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春明被誉为"小人物的代言人",黄春明小说中的小人物承载着他深切的情感寄托和文学诉求。黄春明笔下的小人物成就了他在文学上的独特价值,这不仅体现在对"五四"新文学的一种呼应和承继,而且对当代文学特别是大陆当代文学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对照和借鉴。黄春明小说中的小人物生活在不同的场域中,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生活在乡村的乡土小人物的"常"与"变"和生活在城市的小人物的挣扎与求索,展示了黄春明小说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家声音     
<正>●格非称文学教育需要作家参与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教授格非日前携最新散文与评论集《博尔赫斯的面孔》到"思南文学之家"与读者见面。这一新作可以看成是格非"文学公开课"的纸面版,从中可以读到他对列夫·托尔斯泰、福楼拜、加西亚·马尔克斯、卡夫卡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他对小说叙事、小说传统等文学话题所持的观点。格非透露,这些文章的原型是自己历年来在华东师大、清华等高校教授文学赏析课程的讲稿,又经过重新打磨而成,其中蕴含他近十年来读小说的心得。格非坦陈,当老师的头10年,他为此非常痛苦和困扰,辞职的念头时时冒动,因为很多人以为他是专业作家,他也想干脆去做专  相似文献   

3.
徐则臣作为"70后"的代表作家,在当今文坛可谓炙手可热。目前,研究界大多将关注点放在他的"花街"系列及之后的作品,而对他的成长经历以及他步入文坛的过程鲜有论述。徐则臣将淮安视为文学故乡,在花街上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而将现实故乡东海作为写作的素材库,两地分属一表一里,在徐则臣的小说中相互融合。本文在叙述徐则臣转徙经历的同时,兼谈他的转徙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纳博科夫的文学游戏观体现在其"文学如游戏"的创作理念上。在他看来,文学与游戏具备共同的属性:虚构性和娱乐性;文学是一个魔法世界,作家是一个高明的魔法师,设计创造自己的魔法世界。因此,他的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游戏倾向,弥漫着一股戏谑的气息,具有浓厚的后现代魔幻色彩。小说《普宁》无论是在游戏场景的描写、文字游戏的把玩、戏仿的运用,还是在叙事手法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一种游戏精神和制谜意识,是对纳博科夫文学游戏观的阐释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一部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论著──评赵朕的《台湾与大陆小说比较论》陆文采新时期以来,台湾文学的研究,日益被研究者重视。在诸多的学术论著中,赵朕的《台湾与大陆小说比较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以下简称《小说比较论》),是一部对台湾现当代小说全面...  相似文献   

6.
刘恪是在先锋小说热潮冷却之后,坚守先锋阵地的作家。他的先锋小说被称为"先锋文学的集大成之作"。通过对其先锋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刘恪的先锋小说的欲望叙事是通过对前文本的戏拟消解了道德救赎的神圣。  相似文献   

