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61页"多普勒效应"一节的实例引入部分值得讨论. 原文是这样的:"在铁路旁听行驶中的火车的汽笛声,你会发现汽笛声的音调发生了变化:火车向你驶来时,音调变高,火车驶离你远去时,音调变低.  相似文献   

2.
于凤斌 《物理教师》2009,30(10):10-11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2册在“多普勒效应”一节中有这样的表述“在铁路旁听行驶中的火车的汽笛声,你会发现汽笛声的音调发生了变化:火车向你驶来,音调变高,火车驶离你远去时,音调变低.……这种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总之,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笔者认为本节中这些说法有诸多不妥之处,容易误导学生造成学生的错觉,需要更正.  相似文献   

3.
人们稍加留意就会注意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如果有一辆汽笛长鸣的火车迎面开来,汽笛将会发出“越来越高”的声调从你身旁呼啸而过;然后随着火车飞快的远离,汽笛的声调又逐渐“变低”。如果火车的速度达到每小时50公里的话,那末人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高低的差别,几乎可以达到一个全音程。人和声源发生相对运动时,人听到的声源的音调将发生变化。相向靠近,音调升  相似文献   

4.
到郊外野游,忽然一声喇叭,有辆汽车开过来了。你听,当它向你开来的时候,喇叭的音调升高,声音变尖;开过你身边的一瞬间,音调突然降低;在离你而去的时候,音调又慢慢低下来。如果你坐火车出去游玩,听到对面开来火车的汽笛声,音调也会这样变化。汽车喇叭和火车汽笛为什么会变调呢?原来,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而音调是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当汽车向你开来的时候,喇叭发出声波,它以正常的速度加上车的速度向你传播过来,这时每秒钟向你传来的声波数会比平常多,也就是说频率加高了,所以听起来…  相似文献   

5.
1 多普勒效应的理解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册 (必修加选修 )的第2 1页中有关多普勒效应是这样描述的“这种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 ,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叫做多普勒效应” ,“在声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 ,声源 (如火车的汽笛声 )的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 ,而是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从书面表述容易理解为 :“火车驶离你远去时 ,音调变低” ,即频率越来越小。实际上 ,当火车匀速向你驶来或离你而去时 ,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不变的 ,只是比火车和观察者都不运动时 ,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要高或低。当观察…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第二册 )中 ,增加了必学内容——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方面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 ,如测定遥远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情况 ,流体的流动 ,潜艇的速度 ,还可应用于报警 ,检查车速 ,医学诊断等 .笔者在此对声波的多普勒效应讨论简介如下 :一、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 ,在铁路旁听行驶中火车的汽笛声 ,当火车鸣笛而来时 ,人们会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相反 ,当火车鸣笛而去时 ,人们则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低 .像这样由于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介质有相对运动时 ,观察者所接收到的波频率有所变化的现象就叫做多普勒效应 .这种现象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 ( 1 80 3~ 1 853)于 1 84 2年首先发现的 ,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二、多普勒效应的演示实验在上述火车鸣笛的例子中 ,实际上火车鸣笛的频率并没有改变 ,而是由于声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 ,使人耳接收到声音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所以人耳听到汽笛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用水波代替声波 (都是机械波 ) ,做如下演示实验 .图 1在盛有清水的大水槽...  相似文献   

7.
当列车进站时,我们听到汽笛声不仅越来越大,而且音调变高;列车离去时,汽笛声不仅越来越小,而且音调变低.反之,若声源未动而观察者运动,或者声源和观察者同时在运动,也会发生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一致的现象.由于波源或观察者的运动而出现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在1842年发现的.  相似文献   

8.
当列车进站时,我们听到汽笛声不仅越来越大,而且音调变高;列车离去时,汽笛声不仅越来越小,而且音调变低。反之,若声源未动而观察运动,或声源和观察同时在运动,也会发生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一致的现象。由于波源或观察的运动而出现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一  相似文献   

