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涛 《网络传播》2006,(7):54-54
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旧媒体→新媒体→自媒体。  相似文献   

2.
杜蓉 《新闻世界》2013,(4):147-148
在博客、微博、播客、SNS等“自媒体”日益风靡的今天,传统的新闻传播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与影响。公民依托“自媒体”平台实时实地发布新闻不仅日益普遍,其影响力也日趋扩大。“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对传统新闻进行了解构与重塑。  相似文献   

3.
博客编辑以近乎“透明人”的方式存在于博客的传播活动中.“自媒体”的工作平台、“作为用户”的博主、“自由多元”的博文等工作特征赋予博客编辑“海量信息的导盲犬”“多元文化的守护神”等工作职能.在具体操作中,很多博客编辑走进了“泛言论自由”“侵犯隐私权”“唯点击率”等误区.走出这些误区,博客编辑需明确博主开博动机,熟悉国家相关法律,做好“把关人”的同时,维护公共空间的单纯性,培养多元“意见领袖”,引导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4.
新创     
《青年记者》2006,(3):2-3
39家报业集团“内容联盟”直指网络转载;解放日报集团打造新门户;东方网推出丫丫购物搜索;广集团首推“音乐博客”;国内首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在沪启动;浙江在线首开“两会博客”引发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许多烹饪发烧友,在博客或其他“自媒体”上展示自己的做菜经历,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自媒体也获得良好的发展契机。博客是自媒体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以博客作为分析切入点,在用户数量、博客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对国内外的自媒体展开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欢妮  张冲 《新闻通讯》2009,(10):40-41
播客是自媒体进化的产物,它衍生于博客,却优于博客,是“一种订阅式音视频的个人媒体”①,往往以“有声有像的博客”自居,故而广受众多网民青睐。中国播客的发展与世界同步,自2004年诞生之日起,大量的播客网站及个人播客蔚然成风,一时间席卷了整个网络世界,紧接着又派生出了众多“山寨版”文化,  相似文献   

8.
今年三八妇女节,两个受欢迎的中国媒体人博客——《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晓峰和中国博客圈中的娱乐记者袁蕾的博客突然变成空白页,上面只能看到一行字:“因为众所周知不可抗拒的原因,本博客暂时关闭。”这本来是两位记者开的玩笑,没想到一位路透社记者把这件事情和中国正在紧张进行中的“两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见此消息,如获之宝,随即向全世界发布:“中国两个言辞大胆的博客‘按摩乳’和‘奶猪’被政府下令关闭,这是中国在控制整肃互联网的新一轮行动,尤其目前‘两会’期间”。随后,这篇报道在众多英文站迅速传播,BBC、美国之音等西方主流媒体立刻跟进,至少有200多家国际媒体报道了此亨。 3月1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了署名张从兴的文章,《“中国博客门”耍了西方媒体》,很快引起了中国大陆媒体的广泛关注,报纸和网站纷纷转载。本刊记者就“博客门”亨件对中外媒体产生的影响专访了新加坡《联合早报》驻中国首席特派员叶鹏飞。  相似文献   

9.
赵雪 《传媒》2016,(14):61-62
自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就是平民化、私人化和自主化,人们可以通过博客、播客、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所见所闻,并参与事件探讨。因此,自媒体时代也被称为“个人新闻时代”。自从进入自媒体时代,媒体发展越来越重视通过内容生产构建话语权,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上博客世界的出现,由博客从事的“自媒体”(we media)信息传播,与专业媒体的报道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两种常见于博客传播中的、由博客展开的基于专业媒体报道的后续报道形式,从一个侧面探究博客传播对新闻报道循环链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成为互动性最强和受众最广泛的传播平台,“自媒体”依托网络这片充满着无限潜力的土壤而勃兴和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伴随着博客的出现和发展,“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的“自媒体”形式成燎原之势迅猛发展。源于其高度的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某教授状告博客网一案的尘埃落定到博客写手状告网民的“博客告博客”案和某公司状告前员工博客案,再到前一阶段国内媒体关于“博客实名制”的争论,博客给人的印象总是纠纷不断、各执一词的乱象。然而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些纷争的缘起,其实都是博客写作“公”与“私”的纠缠不清,而这种纠缠不清恰恰是博客特有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博客世界的发展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blog),作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以其“每40秒钟就会产生一名新博客”①的强劲发展势头成为目前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词语。这样一个发展态势明显的网络新形式,受到它的追随者极大的赞誉,如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吉尔默曾提出: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指的是传统媒体或就媒体,2.0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新媒体或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博客自2003年步入中国以来,以其迅猛的发展势态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关于论述博客的研究型论文层出不穷。而2005年10月7日,发生在新…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这三个字,与UGC(用户产生内容,Users Generate Content)密切相关。从早期的BBS应用,到后来的博客、微博乃至今天的微信公众账号,用户产生内容的工具不断更迭,但这个趋势不仅没有弱化,反而越来越强。虽说单个自媒体很难持续,在博客时代大量非常有名的博客,今天已经不再持续——比如有博客女皇之称的徐静蕾,更新最后一篇13志是在2010年11月——但整个自媒体态势,可以说是前赴后继,张三不写李四接上,而且从趋势上来说,看不到消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罗攀 《网络传播》2006,(6):57-57
当前的中国,最流行的网络概念不是BBS、QQ,也不是MSN,而是“Blog”(博客)。回眸2005年的博客世界可谓异彩纷呈:专业博客网站如“博客网”的并购及融资;各大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搜狐网等纷纷举行的各种博客大赛;以及学术理论界在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上专门开设研究专题对博客进行研讨等等。这些都表明:“博客”,这种以网络日志和超文本链接作为基本构成要素的个人网页,正在成为一种以燎原之势发展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6.
写诗、读诗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心志、豪情,表达自己的想望、向往。那么写博客呢?重在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感情、激情。喜怒哀思悲恐惊等诸多情绪,部可以在博客里尽情表达。博客道情已经成为一种最流行、最快捷、最有效的表达方式。还有,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博客也已经迈开成为“自媒体”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博客、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以其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交互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但自媒体是把“双刃剑”,在发挥其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净化自媒体传播环境,规范传播失范行为,保障自媒体有序、和谐地发展,我们有必要制定应对措施对其进行引导、管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8.
孙洪伟 《记者摇篮》2010,(1):43-43,42
博客这一近年兴起的网络新生事物成长迅速。自2002年被引入中国后,被称为“个人媒体时代先锋”的博客,凭借着“零体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优势,以及自由、自主、自我的制作理念,迅速成为了网络媒体的新宠。  相似文献   

19.
2002年8月,美国《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每40秒钟,就有一名新的博客诞生。而在中国,也是8月,IT界资深传播和媒体专家。王俊秀灵机一动,将英语“Blog”翻译成汉语“博客”,就此,博客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20.
随着Web3.0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博客”“播客”“拍客”代表的网络“客”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客文化”的内涵随之充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