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雪 《体育风尚》2020,(1):26-26,28
网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对网球运动员的意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球意识是网球运动员对于网球训练规律和网球运动实践的能动反映。正确的网球意识对于网球运动员的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培养思维意识;加强教学互动,培养互动意识;加强实践训练,培养战术意识等是网球运动员训练中培养学生网球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寿伟 《网球天地》2023,(11):83-85
在21世纪的今天,网球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能传授过程,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在当前的网球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本文探讨了网球教学中互动意识的重要性,分析了网球教学中互动意识的特点和培养方法,提出了网球教学中培养学生互动意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快易网球”教学提倡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让“乐于运动、享于运动”教学理念贯穿整个体育课堂,为我国实现全民健身作出应有的贡献。就应用价值而言;1)“快易网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应用适应网球的教学与训练,丰富网球课的教学内容,提高网球课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为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创造条件;2)突出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的健身价值,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网球运动的健身效能;3)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4.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关注的热点。网球探究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掌握网球技术、技能和学生建构网球运动技术特点等方面的效果,培养学生对网球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合作教学模式更有利于网球运动技能的提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集体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网球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新国 《网球天地》2022,(10):100-102
中学阶段开展网球课程,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将网球运动引入体育课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还能增强团队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本文从网球课程的开展以及具体开展方法入手,讨论如何通过网球教学丰富中学体育课程的多样性,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雯  胡建平 《新体育》2023,(18):55-57
“新课标”确立了中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处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新时代学校体育的育人目标出发,分析中小学阶段网球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中小学阶段网球课堂的教学策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网球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提升网球课堂教学质量,优化网球课堂设施,设置废旧网球变废为宝环保课程。为中小学阶段的网球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网球学习氛围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环保意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寿伟 《网球天地》2023,(10):100-102
网球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项目,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网球学习是一个由生到熟、由巧到精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反复练习,克服技术难题。网球运动具有较强的竞技性,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在网球教学中,强化步法训练非常重要。步法是网球运动的基础,通过系统的步法训练,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脚步移动技术,提高敏捷性、速度和稳定性,有助于提升网球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网球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本文从高校网球运动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出发,对现阶段网球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课程学时少、课堂容量大、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匮乏等几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网球教学应调整课程比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师资队伍等,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校园网球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在网球教学中学生使用吹球机、坠球机、抛球机等辅助教具,在定点、移动不同运动场景和空间维度中提高了学生对网球落点、击球时机的判断能力,能快速掌握基本网球技术。网球反弹网在可移动且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中模拟真实对打场景,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网球落点以及击球时机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学习需要学生始终处于移动中,可有效提升学生移动意识和步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