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前言自美国运动员迈克·约翰逊从世界短跑界崛起以来,其形态独特、讲究实效的前倾跑技术对传统短跑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途中跑略带前倾的技术也随之受到重视。笔者经多年研究、验证,分析了我国部分青少年男子业余短跑选手的身体结构与素质特点,提出途中跑重心提前的技术更加合乎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的解剖、生理及生物力学特点;在辅之以相应的训练方法之后,训练对象的百米成绩提高显著,其成材率和成材周期较以往大大的提高和缩短,鉴于国内这一技术应用的报道极为少见,现就此作一具体说明,以供行家探讨。2研究对象研究方法2.互…  相似文献   

2.
短跑成绩的提高由很多因素决定,短跑全程跑的时间,取决于运动员途中跑的速度、跑动的效果以及速度耐力,短跑技术包括起动、起动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要提高短跑水平除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在高水平的训练基础上掌握合理的短跑技术外.主要靠改进跑的技术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百米速度与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位国内外百米男子优秀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采集法、现场拍摄法,对百米起跑加速段、途中跑加速段、途中跑最大速度段和终点段落四个段落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中的逐步筛选法,建立了百米速度与成绩的回归方程,使教练员在训练中,可以通过运动员的加速段和途中跑的情况,调整训练计划和手段,使百米成绩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为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专家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针对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点,设计了与短跑途中跑"送髋"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发力特点相对接的技术训练方法,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二年级短跑组学生22人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训练实验,并对实验对象的专项成绩、送髋技术效果以及其它相关运动学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受试对象的100米成绩和途中跑"送髋"技术及相关运动学指标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中外100m优秀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影响中外优秀100m运动员成绩的主要技术环节途中跑技术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短跑运动员在着地缓冲、后蹬、摆动技术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差距所在,得出,在途中跑技术训练中运动员下肢肌肉离心收缩能力及适宜的缓冲蹬伸膝角是我国教练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实现了支撑腿机能节省化,才能解决我国田径界在短跑训练中一直强调的提高运动员放松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以作者本人(多哈亚运会、第十届、十一届全运会女子100m栏冠军获得者)及我国其他部分优秀女子100m栏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多年训练及比赛过程;同时,以世界先进水平运动员为参照系,分析了我国女子100米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致因为:整体实力不够且近几年呈逐渐下滑趋势;速度素质成为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力量素质中的核心力量如髋关节力量训练不够;专项速度耐力较差。提高我国女子100米栏水平的对策主要有:全面更新训练理念;重新划分训练周期;重视准备活动与恢复训练;提高教练员的整体水平;改进训练方法,重视发展柔韧素质与速度耐力训练;大幅增加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同场竞技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男子100米跑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子100米跑成绩及技术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回顾,并着重对有争议的影响我国男子100米跑水平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探索我国男子100米跑发展进程中的成功与不足,提出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及作者的观点,为我国男子100米跑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12名上海市14-17岁二、三线青少年男性蝶泳运动员作为受试对象,将实验对象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2-4-2”水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2-4-2”常规力量训练。分别在实验干预前后测定受试者八级腹桥测试、15米蹬壁蝶泳腿成绩、50米蝶泳成绩、100米蝶泳成绩、100米蝶泳后15米分段成绩和平均划频、划幅、游速。研究结果显示,水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蝶泳运动员的八级腹桥测试、15米蹬壁蝶泳腿成绩、50米蝶泳成绩和100米蝶泳后15米分段成绩以及平均划频、游速,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水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模式对提高青少年蝶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青少年业余中跑运动员所需要的素质特点,进行了加强力量素质的实验性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力量训练可提高青少年业余中跑运动员专项成绩增长的效率;中距离跑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在重点发展速度性力量的同时注意专项能力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摘 要:为探究影响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后程减速的因素,对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陶宇佳百米跑全程进行摄像以及对其全程跑的分段速度进行测试。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高速摄像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分析影响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后程减速的原因,以及针对陶宇佳的训练寻求提高后程加速能力的方法手段。结果表明,针对影响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后程减速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对策,能提高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后程加速能力及专项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训练观念--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论证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较系统地研究了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提出训练观念概念作为起点,把"训练观念"作为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进行研究,研究训练观念的由来、内涵、内容、作用和接口,以期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两方面有所收获,促进中国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中对训练量和训练效果的分析对比,借助运动学和运动生理学基础理论的指导,力图探索体能教学的最佳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试以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来研究与分析体操运动员的训练环节与环节训练,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员的训练系统,由四个训练环节组成及四个一级子系统。四个环节互相关联,但又有一定的相关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并论述了训练活动和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为训练个性与项目特性,并表现为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认识和遵循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是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的根本途径,也是科学训练的根本途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发展"特长竞技能力"与"核心竞技能力"。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具有主客体性,其中训练个性主客体兼有。训练主体的情感、意志等意识因素,是体育运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表现为训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及其统一是运动训练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传统高原训练、HiLo训练与间歇性低氧训练之理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原训练得以迅速发展,其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逐步完善,训练方法也不断改进,并发展出一系列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HiLo训练和间歇性低氧训练。这些方法在沿袭高原训练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摒弃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效利用其优势,为科学运动训练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文旨在从理论上分析和比较这些方法的利弊以及改进、完善的基本思路,为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和教练员进行深入研究和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高强性、强化性、发展性三种间歇训练法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方案,旨为竞技健美操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萌发了一元训练理论。通过探讨运动训练的基本事实,分析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存在的差异,得出结论:一元训练理论对促进高水平运动训练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基础理论分析法,对传统高原训练、HiLo训练、间歇性低氧训练及高海拔地区交替训练(低住高训)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通过比较发现HiLo训练和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较为优越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基层官兵体能和技能训练测试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对体能科目训练和技能科目训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并结合消防部队训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训练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循环训练法在体操身体素质训练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体操身体素质训练中采用循环训练法对激发受训者训练热情,调动训练的积极性及提高训练效果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