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生理与心理教育,还是对意义与价值探究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命,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教育哲学一直都在探讨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的问题,本文从哲学意义的思维与视野,提供对生命教育的哲学反省.哲学意义的反省提供给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对自我与存在的关怀" (即与自己的关系),以了解存在的意义;与"对伦理与现实的关怀"(即与他人的关系),以深化生命的价值;以及"对死亡与超越的关怀" (即与超越者的关系),以探讨人的超越向度.  相似文献   

2.
教师生命是教师个体生命和职业生命的结合。教师完整的生命由自然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超越生命四部分组成。教师生命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爱护教师的“自然生命”;指引教师的“价值生命”;启迪教师的“智慧生命”;提升教师的“超越生命”。为此,教师教育哲学的构造应加强师范生的道德陶冶和专业精神培养;重塑在职教师形象,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建立一体化教师教育哲学体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育哲学在促进教师“生命”健康成长中得以不断完善,教师生命在教育哲学阳光普照下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教育以人为对象并通过人来完成其使命,而“人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奇怪混合物,他的位置是在这对立的两极之间”^[1]。人的非存在性促使他要求生命不断地超越现有目标,提高自身的存在价值。人的这种超越意识投射到教育中,便使教育预设出种种应然状况,表现为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对教育的应然追求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教育家在生命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目的、生命教育的路径、生命教育的特色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剖析。他们认为,生命教育是建构于生命哲学之上,同时又超越了生死,拷问存在之价值与生存之意义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你自己”,促使学生自我生成和“成为你自己”。设置死亡教育的课程、创设非连续性教学形式、构建“我与你”的师生关系是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存在主义视野下的生命教育具有四个特征:以人为本,观照生命的人文性;彰显个性,张扬生命的独特性;绝对自由,选择与责任的双重性;直面.生死,追寻生命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生命是教师作为职业人对自我生命内涵、生命尊严、生命价值、生命权力、生命义务、生命终结等重大问题所采取的基本认识及思想裁断。生命哲学“流动”、“绵延”、“经历”、“创造”等理念的倡导,为教师理性审视自身的职业生命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对教师而言,这种诠释本身,无疑已经超越纯粹人生哲学意义上的自觉,从而包含了一种丰富而生动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生命意义及价值:文化哲学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生命出发,突出人的本体价值。文化哲学以其对人性探讨的独特视角和人化即文化的精辟论断,为我们理解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深入探讨教育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可以深化人们对教育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认识,达到引领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超越解脱”意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潜在层次进行研究,通过对儒家、道家、道教、佛禅各派所包含的“超越解脱”意识的剖析,说明中国古代哲学具有同一的生命归趋倾向,亦即中国古代哲学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放弃对生命的社会价值的追求,将自我消融到自然世界之中,求得生命本身的愉悦适意和“在此”的永恒性。这与我国古代以看重生命的实在性为轴心的文化氛围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的人本原理出发,可推出其在应用伦理学领域的体现在于对人生的关怀,即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生命、生存、生活”是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基本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就是“三生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三生教育”是教育观念的重大创新,把它建立在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基础上是至关重要的。人本理性哲学与“三生教育”是深度相关的,是“体”与“用”、根与叶的内在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角度厘清生死、生活、人生和生命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超越生活的个我化追求生命存在的普遍性,重视拓展人生的宽度与生命的意义,追寻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安顿,使人生“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意义与德育的关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梅萍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73-77
人不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意义的存在。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无助感。要走出这种困境,德育工作必须改变“纯工具化”理性,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包括对生命情感的关怀、对终极信仰的关怀、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怀和对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引导人们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物质纷扰,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今天教育的重心由“学会生存”转向“学会关心”。学会关心作为21世纪新的教育哲学正在改变着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改变着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行为的气质和性格。学校的使命就是用教育关怀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关心已成为教育的一种基本品性。它包含的深刻的哲学内涵,包括:  相似文献   

13.
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动物。人作为主体总是需要思考生活的价值及意义。但是人有内在的“小我”与“大我”的矛盾,有两重生命的矛盾。因此,在形成生命和生活的价值及意义时,人需要超越这个矛盾,提高道德境界与宇宙境界;需要弘扬哲学精神,超越人生。  相似文献   

14.
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与保障。我们认识和实践的现代性意义上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实际上是应对“职业要求”而为的技术理性型教育。而从后现代的视角来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以关注教师的生命发展、生命幸福为旨归的价值理性型教育。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要实现从“职业要求”到“生命关怀”的超越,就必须转变观念,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内生性组织协同模式,以实现教师发展的“外在自由”和“内心自由”。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重要的一环。目前青少年在生活、生命与人生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在大学开设“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公选课,是要让受教育者体会、认识到自我之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在人生中丰富精神生活、发展知识水平、提升文化素养,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其课程内容应包括五大板块:学会生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休闲和学会养生。  相似文献   

16.
教育超越论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关于现实教育最为重要的学术批判与建构之一。“无人”问题,即教育疏离人以及人的整体生活的问题是超越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教育是“人”的教育,超越论对教育“无人”问题的反动,以构建“实践人”的人性论方案为根基。超越教育“无人”问题之要津在于使教育立足人之实践本性并使人成为超越性存在,实现人在“自我”与“社会”双重向度之超越。就此而言,我们将超越论视为重塑教育之精神与人之可能生活的一种努力。作为对教育“是其所是”的辩护与允诺,具有“智性诚实”高贵品质的超越论对于破除教育中的假象与偏见、反省时代教育状况、辨明教育发展之路向都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重思超越论,是过一种好的教育生活之理性自觉,也是过一种可能生活的一种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人作为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生命存在,二者的失衡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生命困境和道德困境。对于当今时代而言,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的绝对主导地位已经导致人类处于“神圣遭劫”、物欲横飞的道德哲学困境中。从人的本性来看,儒家以情为主、情理统一的情理精神为我们超越现代道德哲学困境能够提供有益的价值启示:通过以“情”论“性”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系统,以道德之“情”构筑意义世界,以伦理之“隋”重塑人的“伦理整体性”。  相似文献   

18.
处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需要生命的关怀,以摆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矛盾的困境。道家哲学对生命的存在,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人的价值理想的理性思考,为现代中国人提供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9.
反思教育与时间的关系是教育哲学最核心的任务。现代教育哲学深受知识论哲学的影响,而知识论哲学与“浮士德时间”哲学之间具有天然而密切的关系。“浮士德时间”哲学对时间理解的线性,易控性和可计量性为知识教育哲学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而知识论教育哲学则相应获得“浮士德时间”哲学的一切品质。现代教育如果不能在时间哲学上超越“浮士德时间”,就不能超越知识论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20.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命(道)与人事的关系问题;一是理性与情欲的关系问题。与之相应,中国古典哲学可被分为“人事论”和“人心论”两大部分:先秦两汉哲学以“人事论”为主,着重从客观方面探讨天道(命)与人事的关系问题;宋元明清哲学以“人心论”为主,着重从主观方面探讨理性与情欲的关系问题;魏晋隋唐哲学则显示出“人事论”与“人心论”并重的特点。以人事论和人心论为基本内容的天人关系论,本质上是探讨人的物质活动(“事”)和精神活动(“心”)及其相互关系的生活哲学。这种哲学以追求理想的自制生活为基本精神,它与以追求理想的外制生活为基本精神的西方哲学应可相互融合,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生活观,即理想的生活之道是自制与外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