢石觅玉 集腋成裘——数学教研中的听课、评课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听课、评课欲如何 ?当了 2 0年数学教师 ,2 0多年的数学教研员 ,教研的经历告诉我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形式 ,是“指导”教学的最佳途径 ,“方法”在这里显成效 ,“理论”在这里见“公婆” ,经验在这里凝结、升华 ,“学说”在这里孕育、诞生 .因此 ,历来备受关注 .然而 ,要将听课和评课做好又很不容易 ,除了要有丰富的教学阅历 ,深谙现代数学教育理论 ,能“吃透”教材、大纲以外 ,也许还要有数学和数学教育研究的经历 ,参加过若干相关学术会议 ,从而粗知现代数学教育研究的脉络 ,特别地 ,应抱有正确的目的和态度 ,并懂…  相似文献   

15.
教研员是专业的课程领导者.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带路人,是教师的亲密伙伴和战友.是教师的老师。一个区域的教师教育、教育科研、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工作的优劣与教研员密不可分。教研员要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领头羊,必须得下功夫提升五项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研员,顾名思义是专门从事教学研究的人员,在教学上应当是能手,在科研方面应当是高手。教研员应处理好“教”与“研”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到教中有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新课改的实施为教研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研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我以为,在当今如火如荼的课改形势下,教研员尤其是青年教研员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文化业务素质,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以及探求教学规律的能力,为此需要强化下列六种行为:  相似文献   

17.
教研员本身就是搞研究的,本身就在研究的路上行走,还用得着“逼”上研究之路吗?但事实是,目前县一级教研机构中的教研员真正走上了研究之路的,不说是凤毛麟角.至少可以说是不多的。查阅相关信息,虽然有一些关于教研员素养和专业发展的论述.但关于站在教研机构的角度该怎样将教研员“逼”上研究之路的论述,还是空白。下面就以我们重庆市巫山县教研室为例,谈一谈我们是如何将教研员逼上研究之路的。  相似文献   

18.
周霞 《今日教育》2010,(7):52-53
“教研员”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特指省、市、区(县)三级教学研究机构中从事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研究的专业人员。初当教研员,我以为这只是一名简单的评价者——听课,评课,提建议。也或者就是基层幼儿园的一名“打杂匠”——下传上级部门精神,上报基层幼儿园工作。然而通过几年的教研员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2007,(10A):2-2
自上海市教学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研员下水”成为关注焦点。教研员是指导学科教学的专业人员,其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教研员的水平又往往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试论县级教研员素质及工作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教研员是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并服务于教育行政部门 ,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专业研究人员。他是以中小学教师为工作对象 ,以承担学科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师培训为主要任务 ,以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为手段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工作目的。他是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科教兴县 (区 )、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重要力量。因此 ,认真研究探讨教研员素质及工作要求 ,充分发挥和调动教研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争取教科研工作新成绩是十分必要的。一、教研员素质要求县级教研室是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指导部门 ,是全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