9.
多普勒效应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内容为: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波频率变化的现象.在声波上体现为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否变得尖锐,一个常被使用的例子是火车的汽笛声,当火车接近观察者时,其汽笛声会比平常更刺耳;  相似文献   

10.
徐展  王加福 《物理教师》2010,31(5):30-30
本刊2009年第10期刊登的《对教材中“多普勒效应”一节的质疑》一文中举例说,火车匀速进站时鸣笛,观察者听到的音调比火车静止鸣笛高,但音调不变,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观察者不可能站在火车行驶方向上,因此鸣笛的火车匀速经过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音调会变化.  相似文献   

11.
“多普勒效应”是高二《物理》必修加选修课的内容,多参考资料介绍多普勒现象时都用“火车鸣笛事例”加以阐述:“当我们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火车拉响汽笛急驶而过时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当火车朝我们开来时,汽笛声调变高一频率增大;当火车离我们远去时,汽笛声调变低——频率减小.”众所周知,这是个典型的多普勒效应事例,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当一列火车鸣着汽笛迎面驶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的声调会变高;当火车鸣着汽笛远离我们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的声调则会变低。这就是多普勒效应,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多普勒于1842年发现的。医学中测量血管内的血液流量计,就是根据多普勒效应设计的。  相似文献   

13.
火车的汽笛声是有含义的。一长声——停着的火车表示要开动了;正在行驶的火车,表示接近车站、桥梁、施工地点,要注意安全。两长声——表示火车要后退。短声——在调车时,一短声表示进一道,二短声进二道。  相似文献   

14.
“呜——”我家厨房里突然 传来了一阵熟悉的汽笛声。听着 这汽笛声,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 出电影里火车鸣着嘹亮的汽笛奔 驰,轮船拉响汽笛缓缓驶进码头 的场面。这些场景总会让我想起 一长串问题,如:那声音是怎样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11,(10):154-154
那条回家路上必经的、长长的铁轨和坚固的栅栏。 风儿吹着,尘埃飞着,绕着那两列往西走的小火车打转。 但风沙灰尘吹不敬船两列往西走的小火车传出的嘟嘟、呜呜的汽笛声。  相似文献   

16.
驶往春天的火车满载昆虫和童话
  柳叶和小燕子不再孤独它们在春风里叽叽喳喳
  驶往春天的火车
  像是群芳争艳的花园
  杏花、桃花、梨花
  依次排开等大家
  汽笛声声长鸣春风呼呼啦啦
  雷声隆隆,小雨淅沥我们来了,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17.
汽笛声声     
"呜--呜--"烦人的汽笛声又一次响起了,这声音直刺我的心,使我非常烦躁. 我买了票,闷闷不乐地上了火车,找个位置坐下来,心里祈求着上帝让我早点同家.想着家里的无限温馨,我不由得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8.
1 一种特殊的多普勒效应——激波 多普勒效应很常见.当观察者与渡源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将不同于波源发出的频率,如:高速行驶的火车鸣笛进站时,站台上的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变高,即频率变高,火车鸣笛而去,人们听到的音调变低,即频率变小.  相似文献   

19.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这么一种现象:当火车接近我们时,汽笛音调升高;而当火车远离我们时,汽笛音调降低。为什么?请不要说,理所当然。多普勒就是因此而计算出恒星向我们移近或远离的速度。不知你是否想过:如果一个人跟着光线跑,并努力赶上它,那么,这个人将看到什么现象呢?请不要说它荒唐。爱因斯坦就是因为有这份好奇心和怪念头才提出相对论的。三十多年前,“阿波;罗”飞船最终把人类送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了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十多年前,人们又因为超导现象而发明了磁悬浮列车。20世纪,有多少发明,多少发现,又有多少…  相似文献   

20.
夏天的流浪     
高中三年,我的成绩都是处于中游,数学和外语差得无可救药。我常常把数学题中的坐标想象成铁轨,可以带着我到远方漂泊。临近考试,我的脑海中全是火车。夜里听到从郊区传来的火车汽笛声.一个大胆的念头像雪球般越滚越大:沿着湘黔浙赣线去流浪一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