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前提判断的性质,演绎逻辑显现为理性化的特质,归纳逻辑则显现为经验化的特质。从这一点出发考察此二种逻辑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演绎逻辑总是受到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视,归纳逻辑总是受到经验主义哲学的青睐。由此可见,在西方逻辑史上,逻辑的发展总是与哲学的发展紧密相关,逻辑与哲学有着特定的伴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辩证唯物主义著作在论述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中,一般包括下列几种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历年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前三种科学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是比较受到重视的。但很少涉及第四种思维方法: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从科学逻辑的角度看,科学知识创新是指科学知识的增长。归纳逻辑作为一种冒险的逻辑,其知识创新功能比演绎逻辑强。贝叶斯规则着力刻画了新证据在知识增长方面的作用,从而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功能。新培根主义归纳概率逻辑较好地满足了知识增长的要求,展示了科学知识创新的途径。要增强科学逻辑的知识创新功能,必须实现从单调逻辑向非单调逻辑的转变,从外延逻辑向非外延逻辑的转变,从形式逻辑向非形式逻辑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译介西方逻辑学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他那里无论归纳还是演绎都更具方法的意义。严复有着明显的归纳主义倾向:将演绎消解于归纳,演绎之于归纳只有辅助的作用。在当时特定的历史务件下,严复的工作对我国逻辑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但严复之后我国几乎找不到有影响的持归纳主义一元逻辑观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MBA的逻辑考试是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试。它重归纳而轻演绎,重语义而轻形式,不假定考生有专门的逻辑知识,这教师与我国高校普通逻辑的教学要求不同。如何处理好掌握逻辑知识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关系,这是MBA逻辑考试向我们逻辑教学提出的挑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休谟的怀疑主义不仅终结了理性主义,也终结了经验主义。休谟在《人性论》中对因果关系理论进行了论证,其中包括三个前提条件和一个原则,使归纳问题的本质得到说明。归纳问题使归纳推理的合法性受到挑战,后来的哲学家们对此纷纷讨论,其中卡尔纳普的概率逻辑方案备受关注。卡尔纳普用演绎方法研究归纳过程,引进了概念确证度或说是验证度。通过论证,卡尔纳普把逻辑地确定概率P的问题转换成确定状态描述的概率,使归纳问题得到解决。然而,用演绎的方法来研究非演绎性的归纳逻辑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21世纪逻辑学研究的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了逻辑,之后导致西方逻辑工具化,科学化和客观化的危机。在中国,演绎中心主义的逻辑观的形成,至少开始于本世纪初期,这种逻辑观影响我们的教育观,知识观、理性观、智力观和能力观,在演绎中心主义的逻辑观下,归纳逻辑自然也不是逻辑,我们主张应该形成一种广义的、包容的,有助于中国逻辑学朝着多元格局的发展,能够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尤其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辩护的大逻辑观。  相似文献   

8.
严复是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上的第一人,为引进并普及西方逻辑学做了大量工作。他有重归纳轻演绎的倾向,但不是全归纳派。而他之所以重归纳轻演绎,是为了纠正传统思维方式的弊病。  相似文献   

9.
大逻辑观视域中的“逻辑学科”应该包含3个层面,其一是逻辑本体学科,又可称之为对象逻辑,它是以演绎逻辑为核心,同时包容归纳逻辑和辩证逻辑的逻辑学科群;其二是研究对象逻辑基本问题或哲学问题的元逻辑学科;其三是对对象逻辑原理进行系统性推广和运用的应用逻辑学科。从对象逻辑到应用逻辑,其间的桥梁是逻辑科学方法论学科,包括演绎逻辑科学方法论、归纳逻辑科学方法论以及辩证逻辑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逻辑文献中,“哲学逻辑”是个多义词。作者认为哲学逻辑是具有哲学旨趣或涉及哲学事业的非经典逻辑。哲学逻辑的崛起引发诸多的理论问题。本文就其中经典逻辑的界限、非单词性与演绎性、逻辑的数学化和部门化及归纳逻辑的归属等重要问题予以理论阐述,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近现代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过程中,法律的逻辑性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从而促使了法律逻辑学的产生。然而,由于对法律逻辑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关于法律逻辑学的定位问题成为建构科学的法律逻辑学体系,促进法律逻辑学发展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法律逻辑学发展的历史和对法律逻辑形式化的局限性分析的角度,对法律逻辑学形式化定位予以否定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科逻辑教材的任务,是要让学员通过逻辑学的学习,掌握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一般知识,以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而不是培养杰出的逻辑学家。  相似文献   

13.
命运多舛 生机依然——传统逻辑1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式逻辑(传统逻辑)明末首次输入我国。19世纪末再次系统输入。由最初的备受冷遇,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先后受到实验论理学、辩证学派、取代论者等的攻击与否定。历史证明,形式逻辑(传统逻辑)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根据。只要人类思维着并且通过语言思维着,那么规范着人们的思维,使之达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论证有说服力的形式逻辑(传统逻辑)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路批评我国高校哲学教学拒绝现代逻辑是正确的,对以《普通逻辑》为代表的逻辑教材表示不满完全是正当合理的。但是,除了形式化逻辑外,我们还需要论证逻辑。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新取代论”主张大学哲学专业分开设置形式化逻辑和论证逻辑课程,并依学校层次、类别不同而强调不同的课程。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原语表层逻辑关系到深层逻辑语义再到译入语表层逻辑关系的转换过程。若仅仅是从原语表层逻辑关系到译入语表层逻辑关系的转换,就会造成翻译失误。要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译者须透过原文的表层逻辑关系,分析原文内在的、隐含的逻辑语义,再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将这种深层逻辑关系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一致,也有不一致。形而上学方法是科学方法。形式逻辑是形而上学方法的产物,故需要接受辩证方法的改造。受苏联极左思潮影响,辩证民形式逻辑被人为分家,中国逻辑研究被极左思潮误导已半个世纪了。黑格尔、马恩列的逻辑理想就是在辩证法的指导下,对形式逻辑认识过程的整合,辩证逻辑实是认识逻辑。  相似文献   

17.
传统逻辑教材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以下四个技术问题:把“如果非p那么非q”提升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准表达式;引入二元和多元斥取词以表达不相容选言命题;把主词存在问题由预设提升为明设;以现代逻辑为纲来安排普通逻辑教材的体系。解决了这四个技术问题,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即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现代逻辑学科的发散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世纪的主流逻辑是现代形式逻辑,但在主流之下还有一种非主流的现代非形式的逻辑在发展和成长。非形式的逻辑是和我们的生活世界联系更为紧密的一种新逻辑,它已经在西方国家受到逻辑学者的关注,并在批判性思维运动和逻辑教学需要的推动下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我们应该用一种发散的思维方式把它也看作是现代逻辑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进行研究,而不应排除在现代逻辑的视野之外。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与逻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逻辑学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了根本观点与方法,而逻辑方法则是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主要形式化工具。笔者从逻辑学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出发,讨论了经典逻辑和非经典逻辑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逻辑学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迫使逻辑学界重视逻辑学的应用问题.但是,逻辑应用又依赖于逻辑学的发展.有了"有用的逻辑".才能有"逻辑的有用".中国人从古到今使用的都是辩证逻辑,但还有强要把辩证逻辑用一套符号系统科学地刻画出来,并应用于教学.当前逻辑学界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辩证逻辑和或然逻辑的研究方面.促其成熟,并应用于教学,这样才能改变"逻辑学无用"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