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简明色度学知识要能够掌握对色彩的控制能力,一些基本的色度学知识是不能回避的。许多读物上介绍的色彩知识是根本错误的,要掌握正确的色度学原理确实不大容易。当我们对此有一定认识后,才有可能做一些最基本的扫描操作和颜色校正。颜色和波长可见光是一定波长的电磁波,这是中学物理必修的常识。波长由长到短就形成了以下的光谱颜色。图1连续光谱之所以叫连续光谱是因为在这区间内,任何一种波长的电磁波都代表一种颜色。光谱色的颜色都很鲜艳,因为它们是只含一种波长的电磁波的色光。也叫纯色,或是色饱和度为100%的颜色。我们经…  相似文献   

2.
<正>"当技术已经起决定作用时,很多人还在大谈内容为王、营销为王,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些都不能为王了。"传媒的本质不再是内容供应商,而是传媒行为的供应商当全世界人民都可能供应内容时,我们要供应行为。数据驱动行为,不驱动内容,而数据驱动行为,数据即知识,而知识产生行为,这是人性的要求。于很多传媒组织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颠覆。在不同的时代,我们有不同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心灵絮语     
知识不是米粒,而是种子,我们不应该把它封存于个人的仓库里,而应该将它播撒于人民事业的原野上。  读书可以广智,宽恕可以交友。当你能以豁达大量的胸怀去宽容别人的过失时,你就会有更多的战友。  我们不能像蚂蚁,只知收集;也不能像蜘蛛,只知从自己腹中抽丝。而应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复香甜的蜜浆。心灵絮语@黄文军  相似文献   

4.
父亲     
当我坐上开往驻马店的班车去学习时,父亲身影便浮现在眼前。每当我外出采访看到别人在地里干活时,马上就会想起他在烈日下辛勤耕耘的情景。他给我的爱,给我的情涌向笔端,催促我写他——黄金花——我敬爱的父亲。他是一位民办教师,深知知识的重要。为了我们兄妹三人都能学到知识,他勒紧裤带、咬紧牙关,供我们上学。十一年的寒窗生涯我只给他带回了厚厚两摞书。作为党员,他谙知宣传工作的地位,当我鬼使神差地掂起笔杆写新闻时,他帮我找素材、抄稿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的角度观察,无论何种国家制度,何种信仰下的社会,现代传媒的监督功能与独立的司法体系之间,总是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简单而言,当一种存在的目的是建立在约束另一种存在的基础上的时候,必然只会有一种结果,那就是排斥.理论上讲,新闻自由是法制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司法独立则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法制基础。当“自由”与“独立”这两种相互排斥的却又都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不能简单地在它们之间进行取舍,而只能在它们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当我们即将跨人ZI世纪的时候,这些其实并非是需要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知识的责任     
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是阻碍或停滞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严重的…  相似文献   

7.
情报有序组织管理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对情报进行有序组织管理? 任何主观知识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达出来都可以成为情报。文献是用某种物质载体记录下来的知识,这种记录的知识又称为客观知识,以区别于存在于人脑之中的主观知识。这种客观知识是情报有序组织的物质基础。零乱的、无序的、偶然得到的情报,不能有效地发挥情报的整体效用。只有有序化的情报才能在客观上充分有效地显示情报的社会功能。我们正是通过情报的有序化,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报的作用。书目的编制可算是最早的文献情报有序组织工作,其后当文献情报发展到一定数量之后,人们便着手  相似文献   

8.
12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全媒体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媒体人"。评论认为,媒体不能只追求报道的时效性和轰动性,更要看重报道所传达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新媒体时代不可阻挡,当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源,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传统媒体人出现了某种焦虑和困惑。而一些媒体人的表现,也令自身存在的价值更加岌岌可危。比如跟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国人的想象中,外国人大概都是有钱的阔佬、时髦的女郎,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会享受而不能吃苦。而实际接触外国摄制组后,感到并不尽然,虽然他们的价值观念与我们不同,但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却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下面不妨给大家说几段小故事。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要发挥教化功能,也要发挥娱乐功能及其他必要功能。当我们说信息共享的时候,不应忘记认知共识,而当注意认知共识的时候,更不能忽略愉悦共鸣的审美特质。虽然,现在来谈论语言传播中的美学层面还为时尚早。不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美学意识还不够强烈。人们往往满足于“是什么”,连“为什么”都鲜有人问津。好像听故事,只问人物好与坏,结局离与合,于是那些毫无道理的虚构,毫无根据的编造都能获得多种传播渠道,甚至不胜而走。语言也是这样,只问是否念了错别字,没念错别字就认为好;或者只问是不是顺溜,只要顺…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新闻学?乍一看题,差不多的新闻工作者都能回答出来。教科书、论著都似乎有一个一致的答案。可是,有很多命题,我们不能把触角伸到应有的深度。在我们思考上面似乎简单而又不简单的问题的时候,全国新闻文化学术研讨会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发表在《新闻知识》8月号的文章《大可开拓的天地——全国新闻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叫我们耳目一新。我认为,党朝晖同志的这篇文章是《新闻知识》  相似文献   

