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系,为急性高原反应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9月首次来到西藏拉萨的来自平原地区的300名新生作为对象,前3天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受试者的急性高原反应情况。结果 男生的身高和体重、BMI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为:第一天38%,第二天37%,第三天35%,急进高原与过来后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显著相关(P<0.05)。结论 急进高原是学生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危险因素,要注意渐进式进入高原地区,提倡乘汽车、火车等方式缓慢进入,以有效防止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藏大学进藏新生发生急性高原反应(AcuteMountainSickness,AMS)的危险因素,为降低进藏大学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考入西藏大学的300名来自平原地区17~21岁汉族大学生,分别在进藏第1~3天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相关问卷调查。问卷根据急性高原病路易斯湖国际诊断标准LLSS(LakeLouiseScoreSystem)及相关危险因素设计制定。结果进藏后第一天高原反应发生率最高38%,随后降低(第二天:37%,第三天:35%)。进藏前不良身体状况,快速进藏以及进藏后高强度活动是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应提倡大学生在进藏前注意避免生病,进藏选择的交通工具速度较慢以及进藏后前几天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急救处理和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初次进藏的15例患者和5例第2次进藏患者发生高原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急救处理、治疗原则、护理措施等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20例患者我科治疗以吸氧、高压氧舱治疗、降低肺动脉压、预防感染、减少各种诱因,心电监护、实施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本组20例病员经上述治疗后,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最长7天,最短2天,平均住院5天,结论对于高原疾病,应做好有关高原卫生的宣传工作,正确对待缺氧环境下的高原反应,以免因恐惧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加重高原反应和诱发肺水肿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西藏大学进藏新生高原反应程度差异的原因,为进藏学生减轻高原反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问卷,在同学们自愿的前提下,对西藏大学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医学院2015级298名进藏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298名进藏新生中,高原反应发生率为50.7%,高原反应与心理因素的秩和检验得出Z=-5.0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方面,通过卡方检验x~2=0.165,P=0.685,说明高原反应的发生在性别方面没有差异。结论西藏大学2015级进藏新生高原反应知晓率比较高,进藏前的心理因素会影响高原反应的发生,高原反应的发生在性别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初进高原的志愿者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情况,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能否作为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生物标志物。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初进高原(三天以内)的志愿者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从中选出高原反应得分较高的人群(高分组)和得分较低的人群(低分组),另外再选一组已经长期适应高原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测定他们的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清中VEGF的含量和可溶性E选择素的含量。结果对于短期初进高原的人群,急性高原反应更严重的高分组志愿者比急性高原反应较轻微的低分组有着更高水平的血清VEGF含量,二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被调查志愿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与其对应的VEGF含量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可溶性E选择素的含量在组间的差异不大。结论初进高原的志愿者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与VEGF的相关度较高,VEGF可以作为急性高原反应临床观察与处置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周萍 《西藏科技》2008,(1):44-44
目的 探讨急性高原反应病知识对患者的帮助.方法 对30位边防官兵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知识健康教育宣传.结果 官兵掌握急性高原反应病知识达80%以上.结论 官兵能积极参与到急性高原反应的防治工作中,在缺医少药的限苦环境中更好的进行自我护理,从而减少、减轻进入高原的反应症状及其它高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高原病发病情况、分型及我院防治高原病情况进行总结。重点提出对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急性高原病是抵高原2周内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按照病情可以分为急性轻症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昏迷)。荨麻疹是机体受到某种致敏物质刺激后,机体内已经致敏的肥大细菌释放出刺激物(介质),作用于皮肤血管而形成皮疹,该皮疹表现与人接触植物荨麻所发生的皮损雷同,故称此皮肤病为荨麻疹,荨麻疹病程不足一月称为急性荨麻疹。急性高原病患者发急性重型荨麻疹患者在临床中比较罕见,在治疗和护理上具有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通过高原耐力训练,生成体内血胰岛素,并建立起与抗高原反应能力关系模型,评估人体在高原等恶劣环境下训练的生理机能。方法:研究对象为本校篮球队在青藏高原驻训的23名篮球队员,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测得运动员体内产生的血胰岛素聚合物Pluronic-b-PCL(Entry 0)和Pluronic-b-P(CL-co-BCL)的显著差异性,从而分析与抗高原反应能力的关系。引入有助于提高抗高原反应的半乳糖分子,通过DLS测试粒子表面的zeta电位值,分析受测运动员的调节纤维激酶值。结果:在阳离子型嵌段共聚物P(PEGMEMA16-co-PEGMA7)-b-PDMAEMA53中N/P比分别为0.3,0.6,0.8,1.5,2.5,3.0,8.0,受测运动员的生成的P(PEGMEMA-co-PEGMA)-b-PDMAEMA为2.155 g,0.1 mmol,PMDETA(104μL,0.5 mmol),Cu Cl(0.0258 g,0.25 mmol),在运动后24 h,血胰岛素与抗高原反应能力相关系数有所增大,运动后48 h,血胰岛素生成与抗高原反应能力相关系数有所较小,同时BP与调节纤维激酶相关系数增大,抗高原反应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通过高原耐力训练,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促进血胰岛素生成,改善血液输送氧的能力,使新进入高原的人发挥他正常的生理效能,指导高原训练和高原反应病症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初入高原士兵的血压变化规律,为制定高原部队训练和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以100名初入高原新兵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进驻高原前一个星期、进驻高原后每个星期进行血压监测,直到进驻高原后3月结束。结果进藏后前三周血压上升明显;第四周后趋于平稳,部分人员略有升降;第六周后开始下降;第九周后收缩压趋于平原水平,舒张压仍然维持相对较高水平;第十一周后舒张压接近平原水平,之后升降不明显。结论高原缺氧对初入高原人员的血压有明显的影响,直到完全适应之后才恢复原有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初入高原士兵的血压变化规律,为制定高原部队训练和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以100名初入高原新兵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进驻高原前一个星期、进驻高原后每个星期进行血压监测,直到进驻高原后3月结束。结果进藏后前三周血压上升明显;第四周后趋于平稳,部分人员略有升降;第六周后开始下降;第九周后收缩压趋于平原水平,舒张压仍然维持相对较高水平;第十一周后舒张压接近平原水平,之后升降不明显。结论高原缺氧对初入高原人员的血压有明显的影响,直到完全适应之后才恢复原有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业发展,高原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高原病是高原旅行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急性高原反应是高原病最常见且最轻的类型。赴藏旅游的游客行程安排较紧凑,特别小朋友对旅游的好奇性和好动的行为,不及成人能自控,同时发生高原反应时的不适感,会增加患儿和家长的紧张和恐惧感,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在护理过程中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活动,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与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旅游气候舒适性与气候风险的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志康  孙根年  冯庆  罗正文 《资源科学》2014,36(11):2327-2336
