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又比较重要的社会群体,其社会心态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现状,也将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主要呈现出积极、乐观的社会心态,但也有相当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拖延、功利、迷茫、悲观的不良社会心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不良心态的表现,并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文章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影响因素和择业心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群体面临就业、科研、情感等压力,出现不良的社会心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凝聚共识功能、心理疏导功能、不良心态的化解功能、预测功能,有助于推动研究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心态一般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社会共识、社会情绪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目前,大学生中弥散着浮躁、炫富、急功近利、忽悠、不诚信、冷漠、麻木不仁、失落迷茫等不良心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其社会心态决定着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赵芳,2012)。因此,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并针对此采取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总体状况,比较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的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差异性,并且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促进大学生社会心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形成了一些积极的社会心态,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社会心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培育大学生和谐社会心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把握大学生的社会心态特征,分析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成因,精心培育大学生和谐社会心态,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培育大学生和谐社会心态,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心态与心理健康有直接的联系.社会因素、群体因素、宣传因素、个性特点等是影响大学生心态的主要原因.高校应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对社会持有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社会环境及自身不良思想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浮躁.大学生的浮躁心态,严重影响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会心态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确实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但由于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特殊社会发展时期和特殊成长阶段,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调适存在一定的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定阶段内对人们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的高度抽象和理论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解释力和指导意义,为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不良心态的主要表现在心虚自卑、情绪不稳、敏感多疑、急功近利、心性孤僻和心志脆弱等方面。大学生不良心态的产生,有其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们必须从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不良心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塑造大学生健康而快乐的“阳光心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用人制度的改革 ,大学毕业生择业难已经成了教育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固然有国家体制改革、社会需求的因素 ,但大学毕业生不良择业观念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大学生种种不良择业心态进行了剖析 ,并对如何进行正确疏导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11.
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一些不良学习心态,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祛除对策。希望有助于大学生端正心态,改进学风。  相似文献   

12.
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出现了焦虑、自卑、依赖、从众、逆反等不良心理。分析各种不良心理的起因和现状,探讨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应采取的做法,希望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的现状,本文从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心态的不良表现入手,剖析高职学生不良就业心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以培育高职学生良好就业心态为目的,探索出一条以学生、家长、学校和企业为载体,贯穿于新生入学、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等各个人才培养阶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社会问题,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焦虑、自卑、依赖等心理困扰。学会心理调适,客观认识自己,积极适应社会,增强就业能力,可帮助女大学生调整不良心态,减轻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低的原因越来越偏向于不能够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的几种不良就业心态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用人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择业难已经成了教育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固然有国家体制改革、社会需求的因素,但大学毕业生不良择业观念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方面,本对大学生种种不良择业心态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进行正确疏导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17.
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不同的方面分析了形成当前大学生政治心态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及通过何样的途径调整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心态.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不良择业心态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常见不良择业心态主要有:盲从心理、封闭心理、恐惧心理、依赖心理和急躁心理等。这些不良心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的变革发展的影响、学校教育失误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影响。应通过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加强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改革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等措施,来消除毕业生的不良择业心理。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不良心态或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择业的过程和结果,甚至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必须高度重视.本文从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心态表现入手,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塑造大学生择业"阳光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具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双重意义。结合当下高校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心理健康资源、发挥朋辈榜样教育的引领作用、落实培育方法中的主体性坚守等路径,切实提高社会心态培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