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学设想“连除应用题”一课是在学生学习连乘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些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连除应用题,并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连除应用题。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主要有以下特点:1.由于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符合小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因此,教学时,按教材自身安排顺序进行。2.通过教学准备,迁移旧知识,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自然过渡,有利于揭示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下同。以后简称教材)对两步应用题的编排采取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注意了应用题与计算,应用题与应用题之间的联系。试教证明,这样编排,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突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一、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中关于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三册,这部分两步应用题含有三个已知  相似文献   

3.
程序论教学法是欧美国家以及日本的历史教学专家所提倡的新的历史教学法。它的特点是:以教材内容中的中心问题揭开教学序幕,然后按教学程序进行新授课教学。运用这类教学法进行教学,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遵循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原则,使之保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 2.按教材的编写程序,提出一系列引起学习动机的问题,促进学生连贯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启蒙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认真与文本进行对话,吃透数学教材内容,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抓住教材特点,引导学生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分数应用题和第六单元的百分数应用题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它在实际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学好这部分的知识,就要求我们要采用多种途径,注意引导学生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分析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克服以往教学中重知识内容轻思维能力、重复杂应用题轻简单应用题、重解题结果轻解题过程、重解题方法轻数学思维方法等弊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用了较大的篇幅,对小学阶段的应用题进行了专题复习。教材编排为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等四个部分。体现了如下特点:1.使小学阶段的应用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  相似文献   

6.
一、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七至九年级数学教材中作为引例或例题的应用题,都很有创意,有的例题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引例或例题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生活,形式新颖不落俗套,给学生呈现的是身临其境的画面. 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很多年,作为数学教师,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应用题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是什么?应用题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调整应用题教学方法,使应用题的实际意义和数学思维方法得到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要全面完成应用题的教学任务,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个发展过程,是全面改进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应用题教学中几个发展过程谈谈我的看法。一、从概念教学到应用题教学这是一个从基础知识教学发展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原子结构知识是无机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其内容特点是具有高度抽象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性,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学习时感到比较困难.为了教好理论性较强的原子结构知识,我在教学中除了认真研究教材外,还注意了基础理论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本文仅就原子结构两个问题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一、关于微观粒子特征的教学教学原则是力求使讲解富有论证性,注意严密的逻辑推论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教学方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未知.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第2节“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就本节教材的教学谈几点建议。一.注重基础训练两步应用题是由两道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的,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复习一步应用题,可结合新  相似文献   

10.
程序教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普莱西和斯金纳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控制论为基本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在结构,将教材按逻辑次序分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组成最合理的学习程序;学生按一定逻辑编写的专门教材进行学习,根据个人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调整自己的学习速度。要实现程序教学对教育全过程的控制,就要把授课内容科学、合理地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并把这些若干个部分按其难易程度和技术结构编排程序。一、程序教学法的种类程序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直线式程序教学这种程序教学是将教材分…  相似文献   

11.
一、打好基础是进行过渡的前提学生在学习简单应用题时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是运算的意义、数量关系)和逐步形成的基本能力、思维方法等,不仅是解答简单应用题所必须,同时也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搞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是向复合应用题进行过渡的前提和条件。 1.调整教材、改进教法  相似文献   

12.
解答应用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学习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无论是知识获取、能力发展、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对低年级应用题改革的特点进行分析。一、教材编排特点传统小学数学低年级主要学习11类简单应用题,归纳起来实际上是四种类型:部总关系、相差关系、份总关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与原通用教材相比,在应用题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改进,改进后的应用题编排上有何特点,应如何组织好教学,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抓好起始内容教学,切实打好基础这册应用题教学在培养学生运算与分析能力上有四个起始内容:①乘、除应用题第一次开始出现,主要是表内乘除法简单应用题。这是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社版)(以下简称义务教材)第三册的简单应用题的编排比原统编五年制数学教材(以下简称原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加强了应用题与四则计算意义的联系,重视了应用题之间的分组对比。下面就教材编排变化情况及教学注意点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应用题的编排相对集中,使应用题教学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 (一)教材编排的变化 1.义务教材除了“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仍留在第二册结合乘法意义进行教学外,其它四种  相似文献   

15.
两步应用题的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自治区教研室武卫民一、教材分析(一)重视知识间的联系两步应用题在编排上重视知识间的联系与迁移,形成了纵向发展、横向拓宽的网络系统,有利于学生对两步应用题题意的理解和解题方法的掌握。1.注意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两步...  相似文献   

16.
这一章教材的主要内容,除植树问题是新授教材以外,其余式题和应用题,均是上学期和三年级所学过的旧知识。它的教学目的是:1.系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多位数四则运算式题和应用题,进一步掌握有关运算顺序的各种规则和括号的用法,提高计算速度,形成熟练技巧。2.掌握植树应用题的特点,明确棵数、间距、全长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求棵数、求间距、求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答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习较多,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的内容。教师教学时除了注意基本的应用题教学过程外,还应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如果能注意培养学生审清题目条件,并注意新颖的应用题题型设计,再借助一些具有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习题等,那么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效果必将有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所谓迁移 ,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或说是 ,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影响。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 ,如何运用迁移规律 ,组织好迁移过程 ,帮助低年级学生掌握新知 ,提高教学质量呢 ?  一、正确确定赖以形成新知的相关旧知 ,做好旧知的复习巩固。  小学数学教材是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不断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原则来编排的 ,应用题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通过认真备课 ,明确学习新应用题需要哪些旧知 ,新旧知识有哪些联系 ,这些联系是直接的还是隐蔽的 ;这些联系就是新知赖以形成的相关旧知 ,这些…  相似文献   

19.
正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非常的枯燥无味而且用途不大,以致影响了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本文依据当前应用题的教学现状,对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应用题教学的现状1.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的注重教材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初中生关于自身的实践能力及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习较多,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的内容。教师教学时除了注意基本的应用题教学过程外,还应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如果能注意培养学生审清题目条件,并注意新颖的应用题题型设计,再借助一些具有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习题等,那么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效果必将有更大的提高。一、注意审清题目条件数学题所提供的已知条件,大多可直接用于解题,但也有许多其他情况:1.条件多余且用不上。如:利民鞋厂去年12个月生产鞋20000双,今年比去年增产了110,今年生产鞋多少双?这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