7.
晓苏是一位善于吸收古今中外文学营养的作家。他不仅把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挪移到《花被窝》之中,而且把西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优点也一并拿来,为他所用。他在谈到其小说《松油灯》时说:"我自己十分喜欢这篇小说,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现代主义的。"诚哉斯言。我看晓苏的许多作品,都可以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8.
林纾,作为古文大家,既兢兢于古文,又热情于小说翻译与创作,其中的转换因子是"小说笔法".林纾对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笔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圆融,并逸出到小说翻译与创作,使其古文与小说独具风味与魅力,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体现了雅俗文学的共容与交融.林纾和他的作品凝固成新旧文学的临界态,而"小说笔法"则成为这一状态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与散文构建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在作品中,他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其湘西小说的特点是题材取自生活,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透视人生,表现出人的自然化和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小说创作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自由挥洒的散文化体式、多样化的叙事方法以及独特的文学语言,这是其小说重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韦编联是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的壮族作家,他的小说集中反映了广西中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也带有那个时代文学的共同特点,一些小说具有"伤痕文学"、"反思小说"的鲜明特征。同时,他在小说艺术手法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靳以早期爱情题材小说,以对负心女性的谴责为主旨.不仅为其整个创作奠定了极端情绪化的风格,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创作观。恶魔般的女性形象,在其小说中一直挥之不去,靳以也曾赋予女性一种全新的面貌,即以忧国忧民、鼓动宣传为使命的纯洁少女形象。《前夕》中还出现了静宜这样自愿放弃个人幸福、甘为家庭奉献的人物.既是作家的自我影像.也是坚守个体岗位的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中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擅长撰写历史题材小说。他的小说被日本文学评论家称之为"中间小说"。以井上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代表作品的剖析,探寻井上靖创作中国历史题材小说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历史小说史观、鲜明的文学特色、精巧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美学意义,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西是当今对结构有所追求的小说家之一。其小说智慧,不仅集中地表现在善于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多种异质创作方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同构,还在于对小说结构的机智构建,在努力解构传统小说模式的同时,也出示一个自己所结构的新的艺术秩序和精神真相,表现出顽强结构现实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原型批评”家认为“艺术作品不是某个艺术家凭空创造,而是传统的产物。”沈从文和屈原都属于楚文化作家,沈从文在创作中受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必然和屈原的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从《九歌》中探询翠翠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王蒙的小说是王蒙个体艺术创造的结晶,镌刻着王蒙个体的深刻烙印.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他的小说就是他的自叙传.从小说的主人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王记"的印痕和面影,窥见"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之旅.王蒙是一个特立独行者,在他的小说中,也有一个"独行者"的人物系列.这些独行者上下求索,把探索的矛头既指向现实,也指向历史.王蒙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多维的艺术空间.他突破线形思维模式,洋洋洒洒地把文与野、雅与俗相交织,语言幽默,汪洋恣肆,杂语喧哗,尽情狂欢,形成亦庄亦谐、亦悲亦喜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蔡智恒以通俗小说的套路来写现代的爱情,他的小说结构明晰,有纯情意味,也很有情趣,是写给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看的。对爱情的精致化描摹,对理想的执著寻找,对生活细节的把捉,表明蔡智恒是一个有功力的作家。蔡智恒的不足在于写作视野比较狭窄,没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如何从"三流"向"一流"、"二流"转化,是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这也是众多通过网络走红的作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以民众接受主体作为创作过程的核心,追求“农民文学家”的路子;而路翎力图表现的是创作主体本身,用接近于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的手段,表现出极端非理性的动荡世界。与周立波相比较,赵树理的小说更加通俗化、自然本真,而周立波的小说创作更趋审美提炼、强调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蒙的文学成就比较突出,而且因其创作时间持续之长、作品之丰、创作手法之新,在当代文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有关王蒙的研究长盛不衰,卷帙浩繁。同时,作为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王蒙小说写作一直没有间断,之前的王蒙小说研究综述已经不能代表研究对象的全貌。因而,对王蒙的小说研究资料进行梳理和总结,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查阅了多方面研究材料的基础上,着眼于研究者对王蒙小说的论述,试图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梳理和评论。  相似文献   

19.
张恨水在报纸副刊上连载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既是选择了一种文体形式,同时也是选择了一种与报纸周期性相一致的分载形式,更是选择了一种古老而实用的营销策略。张恨水采用章回体在报纸上连载,凭借他的艺术才情成功地避免了报纸连载小说和章回体小说与生俱来的弊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储福金自写作以来一直坚持个性独特的写作宗旨。前期他将写作焦点聚焦在下乡知青、改革者等传统题材上,其细腻贴切的文风是其写作的亮点;中后期表现女性世界和以表现传统文化为旨的棋语小说标志着其独特写作风格的正式形成,他的女性题材小说展现出珠润乳圆、玲珑精致的气质,棋语小说则显得恢宏大气、内涵深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