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译的原则是翻译规律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以往提出的翻译的原则只强调翻译的结果,即译应达到的标准。因此,它只适用翻译的第二阶段——表达。笔者所见提出的翻译原则:吃透原文,灵活表达则适用于翻译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本文从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及对译文的制约,探讨了文化语境与翻译的问题,并认为文化语境在翻译中是理解和表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直译、选词炼句和情感重铸三个角度对《简·爱》两个译本的翻译手法进行了评析。着重比较二者是如何理解原文,领悟妙处,重铸译文,再现原文风姿的,也是对钱钟书先生对“化境”阐释的印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大量的翻译实例,从翻译理论与实践(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角度,论述了翻译是艺术,是美的享受,并认为译文有时甚至能够胜过原文。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艺术就在于要让译保留原的风格,做好翻译工作需要在认识风格的同时,具有表现风格的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应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修辞层面、语域层面、篇章层面入手,把握原作风格,使译与原风格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黄培清 《考试周刊》2007,(41):78-79
传统翻译理论将原文置于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心地位,而现当代翻译理论则消解了原文的中心地位,使之边缘化。这种地位的转变是影响翻译研究的语言观和哲学观的转变的体现。原文地位的边缘化有利于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也应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7.
从直译、选词炼句和情感重铸三个角度对<简·爱>两个译本的翻译手法进行了评析.着重比较二者是如何理解原文,领悟妙处,重铸译文,再现原文风姿的,也是对钱钟书先生对"化境"阐释的印证.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汉译英的过程中,正确把握汉语词义是个容易被疏忽的环节。不少人认为翻译的质量主要在于译者的英语功底;汉语是我们天天都在使用的语言,对其理解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一篇译文的好坏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英语水平,但是我们能够见到的不少汉语翻译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却与译者没有正确理解汉语原文有直接的关系。这种现象不仅在初学翻译的练习中很常见,就是在正式出版的辅导汉英翻译练习的书中也能找到。下面的翻译就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9.
刘一涓 《考试周刊》2008,(47):214-215
文章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发现影响原文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实现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译者、翻译规范和读者。文章又分别从这三个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每个因素对读者审美活动的具体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审美价值传递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译文与原文是对应并且互补的关系。对应即译文与原文相似。互补即译文与原文在语言和文化上相互沟通并相互补充。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不同的文化在对话和交往中互相认同、互相吸取补充,从而促进多元文化并存。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对翻译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翻译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境和翻译之间关系密切,语境对翻译具有决定性作用。译者的重要功能就是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准确地转换不同的语境。以《简爱》中译本为例,论文扼要介绍了如何结合语境将原文的真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这是由原文文本的特点所决定的。本文试图提出“衍生文本“的概念,从分析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诠释者意图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原文文本、衍生文本和译语文本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角度,阐述了翻译的创造性存在的必然性和创造性的限度。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必然会受到目的语语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章旨在探索目的语语言的民族风格对翻译的影响,指出目的语语言的民族风格是造成原文文体风格在翻译中失落、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段云波 《海外英语》2012,(14):139-141,143
该文对尤金·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做了初步介绍。按照对等翻译理论,译文应该实现与原文对等的功能,合乎目的语的自然习惯,传达出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又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基本一致的反应。据此理论,该文对《失乐园》三个中文译本进行了对比,审视了不同译者不同的翻译方式,探讨了原文美在译文中的失与得。  相似文献   

15.
诸文娟 《考试周刊》2007,(41):145-146
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翻译,它更多的是一门艺术。作为译者,翻译过程就是一个享受翻译之趣的过程。而作为初学者,又将如何体会这种乐趣?本文正是就此提出了欣赏文学翻译之趣的最佳途径——比较原文和译语。  相似文献   

16.
黄芳 《教师》2011,(10):122-122
一般性翻译,只要译文准确、通顺,大抵就说得过去了,而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却高得多,译文除了准确、通顺外,还必须传达出原文语言上的文学味.本文通过举例,谈谈如何在文学翻译中理解英语原文的字词,表达原文的韵味.  相似文献   

17.
王佐良先生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作家及翻译家,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过去对于王佐良先生的研究很少关注到王佐良先生如何在其翻译中充分发挥其译者主体性。本文将以王佐良译《西风颂》为例,从翻译选材、翻译目的、译者的文化意识等方面探究王佐良先生在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彭静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5):95-97,120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缺省因为时空跨度巨大,很可能在现代文化体系中变形或消解,由此造成译者对原文文化理解不够准确或误解,从而产生欠额翻译、漏译或误译。另外,文化缺省还直接关系到译者的翻译策略制定。作为跨文化交际翻译交际主体之一的译者必须思考应该制定怎样的翻译策略才能将许多对于原文读者不言而喻的缺省因素合理地传递或移植到译语文化中。杨宪益夫妇的《儒林外史》英译本将为探讨文化缺省对原文文化理解和译者翻译策略制定的具体影响提供颇有价值的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忠实”解读。然而,随着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德里达和本雅明为首的思想家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构传统的翻译思想。本雅明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使翻译成为原作的“来世”的过程;德里达则探讨了拆解的过程而不是解构的结果。本文主要借鉴德里达的理论精髓,借以阐明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对原作复制的过程,译作并不代表原作,它只是对原作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忠实”解读。然而,随着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德里达和本雅明为首的思想家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构传统的翻译思想。本雅明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使翻译成为原作的“来世”的过程;德里达则探讨了拆解的过程而不是解构的结果。本文主要借鉴德里达的理论精髓,借以阐明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对原作复制的过程,译作并不代表原作,它只是对原作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