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自2021年以来,大陆的短视频平台上涌现了一大批拥有传播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台湾短视频博主,他们在大陆架起了两岸沟通的桥梁,扮演着两岸交流的民间使者形象,对于加强两岸民众沟通交流和消除两岸隔阂具有重大积极作用。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研究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表演的前后台界限已经模糊,表演舞台不断扩张,“后台前台化”现象突出,通过“后台前台化”建构个人形象是在陆台湾短视频博主选择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杜圣聪 《东南传播》2021,(12):44-45
自从2010年以来,两岸大学传播科系同学们的交流不断;一直持续到2020年,因为疫情与其他因素,交流的势头暂时告一段落.之前作者在台湾教过数百名大陆同学,协助他们从事各种影像产制的学习;同时,也带领或协助台湾同学参与大陆各项微电影竞赛或交流.作者希望从一个见证者视角,来记录两岸青年产制微电影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3.
由于台湾历史上经历了荷兰和日本人统治以及两岸政治体制的差异和接受西方政治生态的影响,台湾民众在政治意识上出现混乱和多元化;大陆文化在迁徙台湾过程中有过多次的嬗变,加上两岸文化曾经的隔阂,还造成两岸文化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对台广播应正视这种现状和客观存在,寻找出对台传播的侧重点和传播策略;通过淡化两岸政治体制差异,宣传大陆的善意和诚意,突出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对两岸带来的双赢效果;通过两岸普通民众生产、生活交流的细节,用台湾民众习惯的收听方式来达到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认真总结20年来海峡两岸出版交流的成果与经验,进一步促进两岸业界交流、合作,使中华文化传承两岸,弘扬世界,应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邀请,由中国版协牵头,组织大陆出版界及相关产业,组成大陆赴台参访团,与台湾书业界共同举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系列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研究台湾自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来海峡两岸政治关系与民间交流现状着手,通过数据采样、统计、比对,分析台湾代表性媒体的传播行为与台湾社会舆情的发展变化趋势。结合台湾广播听众需求调查,从舆论导向、议程设置、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渠道等向度,提出大陆对台广播在海峡两岸关系新形势和台湾社会新舆情下,加强对台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四种策略、方法:1.加强舆论引导,"反独促统";2.重点锁定"三中一青"目标受众;3.节目突出"新闻资讯+中华文化"双核心;4.深化两岸广播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6.
大陆报纸媒介奥运报道建构下的台湾议题,已成为大陆媒介大型赛事报道中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起到了让大陆民众走进台湾,了解台湾体育及其社会发展的传播功效。本研究梳理了《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1984—2012年奥运会期间有关台湾议题方面的报道,指出大陆媒介建构下的台湾形象呈现出:友善、多元、体育与政治议题时常交叉、通过奥运报道促进两岸和平、共享中华荣耀的传播图景。建议大陆媒介在今后的国际大型赛事报道中进一步挖掘和扩宽台湾体育报道的内容和质量,加大图片报道和体育人物、事件的报道深度,使更加全面、鲜活的台湾形象呈现在大陆受众面前,为搭建海峡两岸民众的相互认知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打破两岸媒介38年的隔离,成为第一批公开到大陆采访的台湾新闻记者至今,海峡两岸的媒介已经陆续交流了27年,虽然中间由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出现过停滞阶段。大部分的台湾民众是通过台湾媒介了解大陆、了解两岸关系的发展现况、参与两岸关系的交流互动。当前,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以良好的势头进行充分的交流,媒介既是参与交流的内容也是各种交流推动的因素之一。本文旨在以中天新闻台大陆新闻中心为一个窗口,了解海峡两岸媒介交流的现状,了解台湾电视媒体对大陆新闻议题的选择,分析这种选择背后的原因,并探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对于两岸电视媒介进行新闻交流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1月17日至24日,应台湾中华两岸交流协会邀请,由局领导贲道红带队的江苏省档案局档案文化交流考察团一行六人赴台湾,就口述历史的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和两岸民国档案研究成果交流、宗教档案的保管保护等展开了交流和考察,进一步加深了两岸同行彼此的了解,加强了海峡两岸档案界的学术交流,增强了两岸历史档案文化的相互沟通。一、交流考察基本情况考察团在台期间,先后访问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中台禅寺。1.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乡愁"是近几年被频繁提及的热词,由此衍生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乡愁理论。2019年7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到台湾交流展演,充满乡愁意味的非遗节目深受台湾民众热捧,反响热烈。本文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乡愁理论分析这一活动现象,得出结论:乡愁文化的传播在两岸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既能引起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祖地认同,又能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台湾媒体与大陆媒体最大的差异在于经营管理者不同,台湾媒体实行公司制,而大陆媒体绝大部分为政府管理,且坚持国家宣传工具的本质不变。多年来,即使媒体经营者不同、经营思路不同,海峡两岸的媒体同仁仍不约而同探索着相似的业务实践问题。分析台湾媒体现状,对比两岸传播差异,有助于大陆与台湾媒体同仁更好地厘清现状,共同提升自我传播实力。  相似文献   

