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探讨急进高原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系,为预防急性高原反应提供科学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首次进藏的来自平原地区的300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藏后前3天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为:第一天38%,第二天37%,第三天35%。急进高原与进藏后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普通青年人群中,急进高原是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危险因素,应提倡渐进式缓慢进入高原来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藏大学进藏新生发生急性高原反应(AcuteMountainSickness,AMS)的危险因素,为降低进藏大学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考入西藏大学的300名来自平原地区17~21岁汉族大学生,分别在进藏第1~3天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相关问卷调查。问卷根据急性高原病路易斯湖国际诊断标准LLSS(LakeLouiseScoreSystem)及相关危险因素设计制定。结果进藏后第一天高原反应发生率最高38%,随后降低(第二天:37%,第三天:35%)。进藏前不良身体状况,快速进藏以及进藏后高强度活动是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应提倡大学生在进藏前注意避免生病,进藏选择的交通工具速度较慢以及进藏后前几天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西藏大学进藏新生高原反应程度差异的原因,为进藏学生减轻高原反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问卷,在同学们自愿的前提下,对西藏大学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医学院2015级298名进藏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298名进藏新生中,高原反应发生率为50.7%,高原反应与心理因素的秩和检验得出Z=-5.0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方面,通过卡方检验x~2=0.165,P=0.685,说明高原反应的发生在性别方面没有差异。结论西藏大学2015级进藏新生高原反应知晓率比较高,进藏前的心理因素会影响高原反应的发生,高原反应的发生在性别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高原病发病情况、分型及我院防治高原病情况进行总结。重点提出对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6例高原成人水痘患者治疗方法,分享高原成人水痘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自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6例成人水痘患者治疗过程,总结高原成人水痘临床治疗要点。结果 16例患者中均治愈出院。住院天数6~14天,平均住院天数8天,疱疹结痂时间为3~7天,平均4天,病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症处理同时,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和免疫制剂丙种球蛋白,积极防治并发症,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急性高原病是抵高原2周内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按照病情可以分为急性轻症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昏迷)。荨麻疹是机体受到某种致敏物质刺激后,机体内已经致敏的肥大细菌释放出刺激物(介质),作用于皮肤血管而形成皮疹,该皮疹表现与人接触植物荨麻所发生的皮损雷同,故称此皮肤病为荨麻疹,荨麻疹病程不足一月称为急性荨麻疹。急性高原病患者发急性重型荨麻疹患者在临床中比较罕见,在治疗和护理上具有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系,为急性高原反应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9月首次来到西藏拉萨的来自平原地区的300名新生作为对象,前3天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受试者的急性高原反应情况。结果 男生的身高和体重、BMI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为:第一天38%,第二天37%,第三天35%,急进高原与过来后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显著相关(P<0.05)。结论 急进高原是学生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危险因素,要注意渐进式进入高原地区,提倡乘汽车、火车等方式缓慢进入,以有效防止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护理经验,提高对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02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的30例小儿高原肺水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①由于小儿在其生理解剖及心理上的特殊性,小儿高原肺水肿的表现与成人不同,其护理措施与成人存在差异;②应根据小儿的年龄、性格、特点及病情治病护理计划,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增强患儿的信任感,争取患儿及家属的配合,是落实好护理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周萍 《西藏科技》2008,(1):44-44
目的 探讨急性高原反应病知识对患者的帮助.方法 对30位边防官兵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知识健康教育宣传.结果 官兵掌握急性高原反应病知识达80%以上.结论 官兵能积极参与到急性高原反应的防治工作中,在缺医少药的限苦环境中更好的进行自我护理,从而减少、减轻进入高原的反应症状及其它高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42例急性高原肺水肿初发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体会到该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有其特殊性,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以疏导、解释为主的心理护理方法配合药物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原肺水肿是在高原特殊环境下发生的高原性疾病,是高原疾病中危及生命的急、重病症之一.高原肺水肿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急速从低海拔进入高海拔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或由高海拔地区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由于缺氧、低气压环境所致.但常因其他因素诱发或加重.最常见诱因是在高原反应基础上并发呼吸系统感染,以及劳累、寒冷、饮洒等.最危重的病例是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总结高原基层卫生单位高原肺水肿的救治方法。方法对本单位1992年9月~2005年3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5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高原基层卫生单位利用有限的条件,采用吸氧、氨茶硷、地塞米松、安定、速尿等结合健康教育,在本组患者救治中,治愈率100%。结论在高原基层卫生单位对高原肺水肿只要采取综合的救治方法,同样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业发展,高原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高原病是高原旅行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急性高原反应是高原病最常见且最轻的类型。赴藏旅游的游客行程安排较紧凑,特别小朋友对旅游的好奇性和好动的行为,不及成人能自控,同时发生高原反应时的不适感,会增加患儿和家长的紧张和恐惧感,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在护理过程中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活动,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与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初进高原的志愿者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情况,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能否作为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生物标志物。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初进高原(三天以内)的志愿者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从中选出高原反应得分较高的人群(高分组)和得分较低的人群(低分组),另外再选一组已经长期适应高原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测定他们的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清中VEGF的含量和可溶性E选择素的含量。结果对于短期初进高原的人群,急性高原反应更严重的高分组志愿者比急性高原反应较轻微的低分组有着更高水平的血清VEGF含量,二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被调查志愿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与其对应的VEGF含量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可溶性E选择素的含量在组间的差异不大。结论初进高原的志愿者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与VEGF的相关度较高,VEGF可以作为急性高原反应临床观察与处置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高原肺水肿血浆TNF-α、IL-6、ET-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鹏  陈浩  陈露 《西藏科技》2004,(4):40-41,45
目的了解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TNF-α、IL-6、ET-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浆TNF-α、IL-6、ET-1的变化,并同时测定白细胞数和体温变化.结果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TNF-α、IL-6、ET-1水平较明显升高(P<0.01).而且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及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TNF-α、IL-6、ET-1在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和体温也明显升高,说明急性高原肺水肿可能是一非感染性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临床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合和研究。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00例妇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研究组的患者开展预防血栓的临床干预措施,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临床干预之后的血栓发生概率和住院的实际天数加以对比和分析。结果:在研究组的患者当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血栓的情况,而对照组的患者中,有12例患者产生了血栓。研究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8天,对照组平均的住院天数为23天。结论: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采取临床干预手段对其会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在治疗中承受的痛苦,帮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溶稀释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为今后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科163例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住院患者等溶稀释治疗前后的护理观察。结果 使患者了解什么是等溶稀释治疗,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在等溶稀释治疗前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吴纯芳 《内江科技》2011,32(8):51-51
本文通过总结520例蝮蛇咬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急救方法,包括伤口清创,抗蝮蛇血清皮试的配制及脱敏治疗,认为加强病情观察、患肢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伤口愈合即可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9.
对8例高原肺水肿肺泡灌洗液听的免疫球蛋白,补体,组胺与5-羟色胺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与8例移居西藏高原5d的健康成人对比,高原肺水肿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IgG,IgM,C3,C4与组胺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并见C5,C9增高(P〈0.05)。高原肺水肿的发生与体液免疫反应密切相关,高原肺水肿可能为超敏反Ⅲ型疾病的局部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了解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的一般情况、临床护理、转归和预后,为今后高原地区该类疾病的治疗、护理、预防策略提供资料.方法 对1例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致过敏反应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经立即停药,低流量吸氧,抗过敏,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等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消除各种潜在因素,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