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明富 《天中学刊》2013,28(5):73-75
"泼"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詈词,主要形成于宋元时期。"泼"作詈词是语义逐渐引申演变的结果,其语义演变轨迹为:"弃水"义→"流动""泻出"义→"漫""满"义→"泼辣""无所顾忌""胡乱"义→"凶悍""蛮横"义→用作詈词表"卑劣""可恶"之义。"泼"作詈词,不仅可以单用,还可以合成词的形式出现。"泼"构成的合成詈词,从构词语法来看,主要是名词性成分,也有少数形容词性成分;从构词形式来看,主要有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等,其中以二字格、三字格居多。  相似文献   

2.
孙丽 《文教资料》2007,(32):27-29
对于"格"字的训释可谓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格"训为"正",即"归正"之义;(二)"格"训为"来","至",即归服;(三)"格"同"恪",谨敬也;(四)"格"训为"革","改革、革新"之义。考察整篇《论语》和原文的句法结构,再参考上古文献,笔者认为"格"应训为"正"、"归正",即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之义。  相似文献   

3.
对"格"字成语进行文化探究,可以管窥成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汉字"格"不仅有本义和初文义,还有众多的引申义。关于"格"字成语的定量问题,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在综合考虑、谨慎对待的前提下,暂且可确定为18个。根据"格"字的意义,可将这些成语大致分为四类:"格"为"格斗"义的成语、"格"为"推究"义的成语、"格"为风格义的成语、其他成语。从"格"字成语中可以探寻到一些文化信息,如"格杀勿论"的执法制度、"格物致知"的思想观念、"格高意远"的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4.
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格义"与"反向格义"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但同时也容易扩大误解和冲突,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重要概念的"学术权力"就是因(反向)格义而产生误解的明显例子。文章以伯顿.克拉克的相关概念为基础,阐述了中西"学术权力"(academic power)概念背后的语义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剖解了国内"学术权力"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术权力"的分析,也能引发对有关"格义"与"反向格义"方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其教义、教理等很难为中国人所理解;但是,佛教的"空"跟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无"等概念形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共鸣;于是,早期佛教的传习者,特别是魏晋时期的佛教传习者,便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跟佛教思想相近的概念来解释佛教的"事数",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概念跟佛教的"事数"进行一一比配,于是便有了"格义"之法."格义"在佛教传播中土初期起到了文化上的"摆渡"作用,为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某种"方便法门".虽然后来佛教的传习不再需要借助于"格义"之法,但这种沟通两种文化的方法.仍然为后来的文人和学者使用;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便借助于中国经籍中的"天"向中国人解释"上帝"的观念.同时,"格义"一法作为古代中国融通中外文化的一个先例,也成为中国比较文学较早的源头之一,并对当今的中外文学、文化的交往和沟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释"各"     
谢培培 《现代语文》2008,(1):128-128
"各"的本义并非如《说文解字》所言为"异辞也",从甲骨文字形上可以考出它的本义是"止、至".文献中"各"多用"格"来表示,通过本文考察, "各"正是"格"的初文."异辞也"是"各"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对别解进行了逻辑分析:第一、别解有其客观现实基础;第二、词义不仅仅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第三、别解格是故意违反词义的明确性而达到修辞效果的;第四、别解格是在显义的基础上对潜义的挖掘而形成的辞格;第五、别解格也是在语言约定俗成的基础上形成的;第六、别解格的构建和解读也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从而得出别解有其逻辑基础,也能作逻辑解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教既有前宗派时期的格义佛教类型,更有宗派佛教义学建构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的"证义"佛教类型.日本批判佛教论,作为后宗派时代佛教思潮,由于缺乏历史与文本的双重解读,并未真正如实地评判如来藏-本觉思想在中国宗派佛教创建中(即"证义佛教"阶段)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对唐代沙门法藏等人如来藏缘起论的阐释建构,没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僧肇是一位杰出的佛学思想家。他在批判格义佛教的基础上,融会大乘中观佛学和老庄思想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因此,他对"空"的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这不仅仅超越了魏晋玄学和格义佛教的理解,而且也对隋唐重玄学尤其成玄英重玄学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僧肇哲学所具有的批判性、超越性与启示性,在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西方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本土的术语进行解释就是近代的反向格义。传统的格义是权宜之计,其对外来佛学术语的解释借用了本土概念,是工具性、启蒙性、普及性的,而专业性、研究性是正统的或主流的近代反向格义。应严肃地反思和讨论反向格义,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与西方哲学概念体系是极其不同的,若在老子之道的解释或定义中引入应然和突然、精神和物质,则使人迷惑。若中国哲学术语用反向格义的方法来进行解释,那么就会说明和自觉意识到其局限性。用西方概念对应中国哲学术语不免会大相径庭,因此,对我国古代哲学术语的解释采用描述的方法也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1.
"圆心格"是由一个正方与正圆组成的习字帖,它具有方圆并存、内扌厌外拓的艺术特点。"圆心格"的作用主要有:向心法、到位法、外形法。  相似文献   

