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学习过程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确处理语言知识"输入"的量与语言能力"输出"的质在教学中的辩证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输入是输出的必要前提,输出是输入的目的,反过来对输入具有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语言过程。学习者通过语言输出实现语言习得。语言输入使学习者感知语言,语言输出则使学习者通过语言的使用验证对语言的认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以语言输出为指导,以学生的语言发展、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为目标,采用营造L2课堂语言环境、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等教学策略帮助发展学生的中介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英语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处理好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要在话语中学习语言,然后利用所学语言建构话语。为了使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充分发挥输入和输出的功能,使输入和输出互相促进,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输入和输出的比例以提高语言和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4.
设置真实的语境,将学习置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目的语,对学习语言输入和输出有积极的影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是语言学习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语言实际应用水平不高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在学习中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增加他们语言的接触量和训练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输出意识,加大他们的语言输出,激活他们已输入的语言知识,增强他们的程序性知识,最终培养他们的语言实际交际能力。最后,在语言输出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实施输出的条件与要求,提出了语言输出的具体策略:创造良好的语言输出环境;做好输出前的计划准备;提高学习者对学习项目的注意程度;充分利用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  相似文献   

6.
认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即语言学习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输出的过程(input-processing-output)。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密不可分,输入是为了获得有效的输出,而输出是英语交流的最终目标。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利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畅通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渠道呢?下面,笔者欲结合4位老师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的具体课例,就如何畅通语言输入与输出渠道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可理解输出假设理论认为输出在二语学习中具有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语言输入是二语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输入与输出应该并重。因此,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语言输入与学生语言输出训练相结合,努力激活学习者已吸收的语言输入,使其真正转化为相应的语言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8.
设置真实的语境 ,将学习者置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目的语 ,对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输出有积极的影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 ,是语言学习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言学家认为,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两个环节构成,如果没有语言输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外语词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结构,轻词汇"的倾向,词汇学习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词汇学习效果不佳,词汇问题成为制约外语学习中语言输出的瓶颈问题。预制语块在语言输入和输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语言学习的理想单位。在英语教学中,加强预制语块意识,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改善目前词汇教学费时低效现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徐丽  张强 《英语学习》2023,(9):57-61
高中生语言输出能力薄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中英语学习活动往往止步于对显性知识的学习,鲜有科学性的教学指导促进陈述性知识转为程序性知识,导致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发展不同步,表现为“知”与“能”脱节。对此,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通过精选材料、搭建支架、深度加工、提高频率和训练输出五个步骤的语篇背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和输出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语言输出假设提出的背景,论述了它的三大功能。针对我国外语学习的现状,作者提出输出假设对外语教学的三点启示,即:重审语言输出的重要作用;探索以语言输出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创造语言输出环境,以期对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点是进行语言输入。教师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输入是初级要求,语言输出是学习目的。教师还要组织实践交流活动,在加强语言输入的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8,(74):121-122
阅读过程是一个输入性过程,即将外界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存储的过程;写作则是一个输出性的过程,即将自身想要表达的观点、论述的知识等进行提取、编码、输出的过程。而语言的运用能力即能通过语言信息的输入而得到提高,同样还能通过语言信息的输出而得到提高。且语言的输出与输入过程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则输出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萍",难以产生有效的输出信息;而没有一定量的语言信息的输出,则容易"闭门造车",无法将语言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这时,语言学习的意义便失去大半了。充足的语言信息输入,能为语言信息的输出提供充分的素材与基本信息,而适当的语言信息的输出,能有效地促进主体输入信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对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就当前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现状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高中英语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提出几点思考,为广大一线教师进行读写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分低能、哑巴英语、费时低效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强化学生用英语进行语言输出。用英语进行语言输出可以使学习者提高对英语语言形式的注意,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反馈信息,同时还可优化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入。进行英语输出训练要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输出环境,做好输出前的准备工作,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注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语言一直被视为交流或传递信息的工具。外语学习不仅仅意味着懂得一门语言,更要学会输出语言。而在输出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过度概括、信息传递错误、无系统性、语言僵化等。本文将着眼于语言僵化这种外语学习研究者和外语老师都感兴趣的现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语言输出假设提出的背景,论述了它的三大功能。针对我国外语学习的现状,作者提出输出假设对外语教学的三点启示,即:重审语言输出的重要作用;探索以语言输出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创造语言输出环境,以期对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语块,作为普遍存在于语言中的语言现象,在促进二语或外语语言学习方面得到了许多语言学家的肯定。本文通过实例研究,探讨在英语学习中有意识地加强语块辨识、记忆以及产出训练是否能促进英语语言的输出,进而探讨高职英语语块教学与语言输出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相比其他学科,有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类型对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和数量显得更为突出。教师如何才能设计好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类型,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即效率呢?主要介绍高中英语课堂教师语言输入与学生语言输出的现状和教师设计课堂提问类型时应注意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20.
郑虹 《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50-151
英语教学活动应强调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习得"。语言的"习得"要经过输入、内化到输出三个环节。本文着重分析了三大环节中的第一步:输入。有限的语言输入使外语学习者真正理解和吸收的很少。要尽量改善英语学习的环境,拓宽语言输入的渠道才能缩小语言学习过程中输入与输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