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第一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使用一个动滑轮省一半力,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是,大多数同学对线绳尾端拉起的距离是重物被提起高度距离的两倍,感性认识不足,很不容易接受.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在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动滑轮移动距离的“演...  相似文献   

2.
简单机械中的滑轮知识是近年来中考的重点知识之一 .为了更好地掌握滑轮的实验、使用和有关计算 ,现将学习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做如下分析 .1 使用动滑轮一定能省一半的力吗 ?在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的实验中 ,常发现有些学生将绳的自由端随意地向斜上方拉动 ,并以为这样也能省一半的力 .实际上 ,这种操作是不准确的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是有条件的 ,即必须使拉力的方向始终保持竖直向上 .否则 ,该结论是不成立的 .现具体分析如下 :图 1如图 1所示 ,若使拉力F由竖直向上变为斜向上拉 ,则F与竖直方向就偏转了一个θ角 ,而另一端绳子也会拉斜…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时,我们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本文说明,这个结论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4.
初二物理教材中提及“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一半”的理论,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这条件即①匀速拉动,②不计摩擦,③不计绳重,现举例分析之。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使用动滑轮和滑轮组均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够省一半力;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运用这一结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不能简单用这一结论来解答省力问题,而应采用受力分析法,才能简捷、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刊1995年第5期《克服“滑轮”分化的探讨》一文中谈到:“指导学生用规范的画法作图。”但在“滑轮画法练习表”的图e(下)(本文的图1),却并不“规范”。 1 图1存在着“知识性”错误。 教材中画出的动滑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是得出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和“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这两个结论的依据。然而图1与图2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7.
关于动滑轮的使用,同学头脑里大多存在着两种片面认识:一是认为使用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二是认为使用中的动滑轮一定跟重物同升降.如图la所示.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动滑轮也有用两倍力、即两倍物体重的费力情况出现.这时,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转轴上,动力臂L1只有阻力臂L2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用了两倍力,但却有省一半距离的好处,此时仍然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图1b所示.单独使用一个动滑轮或动滑轮组来提吊重物时,动滑轮或动滑轮组在工作中的运动方向确实跟重物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同升或同降…  相似文献   

8.
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对初中学生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证明这个问题。 证法1:杠杆平衡原理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三倍的杠杆”——人教社初中课本《物理》第一册p.166(1987年第2版,下同)。  相似文献   

9.
使用动滑轮和滑轮组均能省力,使用理想动滑轮能够省力一半;使用理想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运用这一结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不能简单用这一结论解答.应采用受力分析法,利用这种方法能简捷、快速、准确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上说到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实际上这是有条件的,是针对拉力方向沿竖直方向而言的,今讨论动滑轮的省力条件于下。如图1,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G,设所用拉力为F(不计摩擦及动滑轮重)。  相似文献   

11.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的力吗? 遇到此题目,许多同学毫不犹豫地打“”,实际上该说法是错误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学过动滑轮后,我们知道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的杠杆.画出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如同1所示.在图中,O为支点,A为F1的作用点,且F1作用线平行于重力作用线,此时动力臂恰是阻力臂的2倍,故动力是阻力的1/2,即动滑轮省一半的力.  相似文献   

12.
滑轮属于变形杠杆类简单机械,根据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它们都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在解有关滑轮及滑轮组的问题时,一些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忽略了对具体物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定滑轮一定不省力、只是改变施力的方向,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因而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现就滑轮及  相似文献   

13.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力的方向改变后,可以利用图解法分析力的大小变化情况.关于动滑轮的这两个认识,大家似乎早已约定俗成.然而这种认识正确吗?对此,我们早有疑虑.前段时间在市优质课比赛中,有幸聆听了七位教师上的"滑轮"(苏科版教材)这节课,得以与多位教师进行深入探讨,更清晰了关于"动滑轮"的上述两个一贯认识上的不足.再查看了几种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发现有的版本在"动滑轮内容"的编排上沿袭了一贯的认识,有的版本则回避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实验目的:动滑轮总能省一半力吗?器材:动滑轮一个,细线一段,弹簧测力计一个,重物一个.做法一:1.将滑轮装成如图1所示的动滑轮装置.2.读出弹簧测力计将细线竖直向上拉时的读数F1,然后使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外侧倾斜,看弹簧测力计读数F2、F3是否变化,从而判断动滑轮是否总省一半力.做法二:1.将滑轮装成如图2-A所示的动滑轮装置.2.读出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的读数F1,然后分别使弹簧测力计沿F2、F3方向匀速拉动物体,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是否变化,从而判断动滑轮是否总省一半力.结论:动滑轮不是总能省一半力的.解释提示:如图2-B.滑…  相似文献   

15.
滑轮属于简单的机械,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做到使用方便,动滑轮可以看成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力.使用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以既省力又方便,日常生活中,常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用来提升或移动重物.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对滑轮(组)的特点,缺乏全面理解,分析不透,运用不当导致错误。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滑轮是大家感觉比较难学的知识点,而滑轮中力的判断又是令同学们十分头痛的问题,很多同学往往喜欢抓住滑轮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去分析,然后根据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定滑轮不省力去判断,但又分不清楚要判断的力是谁受到的力。如果同学们抓住了实质,掌握了方法,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在滑轮部分,我们可以将力的关系归纳  相似文献   

17.
陈建华 《物理教师》2005,26(12):0-32
学过滑轮和滑轮组这部分内容后,关于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学生已形成初步概念: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因此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因此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F=(1/n)G(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G为重物与动滑轮的总重,不考虑摩擦、绳重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特别是画滑轮组的装配图时,学生往往会受以上规律的影响,因而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我们围绕滑轮及滑轮组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便能更深刻地认识滑轮及滑轮组的本质,顺利解决有关滑轮、  相似文献   

18.
李大彬 《物理教师》2001,(12):20-20
初中物理中 ,对于设计滑轮组达到特定省力数值的问题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而常常在各类考题中出现 .对于这一问题 ,目前我们 (学生和老师 )采用“试绕法”确定 (这是一种能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好方法 ) ,然后对比出最合乎要求的绕法 .为找到绕绳段数与动滑轮、定滑轮的个数关系 ,各种杂志上曾刊登了不少探讨结论 .本文从数学、物理角度对这种规律做了细致探讨 ,找出了一个能描述该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供教学参考 .1 动滑轮个数我们知道 ,对于一个动滑轮 ,其上可绕 2段或 3段绳子 ,对于两个动滑轮 ,则可绕 4段或 5段绳…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教学中,大多数师生能注意进行系统的小结和复习,但在对某些内容进行挖掘和延伸方面却做得不够。而这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维和培养能力的效果。本文以初中物理“滑轮(组)的正确使用”为例介绍如何进行复习和延伸:一、复习要点:1.滑轮的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2.滑轮组的作用: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3.滑轮(组)的几种典型的绕…  相似文献   

20.
动滑轮的特点是省一半力,但必须弄清动滑轮为什么省力,否则做题时会出错.下面举例进行分析.例1如图1所示,用手向上匀速拉动滑轮时,拉力F的大小是().A.50牛B.100牛C.200牛D.400牛这个题目是动滑轮的“变态”使用问题.要准确、迅速地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以下三个关系:在不计动滑轮及绳子的自重,且不考虑动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的情况下:(1)绕过轮子的同一股绳子上的力是相等的.图1(2)动滑轮轴上所受的力是动滑轮上绳子自由端拉力的2倍.(3)用动滑轮移动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动滑轮轴移动距离的2倍.根据以上三个关系我们再来分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