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传统道德教育是一种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社会“高、大、空”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封闭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失缺了主体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导致德育工作至今仍没有走出低效的困境的局面。要走出困境,笔者以为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价值取向应“生活化”,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一)回落学校德育目标: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常轨。”因…  相似文献   

2.
三思“德育的底线”——读《底线伦理》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线”一词原为体育名词,但近来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在他的《底线伦理》一书中就将之用于道德领域。他说;“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规。……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机遇、自由降临的同时,底线伦理面临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  相似文献   

3.
李彦春 《科技文萃》2001,(3):181-184
“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 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 的常轨。”这是《底线伦理》一书作者、北大伦理学教授何怀宏书中所言。“市场经济初始 ,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我意识到,机遇、自由降临同时,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不杀 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 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 ,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 底线伦理遭遇挑战 何怀宏说,“仁”字形为“二人”,即道德是在二人以上的关系中发生的。鲁滨逊独居荒岛 所做之事不涉道德不道德,来了“星期五”就关涉道德了。现今社会,一天当中总会让人碰 到底线伦理崩溃事情,俗话说,不道德。经商的人会遭遇信用危机,一般人会有信任危机, 比如——  相似文献   

4.
做一个圣人,那需要特别修炼;做一个正直的人,却是为人的正轨。古往今来,正直一直是最为人们所信仰的优秀品德之一。正直与"仁义礼智信""真善美"相结合,造就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中,依然体现出其价值。弘扬正直文化对于培育、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德育”就其广义的内容而言,显然不仅仅是指“道德教育”,它还包括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以及时事政治教育等内容,但“道德教育”无疑是德育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本文所论述的“德育”更多的是指“道德教育”,这是需要说明的。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都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应《纽约时报》教育编辑之约发表的教育声明中指出:“用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6.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道德教育应培养人的“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提出道德教育方法应为“实行,榜样,教训、规则与惩罚,避免不良社交”等。夸美纽斯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德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7,(2)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何怀宏出过一本谓之《底线伦理》的书。他引用雨果《悲惨世界》中的话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即“做一个圣人,这是偶然的现象;做一个好人,却是为人的常规。”就是说,社会道德伦理可以没有上限,但不能没有底线;人可以不高尚,但绝不能恶劣;可以不是君子,但绝不能做小  相似文献   

8.
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曾经在一篇报道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有记者问,什么是德育?一位教师说,德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位班主任说,德育就是如何善待孩子,如何欣赏孩子。校长说,德育是“人育”,是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善的引导。德育主任说,德育是有血有肉的言行、情感、事实与现象,是可见的、可感知的做人的教育。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道德教育无疑是教育中的头等大事,“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德智体全面发展”等司空见惯的表达方式就充分体现了德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中小学德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要提高德育的实效,德育内容必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学校道德教育课及实践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个人、社会和他人关系的道理,而且要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行为,引导学生对德育理论从认知上服从、情感上同化上升为倾向上的内化和社会实践上的外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即探索如何做人,做什么样人的规律,做到知行统一,从而完成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集体主义思想品质、良好道德行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基础作用的“知”和起关键作用的“行”进行研究,尤其要弄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学校道德教育的“知”与“行”的新特点、新问题,从而使学校道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以来,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倡导“以德治校”,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力争把“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到实处。 一、突出德育为首,促进全面素质提高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校忽视德育工作,学生道德素质低下,甚至危害社会,走上犯罪道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一个人重要的不仅是才,更重要的是德,即怎样做人。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做有德之人。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为学要以人为本,做人要以德为本,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应是德育。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3.
回归生活,在德育实践中加强理解正逐渐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在道德教育中如何认识理解、如何实现理解、理解带来的效果如何等都成为学校教师实施德育的现实问题。当我们反思现行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时,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日益凸现的理解投以更多的重视和思考,在道德教育中进行“元”理解。一、道德教育的理解:“回归生活世界”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情景中,道德教育不可能建立在远离人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道德教育要关照人类生活着的意义世界,道德教育是…  相似文献   

14.
近期在新闻媒体中报道的大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用微波炉“烤狗”事件,让人感叹: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这不仅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一个人来到世间,从懂事到长大成人的过程,凝结了多少教师的心血。然而多年的“教”和“育”却会培养出连起码的做人的道理都不懂的学生,这里面虽然包含多方面的原因,但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也存在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教条化或随意性的教育内容是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根本因素任何一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我们的德育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这一…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幼儿德育是整个德育工程的起点,德育应从小进行,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然而我们发现许多农村幼儿家长的道德教育意识薄弱,也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导致学校教育的效果被家庭负面影响“抵消”。  相似文献   

16.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当代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教育旨在促进人做道德的人,做道德上尽可能完善的人,却并非仅仅让人做道德人。作为德育目标取向,“止于至善”和追求个体幸福与社会公正二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健全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沟能德育理念和德育实践的桥梁,是引导当代德育取得实效的合理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7.
读书与悟道     
杨旸 《山东教育》2004,(21):20-20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昕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竞如  相似文献   

18.
檀传宝 《教书育人》2009,(12):34-36
在中国内地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重要和敏感问题,那就是德育概念的外延如何界定。一些人采用广义的德育概念,认为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等等,而另一些人采用狭义的德育概念,认为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其中一个不能否定的命题是: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甚至是全部教育的根本。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这一根本的取向。其结果是:在理论上产生了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其核心意义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学校德育无疑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一、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位置.这是教育自身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注重德育,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20.
雨果说过:“尽可能少犯错,这是做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对待错误,许多老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