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趣味化学实验应当符合生活化、探究性和趣味性三个特点,为此我们特别介绍两个化学小实验,既适用于小学"科学"课程,也可以作为课外的科学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2.
儿童道德关乎儿童的成长.在儿童的成长中,儿童道德具有道德的"深层语法",即儿童之间的"爱"与"公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一种"受限的理性",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逻辑的首要特征,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儿童道德认知基础上的道德情感结出的硕果.由于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教化就要考虑到儿童的道德智慧,通过儿童的生命叙事,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通过交往、体验,实现儿童的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3.
瑞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无不说明了动手操作在培养学生中的重要性.学生天生好动,乐于动手、参加活动,更愿意从活动中来获取知识.无数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如果能将学生置于学与玩的活动中,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动的天性,而且能提高学的效果.本文从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来谈如何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以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美术创作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频繁出现的教学形式,从涂鸦画到儿童自由画,从儿童主题画到联系儿童生活、情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主题创作,习惯上称之为一种综合考察学生美术技能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形式(包括常规教学在内).  相似文献   

5.
儿童对数学知识的表征方式是多元的,数学教学要引导儿童在"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流转互演.教学中,教师要累积儿童的数学知识表象,让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动态想象,引领儿童返回知识的诞生处、源头处.由此,让儿童思维在直观中"显影"、在运动中"定格"、在物化中"成像".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儿童入学前的教育,或称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由于不同国家儿童入学年龄并不一致,并且开始入早期儿童养护与教育机构的年龄也有差别,而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有关规定也可能有变化,遂使“学前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别。其中至少涉及三个问题:1.儿童何时开始入学为宜。这既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又同各国的“初等教育”观念相关。所以,单就“学前儿童”年龄的下限而论,“学前教育”概念的外延就不一致,并且难以科学地论定。2.儿童从几岁起入早期儿童机构为宜。有的国家从年满一周岁开始,有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概念的模糊致使成人对儿童教育的环境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杜威提出的“真环境”,包括所有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而行为遗传学家提出的“共享环境”与“非共享环境”则对此作了进一步区分。影响儿童的环境主要是“非共享环境”。对儿童所处环境的清晰认识有利于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学阅读教学需要突围.教师要做儿童阅读行为的观察者、儿童阅读心理的破译者、儿童阅读方式的支持者.良好的阅读引导总是建立在真诚理解的基础上的.真正的儿童阅读必须采用儿童的方式,是"非正式"的学习.负责任的阅读教学必须从真性阅读出发.  相似文献   

9.
"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中,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数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而是一种"儿童数学"的现象学精神--回归儿童"生命·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儿童,不仅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存在,一种情感的存在,而且还是一种天性的存在与梦想的存在.每一种存在方式都是儿童本真的一面.要更好地教育儿童,促进儿童的成长,成人需理解儿童的存在方式,尊重儿童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从关照生活世界中的儿童出发,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儿童是教育的对象”、“儿童是教育的目的”这些基本的本质规定。尽管儿童生活世界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多有所逗递,但始终却没有脱离“成人宰制儿童”的阴影。让我们正视儿童所面临的处境,并进一步反省当今儿童的“生活世界”。惟有拨开其迷雾和锁链,儿童的“生活世界”才能得到真正的彰显,儿童的“生活世界”才能回到“原初”状态,才能“敞亮”起来。  相似文献   

12.
当前儿童教育中出现了两种误区现象:对儿童的学习反应过"热"和对儿童学习以外的事情反应过"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儿童教育的理论认识不够;片面追求智力的成长;忽视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整体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学习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加深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在注重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同时促进儿童向更高阶段发展;同时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儿童,促进儿童全面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儿童教育重视知识灌输,以“学习好”作为儿童主要的评价标准,隐匿儿童的身体,甚至对儿童身体进行“规训与惩罚”.儿童教育价值观应实现“身体转向”。“身体好”不仅包括儿童的身体健康,更包括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应遵循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为逻辑起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独处"是儿童成长的基本需要."独处"活动有助于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有助于促进儿童经验的内化、协调与整合,有助于促进儿童独立性个性品格的形成.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独处"活动的价值,积极为儿童"独处"活动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世界化工业巨头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首创了欧洲第一个互动式儿童化学实验室“小小化学家“,宗旨是通过儿童实验告诉孩子们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趣味无穷.……  相似文献   

16.
200万儿童的超级Party 主办单位:成都市政府承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都市分会协办单位:时代教育报刊社为更好地带动成都市"儿童成长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都市政府决定于2004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四川省展览馆举办中国(成都)儿童成长产业博览会·欢乐宝贝购物节。本届儿博会是50年来成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儿童博览会,也是成都儿童成长产业发展的一个标志,今后将于每年6月在成都举行。  相似文献   

17.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句话生动地告诉我们,教师的激发调动对儿童的发展是多么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点燃这心灵的火种呢?想像正是这火种得以熊熊燃烧的助燃剂,它是儿童主动投入、参与学习的驱动力,能使儿童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吴文题 《广东教育》2007,(12):57-58
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化学基础理论,理解化学基本原理,掌握化学规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发展学生思  相似文献   

19.
魏卿 《教育导刊》2006,(4):14-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为儿童提供一种动力,促使他们的活动顺利、高效地展开。但是,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兴趣被泛化了、被误读了,所形成的只是兴趣幻想,而非真正属于儿童的兴趣。因此,真正理解“兴趣”的内涵是消除这些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注重儿童兴趣、培养儿童兴趣的关键。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一、兴趣内涵解析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倾向。这意味着,兴趣的实施者就是儿童自己,而兴趣就是儿童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具有某种积极的反应。兴趣源自于儿童,兴趣是儿童的兴趣,儿童是兴趣的主人。诚如杜威所说,兴趣的…  相似文献   

20.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