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对加强工程教育和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作用。我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了机械与车辆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结合基地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校企教师共同研讨,设置了专业认识实践、专业课程群实践、专业生产实践、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工程实践等几个层次的实践环节。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建立了机械加工与制造工程、零部件装配及生产流程、机械装备及其自动化、电子控制技术、车辆工程、工程管理、大学生科技创新等7个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装备创新基地贯彻搭建平台、完善体系、项目驱动、强化实践的建设和教育理念,依托校内外优质资源,搭建石油化工装备创新实践平台,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熟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创新基地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健全基地管理机制,完善创新基地培养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保证广大学生能得到全方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让石油化工装备创新基地真正成为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电子信息类创新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创新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入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结合中国地质大学电子信息创新基地的建设,介绍和总结了创新基地的建设经验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电子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及运行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创新教育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主流。本文研究了如何在高校建立电子创新实验基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电子创新实验基地的运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求的提高,我们依托国家工科基础教学基地,开设了《数控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践课程,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实时互动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学生实践、创新、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9):122-127
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普遍共识,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学科部为例,探讨和分析了其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实际背景,总结、提出了几点运行措施及经验启示,经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保障和推动作用,效果表明: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和良好平台,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许新海  祝禧 《学科教育》2000,(1):12-13,20
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长江边建设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创新教育基地-新世纪“地球村”。使教育活动与生活结合,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双手和大脑,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主题实践、专题研究等探索性、体验性地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高校要加强实践创新基地、开放型实验室、综合性实验室等实践活动场所的建设。本文从学生实验、实习、科技活动和学生科研方面提出了建立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实践创新基地的设想。并分析了建立实践创新基地在实验设备仪器管理、基地管理、实验人员管理及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探讨了经济管理创新实践基地的发展定位、管理体系,指出应从课程培育、项目孵化、师资培养、资源保障等方面加强基地的建设;并对课程培育的要点和项目孵化的过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研究以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实践基地为例,对经济管理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承担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可有效弥补高校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资源与设备的不足,推动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但部分校外实践基地的资源有所欠缺,且高校在课程安排、教师队伍以及评价机制建设方面有待调整。对此,高校应明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丰富校外实践基地资源,优化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评价机制,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