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2年整风运动之后,在中共"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号召下,各抗日根据地的黑板报开始普及,经过通讯小组"代办"和干部教师"包办",逐步形成了民众自办的局面,从传播内容到媒介形态均呈现出鲜明的大众化特征.黑板报以广泛的普及性弥补了大报的不足,在社会动员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同时丰富和拓展了群众办报的理论内涵及实践外延,在以此为中心构成的公共空间里,舆论作为一种新的力量登上了乡村社会的历史舞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人际关系,推动了基层民主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成守芳 《传媒》2000,(3):22-23
四川是一个有着几千万农民的农业大省.作为省委省府的机关报,《四川农村日报》担负着农村宣传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如何进一步把《四川农村日报》办成让省委满意、农民欢迎、同行认可的"蜀乡第一报"呢?1998年,我们大踏步地实施了新闻改革,报纸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宣传、经营和发行都取得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3.
短视频激活了农民和乡村的"可见性",促成了农民的"出场"。乡村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背景"被嵌入叙事结构中,农民在经济生产、文化传播、日常生活中的自主表达、能动创造和自觉振兴的意愿得到展演。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短视频呈现出一派热闹且多元的景象。同时,随着商业资本和城市文化的入侵,农民的身份被表演,创作被褫夺,主体被遮蔽,农民主体性的实现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也面临诸多问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党的建设根基是否稳固,在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则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发挥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新征程,基层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作为"三农"新闻媒体,《农村农业农民》杂志时刻在关注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方面面.为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报道工作,2015年6月,《农村农业农民》杂志与河南省委组织部联合开设了《基层党建》栏目,使其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报道工作更加系统化,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迈入2000年的大门,《农村大众》即将迎来创刊50周年的大喜日子。在50年的风风雨雨中,经过一代又一代报人的努力,她已深深地植根于农村的沃土中。尤其是近两年来,面对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农村大众》不断转变办报思路,形成了自己更为清新的独特风格,报纸更为“可读可用”,深受读者喜爱,成为全国农民报中的佼佼者。风景这边独好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然而,最近几年,走在这片广阔天地上的农民报却似乎举步  相似文献   

6.
王逸飞  陈燕 《今传媒》2023,(10):5-8
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应从人才结构、人才素质、人才管理机制的建设着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动能。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振兴的重要意义、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从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人才振兴工作领导水平,优化乡村人才队伍结构以及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引进、评价、管理机制,培育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人才培训三个方面,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前夕,教育落后成为陕甘宁边区乡村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边区政府积极倡导集文化学习、时政教育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农村图书馆。与苏联相比,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图书馆内容更加丰富,主要包括农民图书馆、流动图书馆、读报组、黑板报等。审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环境与教育现状,农村图书馆或是当时扫除文盲之文化教育与政治认同之思想教育的最好形式。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围绕"打造中国最美乡村"目标,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抓队伍、强载体、建机制,在源头"零距离"听民情、解民忧,开辟了产业发展、农民致富与基层党建互动的多赢之路。一是抓队伍。单独组建非公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5个、联合党支部1个,近三年共发展党员67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3名。二是强载体。依托市委党校党性教育基地、乡村学堂、书香三十岗等"免费大学"、"开放课堂",三年来共开办各类讲座40场次,培训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三是建机制。不断健全领导班子联系企业和村、党员干部入户访户、十户轮值  相似文献   

9.
朱学东  高江川  喻乐 《传媒》2003,(12):18-19
事件回放 2003年7、8月间,坊间开始炒作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要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联手改造<光明日报>旗下的<生活时报>,改办<北京时报>.9月14日,<北京青年报>以"北京报业又出‘黑马',<北京时报>浮出水面"为标题,捅破了那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使<南方日报>与<光明日报>联手办报之事出现在正式报章上.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起,安吉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一项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主要目标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希望通过10年的努力.使全县187个行政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最终把安吉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中国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内涵的不断扩展,乡村图书馆建设与普及在乡村振兴战略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提升农民文化层次,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要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文化扶贫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促进乡村振兴与"乡村图书馆+网络商务+文化扶贫"创新模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慧 《视听》2016,(1):87-88
广播是对渔农民宣传的主阵地,"对渔农"广播直面三农,在现阶段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要紧跟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对渔农"广播的节目主持人更要利用广播优势,结合"互联网+",通过角色定位,创新创意,使"对渔农"节目有感召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在这场"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燕 《民生周刊》2021,(7):38-39
乡村文化都是农民创造的,农民不是旁观者。建设乡村文化要以农民为主体,而不是让一群外来人去表演。立一个雕塑,做一个卡通造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常会看到一些外来文化作品突兀地出现,引起村民一时的围观,随后便弃置一旁。本以为是在送"文化"下乡,结果显得格格不入,不能为乡村文化添枝加叶,反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值得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4.
在举国上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当下,"三农"媒体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本文提出"三农"媒体的四大使命与担当——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明乡风、营造社会和谐,为"三农"媒体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第一期《龙港,告别农民城》(2010年12月17日)到最新一期《一个浙江农民的大电影》(2011年11月15日),每周二出版的《浙江日报·美丽乡村周刊》已出版37期.就像创刊词中写的那样,"美丽乡村"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探索如何突破传统的三农报道,开创符合新的时代特征的农业、农村、农民题材报道,致力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6.
夏县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创办十年了。十年来,栏目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特别是农民朋友的喜欢。如何办好地方台农业节目,我觉得这正是我们栏目所倡导的服务宗旨:关注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关注农业。既然定位农业节目,就必须围绕"三农"这个主题。首先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三贴近"的主旋律,使之成为党对农村方针政策宣传的主阵地。我们栏目开辟的《时事窗》,就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方针政策设  相似文献   

17.
张进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9):106-109
认为制约贫困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知识贫困,地方高校图书馆对乡村贫困农民的阅读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从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设施优势出发,分析高校图书馆向贫困乡村农民开放和提供阅读服务的可行性,并深入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对乡村贫困农民阅读服务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河南省周口广播电视台"乡村服务社"栏目从2010年6月开播,至今已历时三年多,栏目立足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服务、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创立了媒体与公司共同经营的"栏目+公司"式的电视产业链模式。如今,"乡村服务社"不仅成为广大农民朋友最喜爱看的栏目,也逐渐成为同行业中的一个知名品牌,并作为"周口模式"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电视台推广,"乡村服务社"的成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冯广圣 《新闻界》2013,(17):11-15
乡村传播"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是农民,转型期的农民身份发生了分化,农民在乡村社会传播中的行动直接影响着村庄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建构。借用社会传播网络分析工具考察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传播网络结构是本文的旨归。经田野考察发现,现代中国乡村传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循环的网状模式:日常生活中人们选择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新媒介传播等不同传播方式来编织他们的信息传播网络,这些信息传播网络从不同层面推动着乡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与广播的契合1.乡村振兴与媒体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说明,要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完善农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使农民群众能便捷获取优质数字文化资源。①这也给农村广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