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达 《班主任》2004,(10):28-28
在校园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有的老师,学生因为敬重他(她),见面时会主动向他(她)打招呼问好,并喜欢上他们的课,他们常常一呼百应,学生对他们"惟命是从";而有的老师,学生总是躲着他(她),尽管他(她)"发号施令",却没有几个真正地响应.同样是老师,为什么学生对待他们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其实,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校园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有的老师,学生因为敬重他(她),见面时会主动向他(她)打招呼问好,并喜欢上他们的课,他们常常一呼百应,学生对他们"惟命是从";而有的老师,学生总是躲着他(她),尽管他(她)"发号施令",却没有几个真正地响应.同样是老师,为什么学生对待他们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其实,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师生关系     
一堂课讲完之后,有的教师就问问学生:你们听懂了吗?也有的教师这样问学生:我讲清楚了吗?当学生认为你讲清楚了的时候,多半他也听出个谱来了,不一定是甚解,也大体明白了;甚至,他可能还不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一张张可爱的年轻面庞,该如何向他们传达我们教师的爱?怎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她(他)的爱,让学生在爱的感召下幸福成长?如何教会他们爱的本领?一、态度决定成败新课程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生命关怀,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5.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的我有几点感受。一、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不吝啬使用表扬。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她)会在不自觉的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心"这一因素,尤其是我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更感到了语文教学的"心"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学生是坐到了课堂里,可学生的"心"在课堂吗?即使"心"在课堂,学生的心有没有用到学习上呢?学生的心是用到了学习上,可他(她)是不是在专心地听授课教师的讲授呢?如果他(她)没用心的话,授课教师讲的再好也是徒劳。为此,我再次强调语文教学"心"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有的教师,学生一见到他就围上去问这问那;有的教师,学生见到他便避而远之。这其中的原因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不同。教师的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那么怎样提升教师的魅力,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呢?一、优雅自己的仪表,提升教师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学生出了问题,如果我们不从教育本身查找原因(这里指的教育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一味地责怪学生,这种做法只能把学生推向更多的问题方面.有的教师常常埋怨:"我跟他谈了多少次了,他就是不改,真没办法!"有的老师说:"我都讲好几遍了,他还不会,也太笨了!"  相似文献   

9.
<正>常听初中教师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接受能力好的学生一教就会,有的甚至不教也会;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无论怎么教都不会,一个班不及格的有一大半.这是真的吗?带着质疑,我对某校初二(2)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虽然有少数几个学生确实属"接受能  相似文献   

10.
一位新教师走进课堂,全班学生都会怀着好奇心注视他(她)的言行举止,捕捉他(她)的性格特征。而教师展示给学生的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教态。它综合了一个教师的神情举止、仪表风度乃至品格修养等各方面的因素。 作为教师,首先应注意着装美观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佩戴  相似文献   

11.
第8期讨论问题:如何提高操作活动的实效?在数学课上经常会有操作活动,可是不少学生在操作时或注意力不集中,或根本不按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活动,甚至有的把学具当成玩具……于是,有的教师干脆采用自己演示、学生观察的方式,或者让学生在自己的指令下完成操作活动。在教学中,怎样设计、组织操作活动,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有自然数a、b,且a÷3=b,那么a、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学生中有的把最大公约数填为“b+3”,有的把最小公倍数填为“3a”或“ab”,有的知道应分别填“b”和“a”,但说不出道理。 如何使学生理解这道题的解法?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他先让学生反复审题,弄明白a÷3=b是一道含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两极分化严重,整天沉迷网络,不思进取,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学生甚至逃学,实在不好教。这种学习困境,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家庭、社会、学校等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长期处在教育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个性差异和学习需要。理应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与时俱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教学策略是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适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兴趣需要?我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是  相似文献   

14.
数学学习中有个著名的"迷宫现象":设想一个教师带着一个学生走迷宫。教师对迷宫很熟悉,能很快地在3分钟内走出迷宫。学生紧跟着教师,也在3分钟内走出了迷宫。现在教师站在迷宫外,让这名学生单独进入迷宫,这名学生能不能在3分钟内走出迷宫呢?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这名学生在3分钟内走不出迷宫,甚至30分钟、3个小时,他也走不出迷宫。这名学生为什么走不出迷宫?显然,教师带领他走迷宫时,他只是被动地、机械地跟随,并没有在教师引领时主动找到并掌握走出迷宫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1 当前生物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不良现状及分析 1.1 问题肤浅,难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为例,有的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谁?(2)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3)现在有哪几种类人猿?(4)森林古猿曾生活在哪些区域?这样问题,学生不用动脑,翻翻书就能找到,难以产生深刻的过程体验,容易引起思维的懈怠.本节中,笔者精选了几张类人猿的图片(双手、五官、牙齿都特别清楚,有的带有表情,有的哺乳),接着引用了达尔文的一段话:"我的智力并不比平常人强,我比别人强就强在我常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了解,学生仅仅因为一点小的过失就遭受教师惩罚的事经常在学校发生:有的罚"吃苍蝇",有的强迫学生互打耳光,甚至有的还往学生脸上刺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人也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这些事件触目惊心,令人不得不去深思:有些教师到底怎么啦?  相似文献   

17.
以前,学生练习作文,总是照抄“范文”.不抄,就写不出来.比如:我出了《学校新貌》,学生就抄《大治之年气象新》(七七年高考学生作文),成段成篇地抄,甚至有的学生连乡土人名也都照搬.我出了《我的母亲》,大多数学生都把他(她)们的母亲写成了一个模样,都是“齐耳短发,苹果脸,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天真、活泼、爱唱歌”……我明知道一些学生的母亲年迈了,可是他(她)们硬是这样写,还是抄的“范文”上的.  相似文献   

18.
文摘集锦     
排除心理障碍 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畏惧心理的起因 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方面的;二是学生自身的。有些教师的师德有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对学生不循循善诱,而是动辄批评;有的教师个性固执,学生提不得不同意见;有的教师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有成见。为此,师生之间便逐步变成了猫和鼠的关系。学生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对教师尊重不够。例如,有的学生对教师缺少理解,误认为教师对他有偏见;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正确教育看作是对他的岐视,甚至看作是教师同他过不去;有的学生自以为是,对教师的好意相劝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总认为是教师在挑他的刺。  相似文献   

19.
情景: (课前三分钟) 师:同学们,在近六年的小学时间里,你最崇拜哪一位科学家、作家或者诗人?说说你崇拜他(她)的理由. (学生说个人崇拜的人物以及崇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一、DISC性格分析理论简介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境,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如何对各种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恰当的反应、有效的指导?同一句话对于不同的学生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听了欣然接受,有的听了不以为然,有的甚至非常生气,埋怨教师不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这就需要我们认识、了解、掌握学生的性格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