12.
"翱翔",古籍中多数指人的遨游,并非指今之空中飞翔之意."昭假",义为昭格,假与格古籍中并非全为"至"义,多数用为"告"义.古籍中常见的"昭假"应是"昭告"的意思.此二词之原义,后人多不明,以致误解.  相似文献   

13.
丁敏 《语文知识》2012,(1):114-115
"中"字本意是表示空间位置居中,是一个空间概念,但它同时又可表示时间概念,此用法古已有之。空间义的词同时也可以表时间义这一现象在语言中具有普遍性,所以,现代汉语中的"营业中"的用法是古代语法的一种孑遗。本文还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及其普遍性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原因主要有:认知因素、语义变化以及类推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七A八B"是一个使用较广泛的构式。它以"七"和"八"为不变项,以A、B为可变项,A、B为同义、类义或反义的单音节名词性或谓词词性语法单位,或是一个双音节词的两个语素,构成四字格词语。"七A八B"构式的句法功能强大,表示多或多而杂乱义,A、B的顺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有夸张、形象的语用价值,有贬义倾向,多有比喻义或引申义,属于通用语体。  相似文献   

15.
"六义"说是儒家传统诗学,其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历代对"六义"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发展演变。晚唐司空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赋予了"六义"说新的内涵,主要从审美的、艺术的角度来理解"六义"。首先,他用非常凝练的四个词引申出了"诗贯六义"说的艺术效果,即讽谕、抑扬、渟蓄、温雅;其次,就如何表达"六义",他认为要做到"直致所得,以格自奇";再次,他认为诗歌若能很好地贯穿"六义",方能达到"全美为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要紧"和"紧要"作为一组同素异序词并行于普通话中。两者的并行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晚唐五代的文献中。"紧要"先于"要紧"出现,它的产生是由两个近义语素"紧"和"要"并列组合而成,没有经过句法上的短语到词的演变阶段。"要紧"是在"紧要"的基础上运用同素异序构成。两者先后出现,后长期并存。随着语言的发展,两者的词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其词义演变与联想作用、人的思维的发展变化以及"紧"的虚化义的产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支格阿鲁是彝族全民认可的祖先神灵。本文就彝区各地流传的支格阿鲁与汉文史志所载"哀牢"、"烛龙"、"九隆"、"哀牢布"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经考证古"哀牢"即今之"阿鲁",其名称后多有演变。"濮莫"义为"白(蛮)女"。古哀牢地之"哀牢布"与亚洲棉起源有关,汉史所载棉花"娑罗"读音唯一保留在彝语支语言里。支格阿鲁文化是彝族社会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  相似文献   

18.
"更"作评注性副词是在近代汉语时期才出现的,它表频率"又""再"义,表程度"愈""越加"义,表语气"难道"义,还表主观情态"就、绝对、根本、确实、实在、一点也"义。另外,评注性副词"更"有传信功能和情态功能,前者起确定客观信息的作用;后者表达了说话人对事情的观点和态度,具有十分明显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9.
"NP+上"的语法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P+上"是十分常见的短语,它既能表示处所义,也有表人义,还能表示时间义."NP+上"的表人义从其处所义发展而来,其发展轨迹为:处所义-表人义兼有处所义-表人义."NP+上"的时间义也是由其处所义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20.
研究辞格语义不能不注重对语境的观照,属喻格语义的形成得力于文化语境以及上下文语境的共同作用。首先,属喻格的产生源于国人传统的属相文化,这是属喻格修辞义发展的起点和文化心理基础;其次,属喻格语义发展至最终完成是在上下文语境中"属"的理性意义与其宾语交互作用,经过三次"语义同化—语义消耗"才得以实现的,它以"属"为形式标记,通过相似联想用与一事物本质不同的另一事物来描述该事物,形象生动,贴切传神,是比喻格下位辞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