传统的旅游气候评价着眼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衣着指数的测定。忽略了高原气候的风险性,难以对高原旅游气候做出全面性的评价。本文引入高原反应风险和紫外线辐射强度,以青藏高原99座城市为样本,依据1980-2010年气候观测数据,分析各指标的时空动态变化。结论如下:1海拔是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拔增加,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减小,高原反应风险和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2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的舒适性高、紫外辐射的风险性大、高原反应的风险小,冬季相反,春秋两季属于过渡性季节;3空间上,受青藏高原的地形影响,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马蹄状"分布和"阶梯式"递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将舒适性与风险性进行二维矩阵组合分析,划分为6种类型区。本研究为游客适时、适地进藏旅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平原大鼠移居高原两周内主要脏器指数的影响。方法将平原地区8周龄大鼠空运至海拔3658m的西藏拉萨,大鼠到达高原后第1至第15天,每天随机取三只称量体重后处死称心、肝、脾、肺、肾、脑等主要脏器的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大鼠从平原移居至高原的第1天至第15天内,饮食活动正常,无自然死亡。随着移居时间延长,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肝脏指数随移居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P0.05),脑指数随移居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其余脏器指数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鼠移居高原后两周内肝脏指数和脑指数都有改变,可能与高原低压、低氧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平原地区生活惯了的人初到青藏高原会有高原反应,原因是快速进入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会产生各种病理性反应,常见的症状有红细胞增多、头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减退、疲倦等。统计表明,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时,50%~75%的人会出现高原反应,但经过3~10天后会慢慢习惯,症状逐渐消失。不过,全球约有1.4亿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原,如中国的藏族人、南美的安第斯人和东非的阿比西尼亚人,他们在高原生活应对自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18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发病特点,了解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为预防及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2014.1-2017.1住院及门诊患者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原因、发病率、发病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调查。结果在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18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抗结核药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藏药、中草药、调节血脂药物等是主要肝损药物,发病人群主要为高龄、女性、慢性肝病基础、过量饮酒者,这与国内外诸多文献结果相吻合。肝损伤发生时间因所用药物不同而差异很大。无临床症状者占48%,有症状者占52%;慢性药物性肝损伤22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164例,其中肝细胞损伤型80例,胆汁淤积型23例,混合型83例;治愈153例,好转25例,未愈6例,死亡2例。结论药物性肝损伤多数为急性肝损伤,少数迁延并转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重视程度与预后直接相关,规范合理用药,加强监测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16例高原成人水痘患者治疗方法,分享高原成人水痘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自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6例成人水痘患者治疗过程,总结高原成人水痘临床治疗要点。结果 16例患者中均治愈出院。住院天数6~14天,平均住院天数8天,疱疹结痂时间为3~7天,平均4天,病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症处理同时,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和免疫制剂丙种球蛋白,积极防治并发症,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该院近2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胆红素峰值及病因,为高原新生儿胆红素研究提供数据,为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及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自2019年1月—2021年7月以黄疸相关主诉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的藏族近足月儿(>35周),描述了胆红素峰值分布情况、不同胎龄间的比较、伴发症分析及脑病患儿特征描述。结果 29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数据中严重高胆红素血症109例(36.5%),急性胆红素脑病病例6例,占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5.5%.发现黄疸日龄4天(范围:1~26d),平均入院日龄7天(范围:1~30d),TSB峰值为342.45±65.23μmol/L。纳入病例中有91%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2例存在ABO自身免疫性溶血。结论 该研究数据展示了藏族近足月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分布情况,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脑病患儿的占比较高。因此,加大新生儿黄疸相关科普知识受众面,建立系统、全面的随访,为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及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报道西藏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高高原地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西藏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历材料,追踪该病历诊治经过及疗效,结合西藏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报道。结果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淋巴细胞轻微减少,胸部影像学改变不明显,临床症状与急性高原反应相似,经咽拭子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结合患者流行病学、病情变化及检查结果,确诊为新冠肺炎,予以吸氧、抗病毒、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最后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在缺乏有效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西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尽早与急性高原反应等疾病鉴别,做好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地     
土壤学家的新发现肥料施入土壤中,要经过细菌的“加工”后,才能为植物所吸收。因此,农作物产量的高低与土壤细菌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土壤学家们发现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是按着一种奇妙的规律在变化:第一天和第二天细菌繁殖最快,到第三天突然大量死亡,而在第四天又开始繁殖,即按照“繁殖、繁殖、死亡”的规律周而复始地继续着。这种情况破坏了对农作物营养的正常供给,如能找到它的原因,就可防止对农作物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