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农民工子女应该说是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长环境、成长经历、家庭状况、知识情感、认知局限与心理特质和城市孩子相比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孩子渴望维护尊严而尊严时常被冒犯,内心变得敏感而脆弱;渴望开阔眼界而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而容易误入歧途;渴望过富足的生活,渴望像城市孩子一样拥有漂亮品牌服饰和时尚的通讯工具而家庭经济拮据,变得自卑;渴望自立自强而又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讲国家尊严、民族尊严、家族尊严……而我们人人也都有尊严,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的孩子虽小,但就不要尊严,就不渴望得到尊重吗?曾几何时,出现了"红校服"、"绿领巾"之类的现象,就广为舆论所诟病。前者虽有光荣的激励,而却使另一部分孩子每天负着沉重压力;后者就简直是教育的歧视——这不禁使人想到文革时挂牌、戴高尖帽游街的情形,是对人格的侮辱。孩子尊严扫地,怎么能指望激发心智潜能,使之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3.
●比引领、激励全国老师更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尊严!我不能为了激励其他的老师和成年人.为了展示我是如何工作的.就不惜牺牲孩子的隐私.不惜把他们心灵当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东西拿出来晒太阳。  相似文献   

4.
周道炜 《海南教育》2010,(6):110-11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父亲.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相似文献   

5.
刘瑞英 《课外阅读》2011,(1):131-131
学生是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们渴望获得自由、获得发展。因此《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父亲.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之友》2014,(10):40-40
卓玛: 这个世界有公平吗?为什么许多人.他们可以不劳动,却享受富有的生活.他们的孩子穿名牌,吃喝享乐。而另外一些人,却需要离开家,在陌生的城市里打工,挣少得可怜的钱,养活一家老小,就连过年过节,都不能回家和孩子家人团聚。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劳动者的一员,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邓建华 《教师》2015,(2):113
班级教育渗透细微处,一个小小的垃圾桶,也能折射出孩子成长中的"挫折"与"尊严"。这"挫折"里透着教师教育方法的缺失与误导、家长引导的短浅与偏见、同伴评价的伤害。这"尊严"里更透着那些被冠以"后进生"称呼的孩子们的内心渴望。教育着眼于生命的小处,才能成就人生的长度。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介绍 追求人格平等,渴望尊严生活,是全人类的普遍愿望;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职责。如何进一步推动国际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联合国作为国际组织一直在致力于做好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面对的孩子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说,内心的创伤和痛苦使他们变得更加孤僻和自卑,他们比正常儿童更需要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爱的教育     
孟玉梅 《学周刊C版》2014,(7):213-213
有这样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爱。是啊,哪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幸福和爱呢?世上正是有爱.我们才有“大家”、更有我们的“小家”。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有着11个聋哑孩子的中队辅导员。他们虽然不能说话,但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时刻告诉老师:我们与健全孩子一样有着一颗纯洁的童心,我们渴望在学校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渴望生活里充满阳光和色彩。为此,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我和同学们精心设计了一次中队活动——“圣诞节来了”。  相似文献   

14.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对孩子肯定的一种好形式。实践证明,赏识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念。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是一种艺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心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陕西教育》2005,(4):64-64
近日.张女士说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好动许多,而且容易兴奋和冲动,行为不能自控,上课时喜欢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张女士担心,长此下去孩子不但不能跟班学习.更怕受不良影响,以至于孩子不能健康成长。请问:我的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动症或抽动症?带着家长们望子成龙而又焦虑的问题,本刊特邀北京健德医院小儿科专家张子铭、周培儒等教授为广大家长全面解答。  相似文献   

16.
正面管教要求教师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孩子都要以保持尊严和尊重为基础,要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赢得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并给孩子一个弥补的机会,我们都应该为此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让农民工孩子有尊严地分享改革成果 《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22日报道,据对农民工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58.4%的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等的上学待遇”:有34.4%的人希望能“降低收费标准”:有13.6%的人希望能有“供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专门学校”。调查同时显示,收费高、没有城市户口,是农民工子女求学路上的两大“拦路虎”。  相似文献   

18.
胡卫星 《语文知识》2005,(10):40-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渴望城市刘卫京住在乡下的人总是对城市有一种渴望。但又往往说不清渴望的是什么,是渴望商场超市中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吗?是渴望大街上高楼旁那些永远闪烁着霓虹流动着的灯吗?是渴望在那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活一个潇洒快活吗?还是渴望着那繁华之后的尊严与体面?  相似文献   

19.
《尊严》这篇课文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逃难途中.坚持以“劳动换取食物”,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课文告诉我们: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尊严!尊严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文章情节并不复杂。浅显易懂,适合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读懂内容.感受人物品格,学会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义的教育不能限制人的发展,而是为人的多样性发展以及过有尊严的、"好"的生活服务的;正义的教育不能限制孩子对于"好"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而是要提供机会让每个孩子能够在尽可能多的生活方式中做出自由、理性的选择;正义的教育不能贬损人的自主性,而是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有能力、有机会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享有基本教育自由既是正义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过有尊严的、"好"的教育生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