11.
培育交流的沃土--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交流随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0月,APEC会议刚刚降下帷幕,第二届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基础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召开.来自海峡两岸近百名图书馆同仁再一次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为两岸公共图书馆联姻积极牵线搭桥的台湾大学教授胡欧兰女士满怀深情地说,两岸公共图书馆交流的接力棒已从台湾传到了上海,明年,将在台湾举行第三届会议,希望我们年年都能相聚……掌声再一次在会场响起.  相似文献   

12.
叶秀月  林耀  黄玉明 《传媒》2015,(22):35-37
媒体交流作为两岸交流的领头羊,促进两岸的交流和认识,带动两岸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但是,相对两岸其他方面交流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当前媒体的交流却相对显得单一.研究指出,两岸民众对不同传播路径的信任度所产生的社会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所以,两岸媒体工作者不断思考、创新,力求找到一个突破口,来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根据调查显示,台湾地区15岁~74岁的媒介使用行为,以电视使用率最高(89.3%)而期刊最低(27.3%),因此期刊成为两岸媒体交流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张建赓 《视听界》2002,(5):75-76
海峡两岸传播交流,启动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令人记亿犹新的是,作为台湾传播产品的音乐磁带最早进入祖国大陆。轻快浪漫的台湾流行歌曲、校园歌曲在80年代初风靡大陆;有人形容,即使在乡间小道上,也能听到邓丽君的歌曲。爱情小说、三毛和柏杨等人的作品连续数年成为大陆的畅销书。历史题材的和反映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也深受大陆观众喜爱。而祖国大陆的历史小说、作家作品集、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执导的电影等,也开始进入台湾。80年代是两岸传播交流的起始阶段.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一方对另一方传播产品的态度,从抵制转向有限度的开放。虽然双方对对方传播产品的进口订立了严格的审查制度.交流的数量也受到限制,但相对于此前“汉贼不两立”。“老死不相往来”的格局,或台湾当局。政治心战、军事反攻”的叫嚣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促进两岸出版和文化的交流,对于沟通与发展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其重大意义是不能忽视的。 人们没有忘记,1988年在上海第一次举行了台湾书展,从此开启了两岸出版同业  相似文献   

15.
郑珑 《东南传播》2016,(2):18-20
新闻交流在两岸交流中历来处于先行位置,随着两岸关系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做好对台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是每一个从事涉台新闻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都必须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从秉持善意、客观报道、改进提高宣传方式、技巧等方面入手,探讨对台新闻报道应如何更加贴近台湾同胞的生活和实际,让台湾民众看得懂、听得进,使对台新闻报道能起到增进两岸民众心灵沟通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今年是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版协将于9月组织大陆出版发行及相关产业界人士赴台,与台湾书业界共同举办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纪念活动的重头戏,第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和第九届祖国大陆书展也将同时在台湾举办。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传播交流,启动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作为台湾传播产品的音乐磁带最早进入祖国大陆。轻快浪漫的台湾流行歌曲、校园歌曲在80年代初风靡大陆。有人形容,即使在乡间小道上,也能听到邓丽君的歌曲。爱情小说、三毛和柏杨等人的作品连续数年成为大陆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新闻     
中央台启动 《hello台湾》网 旨在“沟通海峡两岸,促进和平统一”的中中人民广播电台《hello台湾》网已开启。据称,《hello台湾》网以“追踪新闻热点、反映两岸民意、传递经贸信息、提供咨询服务”为宗旨,每天登载发布海峡两岸的重要新闻,客观报道两岸关系的最新动态及两岸交流交往、投资商贸情况,及时追踪两岸新闻热点等。日前已经开设了新闻速递、投资中国、求学大陆、台湾万象、综合论坛等八个频道和《记者在台湾》等60个栏目。以开办46年之中央台两套对台湾广播节目音频内容为自己独特的风格。 全国将重新 换发…  相似文献   

19.
刘柳 《新闻世界》2013,(11):246-247
2011年6月,台湾有关方面在宣传推广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政策时,采取多个信息发布主体发布信息吸引目标受众、利用微博平台等新媒体增强受众互动体验、将受众变为传播者令传播链更为粘合、注重挖掘两岸民众的情感共鸣点以及关注大陆游客的实际诉求等传播策略,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些方法对于我们在向外推广城市旅游资源、宣传城市形象上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胜云 《中国广播》2010,(10):65-67
大陆形象是台湾各阶层民众对大陆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是大陆对台"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进,两岸交流交往越来越广泛深入,我们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增强传播策略意识,积极主动塑造大陆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