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粹如下: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培养…  相似文献   

2.
何谓教育?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其他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萃如下: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伟大的实践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有论断,他说:“只有精神力量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的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成为一个精神健康而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一位留美博士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要想回答什么是教育并非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教育家、思想家都有自己的语录。孔子曰:大学之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什么?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现代的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曾任北大校长的教育家蔡元培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相似文献   

6.
一定的教育理论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依托的。教育家们在构筑自己教育理论的同时,不可回避地要考虑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人等等哲学命题,对这些与教育相关联的哲学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反映着其教育理论的哲学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五·四”以前留学美国时,曾笃信他的老师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说教。而回国后的教育实践,使他认识到杜威的那套教育理论在中国这块半封建、半殖民地上是行不通的。他把杜威的唯心主义教育思想“翻了半个跟斗”。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使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何谓教育?对于这个问题,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有自己的“语录”,鲁迅:教育是要立人;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8.
孔老二这个家伙,一生中长期聚徒讲学,以搞教育来维护和复辟奴隶社会。曾经被某些人吹捧为“大教育家”,其实是一肚子秕糠,根本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他向学生灌输的所谓礼乐仁义,也完全是奴隶主贵族僵死的旧文化。就是这些陈腐不堪的东西,也是为了骗人,他自己并不实行。他是个十足的两面派,“巧伪人”。他在教育上的丑闻很多,这里揭露的只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一部分,供读者批判参考。“我待贾者也”孔老二要复辟奴隶制,觉得靠一把锁呐行婚丧之礼无济于事,干看管牛羊与记帐这类小差使也不能满足他的野心。在私学大兴的形势下,他窥测方向,找到了一个捷径:聚徒讲学,结党营私。既可以纠集复辟的力量,又有了“教育家”的名声。做官掌权开倒车,过奴隶主的寄生虫生活,岂不都有了希望!想到这里,心里乐滋滋的,连忙贴了一张“交十条干肉者  相似文献   

9.
陈友林 《教师》2011,(21):12-12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一位留美博士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要想回答什么是教育并非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教育家、思想家都有自己的"语录"。孔子曰:"大学之  相似文献   

10.
一、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反思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上的强者是21世纪对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要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人作为个体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的觉醒。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力量,这才算得上是成功的教育。”这就是说,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塑造,塑造“能用他人眼光、心理、心态来看待事物”、“能为地球上的人们更好地生活负责”“、有能力参与到快速变化的世界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1.
任何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才能常青常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一生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普及教育和社会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成果在今天仍有意义。一、“生活即教育”的启示陶行知在1927年《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解释:“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逐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并指出:“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以天理压迫人欲”。他说:“我们主张生…  相似文献   

12.
课间闲暇向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郭文安老师请教关于教育家的问题,郭老师爽快地说:“成为教育家其实很简单,一个热爱教育,终身从事教育的人就可称其为教育家.”听闻此言,心中对教育家的谜团顿时释然.是呀,教育家并不神秘,只要热心教育、献身教育,你、我、他都可能成为教育家.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教育本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古往今来,众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试图解开这个谜底,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关于某物是什么问题总是多义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它各有不同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丝毫没有减弱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因为它是所有教育理论的基石和源泉。源头清澈,才流出清流;如果源头被污染了,溪水也就不再清澈。推而广之,也就必然影响到具体的教育实践的效果。所以,在这个永远不可能有终极答案的问题上,每一个时代又都有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教育应当是什么?中外教育家都有自己的“语录”。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雅斯贝尔斯则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相似文献   

15.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从教35年,一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他既当校长,又任课,还兼班主任。他通过日常学校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工作的学校——巴甫雷什中学被各国教育家誉为“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他的著作被誉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的教育思想富有很高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仅就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谈一点看法。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问题,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不断为之而奋斗的目标,这个思想象一条主线贯穿在他的全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本又一本的教育学术论,而且在他的行中也很少看到这主义那理论的学术名词,这个人会被我们看作教育家吗? 这也许是一个让我们很多人汗颜的问题,因为这个人在我们的心中不但是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这个人是陶行知。与那些“作等身”的学院教授们相比,使他厚重的并不是单纯的字,而是字及其背后的实践。正是那些切人社会苦痛现实的实践,缠满了一个知识分子良心,使他的字像手术刀一样,对社会中的教育现实充满了力量。  相似文献   

17.
章雪颖 《中国教师》2011,(11):35-39
陶行知是近代中国教育历史上不能抹去的一个名字,是千千万万民众眼中的“人民教育家”。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生怀着教育救国的宏愿;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践家,正如他为自己所改的名字“行知”二字;他是一个“不安分”的知识分子,为乡村教育四处奔走。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当那些远大的社会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渐渐离很多人远去时,  相似文献   

18.
校长与教育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旦教育论坛》2003,1(3):封二-插1
苏步青先生走了。“校长与教育家”这个话题就是人们在缅怀苏步青先生时引出来的,人们更关注的是他作为校长的教育家和作为教育家的校长的活动,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当话题由一个具体的人,由一个既是教育家又是校长的苏步青引向校长如何治校的时候,话题本身的意义就已经被推而广之了。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考察现代大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的校长,一定对教育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对大学精神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坚定的信仰。纽曼为什么能不被人们忘记,因为他是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这位昔日牛津大学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摘     
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第一流的教育家?这个问题,陶行知先生在从事教育活动的早期已经有所论述,他认为“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简要说来:第一种是教育官僚,第二种是教书匠,第三种是没有教育理论指导的盲干家。这三种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目前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活教育的含义 陶行知以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没有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