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行业在加工制作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计量越来越多。食品添加剂具有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等特点,同时还能够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防止食品发霉的功效,因此很受食品加工行业的亲睐,但如果添加的剂量过多或者添加一些违禁的添加剂,长期食用就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就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与危害进行探讨,让人们对食品添加剂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使生产加工单位明确食品添加剂泛滥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食品感官检验是人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来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是食品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食品感官检验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涉及很多的专业知识,而食品感官检验技术也是目前常见的检验方法,由于食物是一个刺激物,当人的感觉器官接触食物时,就会刺激各个部位的感觉器官,并且,快速传输到大脑中,大脑会对其作出分析判断,从而确定食物的味觉,以此来判断食品质量的好坏。因此,本文针对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及应用进行研究探讨,结合目前我国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现状做出分析阐释,得出以下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现在不少人在食甲绿色食物,天然食物的影响下,对酱油添加苯甲酸钠、焦糖色有反感,其实这两种物质在酿造酱油过程中能自然产生,在检验中检出这两种物质,不能肯定是添加进去的,此外,这两种添加剂都有利于提高酱油质量,按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添加,是安全可靠的,消费者可释疑虑。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冲,为了改良食品品质,包括色、香、味、体等感观质量,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以及为了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在食品中必须对人体无害,也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酱油加工方面最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苯甲酸钠(防腐剂)、焦糖色(着色剂)。下面就对这两种添加剂提出拙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来,食品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食品添加剂是食品行业一个重要的发明,但一提到食品添加剂,人们总是会往不好的方面联想。尤其是今年来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食品添加剂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使得人们谈"剂"色变。但食品添加剂所涉及的范围众多,若想要规范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原则,则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体系。本文就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我国现在食品添加剂在哪几方面的疏忽导致其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即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市场监管不严格以及人民群众对食品添加剂不了解这三部分,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为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指明一条道路,使食品行业健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优 《中国科技纵横》2013,(18):203-204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食品的味觉、视觉和触觉等享受,食品加工行业开始研制各类人工合成物质添加到食品当中,这就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因此对人体的影响各不相同,有些甚至会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和管理。本文通过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使用原则、常规检验流程和检验技术,系统分析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与方法的应用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1,(4):56-57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等),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剂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必须符合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或增强食品感官性状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11,(7):6-9
最近以来,我国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事件频发,引起了公众的普遍不安,大家简直不知道哪些食品才是真正安全的。4月2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已发现的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物质名单,其中包括47种可能在食物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这进一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文化》2005,(8):7-7
“苏丹红”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让人们在对食品安全现状担忧之余,把食品添加剂当成了过街老鼠。但事实上,食品添加剂不仅改善了食物的品质和色、香、味,而且在防腐和加工工艺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曾有专家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也就没有健壮的男子、苗条的女子、聪明的小孩和硬朗的老人。”  相似文献   

9.
正(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8B》)①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食品都能"零添加";也有很多人觉得"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更安全,所以要选择"纯天然"。但人们或许不知道,有些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危害健康,甚至加了比不加更有益;也有些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是"天然成分",可谓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②在这些有益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中,首先要说一说营养强化剂,它们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等)和其他营养物质(深海鱼油、乳铁蛋白等)。  相似文献   

10.
食品添加剂对儿童身心危害很大,针对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食品添加剂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发展阶段。食品添加剂丰富了食品的种类和口味,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合理科学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食品的安全,但现在很多企业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2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有时候就会积攒下很多没有吃完的食物,人们通常会选择放在冰箱里保存。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存放,难免会有过期变质现象的产生。有时候很多人会认为对于这些变质的食物只要通过加热煮沸的方式就可以食用了,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实际上对于这些变质的食物里面已经滋生了许多细菌,而且有很多变质的食物中这些细菌的存在都是十分的顽固的,通过加热煮沸等高温的方式是不能够消灭他们的,人们在食用了这些食物之后,就会有一些中毒的不良反应的出现,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将从食物变质的定义和食物变质的外在表现进行分析,进而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的食用食品,保护自身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养殖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人们将大量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用来预防畜禽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但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不仅会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而且抗药性细菌通过R因子转移会造成全球性环境污染,同时,抗生素在畜产品中残留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国内外极为重视天然抗病促生长的饲料添加剂研究。我国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中草药添加于饲料中促进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教学中通过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让学生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相似文献   

15.
时尚气息     
科学家终于发现了一种让人不用挨饿就能减轻体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识别出内脏中的几千种菌株.尤其是一种由过去为身体寻找并搜集能量、把热量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菌株进化而来的种类。医生能够用手持设备在几分钟之内从粪便样本中准确地分析出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如果发现制造脂肪的微生物超过了警戒数量.就会在处方上开出抗生素药物来消灭它们。很快.病人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就会减少.而转化为脂肪的热量就更少了。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发明》2006,(8):14-14
科学家终于发现了一种让人不用挨饿就能减轻体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识别出内脏中的几千种菌株,尤其是一种由过去为身体寻找并搜集能量、把热量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菌株进化而来的种类。医生能够用手持设备在几分钟之内从粪便样本中准确地分析出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如果发现制造脂肪的微生物超过了警戒数量,就会在处方上开出抗生素药物来消灭它们。很快,病人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就会减少,而转化为脂肪的热量就更少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饮食品质的追求,仅利用天然存在资源去改善食品的味、色、香和储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人们渐渐开始引入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正>据美国《连线》杂志2013年8月13日报道,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玻璃罐来密封储存一些食品,但是现在这个简单玻璃罐不仅能够帮你储存食物,还可以当作迷你音箱来使用。这款玻璃罐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罐子盖。这个盖子是由桦木胶合板制成的格栅,并且在盖子的背面连接了一些机电装置,罐里配有1.4瓦的内置电池。盖子面上的音频插入口可使玻璃罐与智能手机或者乐器相连,这样玻璃罐就可以播放出优美的音乐。据悉,这种玻璃罐是产自美国加州,售价为56美元,DIY版本售价为39美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升高。当前我国的食品事故多发,地沟油、食品添加剂、三氯氰胺等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对常见的食品检验方法进行探讨,总结出从人员素质、设施及检验要素、检验标准、样品抽取及制备等环节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老柯 《科学生活》2010,(5):13-15
见到这样的广告语:"松软得可以弹起来"、"柔滑得如丝绸一般"、"无与伦比地松脆"……很少有人能不被诱惑,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也会陶醉于食品醇香的口感中不能自拔。其实,食品的美妙口感几乎无一例外地来自于食品添加剂。然而每当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食品添加剂也就会成为舆论质疑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