12.
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总结为,通过服务来支撑品牌的那些经验、技能与知识的组合能力。由此,我们发现,尽管所有的人都知道海尔是靠服务,知道海尔通过服务来支撑品牌,但没有人能在服务上超过海尔,从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我们很容易懂得这一点:其实不是不能,而是实行的成本太高,知识、技能与经验都是与时间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兼职 明止暗增 教师这个职业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个只讲贡献不讲回报的穷差使,以前老师课外当家教是不得已而为之,还得躲躲藏藏,只是为了略微补贴家用而已.而现在,老师们用"知识"创造"财富"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初期的不适应和躲躲藏藏也逐渐被经济意识所取代.我们说教师这一职业容易进入"中产",其中许多是靠兼职这一形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正千百年来我们都是捧着书本学知识的,我们的梦想那么简单:在墨香里发现真理,把真理用墨香传播出去。我们执着的知识分子那份风骨,其实一直都是与书本相伴的。突然有一天,我们获取知识的形式不再是飘着墨香的书本,我们渐渐习惯于滑屏阅读;我们不再轻轻翻页,大声朗读,细心抄写,取而代之的是点击鼠标搜索,快速浏览,用"Ctrl C+Ctrl V"复制、粘贴……我们曾经非常真诚地相信书本中的知识、报纸上的内容、杂志里的研究成果,但今天我们已深陷信息的海洋,当电脑、手机、阅读器带给我们便捷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增添了我们辨识真理的难度。这就是技术带给我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第一讲信息、知识与情报近年来,每当我们翻开报刊杂志、打开广播与电视,“信息”、“知识”、“情报”等字眼便时常跃入我们的眼睛,跳进我们的耳朵。但是,究竟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情报,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作出满意的回答。即使在国内外情报界,专家们也是各抒己见,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的、科学的情报定义。在这里我们只着眼于信息、知识与情报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简要介绍其基本含义,使读者对它们有个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知识爆炸、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使得任何知识都只具有暂时性的意义.因此,是否具备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比掌握多少现存的知识要重要得多.如今,编辑工作也日益走向现代化,编辑个体不能停留在原有知识的水平上,应自觉地把握和利用本职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地汲取和更新知识、自我提升,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条战线都在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同志当然也不能例外。我们天天与书接触,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图书馆正是收藏和传播这些知识的重要场所,我们有责任宣传组织更多的人来共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管理学研究20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引言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与邓小平同志见面时就谈到,中国改革开放需要两只轮子,一只轮子是技术,另一只轮子是管理,缺少哪只轮子,中国的改革开放都不会成功.2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管理的进程时,深深地体会到松下幸之助言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在军事领域里驰骋,用妙笔生辉的文章,把军人与军营的风貌展示给世界。所以,军事记者的形象是高大的——但是,他们不能一条腿。   这是什么意思 ?原来文章的“文”不等于文科的“文”,如果以为写的文章只需要两大类知识之一的文科知识,不需要两大类知识之二的理科知识,那就大错特错了。   记得,高中时一位同学酷爱作文,立志当记者,但对数理化课程也不放松,理由是:“不能少掉那一半形容词”。虽属笑谈,但似比今人聪明,至少为摆脱“搜索枯肠”的窘境多留了通路。   何况,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20.
蔡建文 《出版参考》2006,(10):11-11
教师兼职 明止暗增 教师这个职业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个只讲贡献不讲回报的穷差使.以前老师课外当家教是不得已而为之,还得躲躲藏藏,只是为了略微补贴家用而已,而现在,老师们用“知识”创造“财富”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初期的不适应和躲躲藏藏也逐渐被经济意识所取代。我们说教师这一职业容易进入“中产”,其中许多是靠兼职这一形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