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第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于6月下旬东晓。获奖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画卷,显示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在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中,努力提高新闻工作水平的可喜成绩。中国新闻奖是我国综合性的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去年是...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散记彭朝丞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上海市记协协办的第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于1995年6月13日在上海结束。经过评委们认真、民主、公正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评出了一批代表1994年度全国水平的优秀新闻作品。这届评选...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中国记协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主席会议决定.并经中央宣传部批准,从本届(第六届)开始,全国优秀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这是我国第一次把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评选初步安排在今年10月上旬在北京举行。开展新闻论文评选的目的,在于检阅交流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活跃新闻学术研究工作,使新闻理论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使新闻工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中国记协对参评的新闻论文提出了要求。优秀新闻论文评选首次纳入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4.
肖跃华 《军事记者》2004,(11):22-22
如同我当初放弃《学会讲新话》参加本报年度优质稿评选时.没想到这篇言论还有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在等待一样,我放弃《生命的绝唱》参加本报年度优质稿评选时,也压根儿没想到它还会问鼎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7,(3)
评「母亲的胸怀记姚慈贤拥军爱国的事迹」一文文/北京·刘保全在新闻采写中,有一些被称为老生常谈的主题,俗称老主题。第六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母亲的胸怀记姚慈贤拥军爱国的事迹》(原载《南方日报》1995年3月13日)一文,就属于老主题一类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国内新闻界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揭晓 据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今日揭晓。获奖作品生动地展现了1995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画卷,显示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在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中,努力提高新闻工作水平的可喜成绩。 中国新闻奖是我国综合性的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去年是我国新闻战线的丰收年,涌现一大批题材重大、导向正确、采访深入,编制精当,有影响的优秀新闻作品。本届共评出特别奖1件,一等奖18件,二等奖53件,三等奖85件,合计157件。  相似文献   

7.
通讯员园地     
《赣县一农家爆出“十大家庭新闻”》稿件获得第六届中国新闻奖和江西新闻奖是我没有想到的.1995年2月7日我回家休假.第二天上午在家门口碰上刘模萱大儿子刘运光(我们同一个村小组),互道问候后,他执意要我上他家玩,说有一事相告.  相似文献   

8.
促进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写在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圆满结束时邵华泽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圆满结束了。这次评奖活动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评委的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从1991年设立的中国新闻奖,每年一届,是我国综合性的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9.
汪贵 《中国广播》2008,(2):67-68
2006年,河北省承德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长消息《驮背上的希望》,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对于承德电台来说,获得中国新闻奖,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2004年,广播长消息《筷子树引发的环保警示》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尽管两次没有拿到头彩,但就每年全国5000多个新闻单位竞争200多个名额,对于一个市级电台能在三年的时间内两次获得国家级新闻大奖,实属不易。作为这两稿的作者汪贵的感言是:爱到深处情自真。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播》2007,(12):45-45
2007年8月28日,第17届中国新闻奖揭晓,这是网络新闻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的第二年,互联网研究论文“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应对》经浙江省记协推荐,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类一等奖,这是中国新闻奖首次将“新闻论文”一等奖颁发给互联网研究论文,也是全国互联网新闻研究领域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2001年11月18日播发的<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一等奖,堪称新闻精品.这篇报道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从写作上来说,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秦超  王晓露 《今传媒》2006,(11X):4-6
朱海燕简介:朱海燕,《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1957年生于安徽利辛,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3年任《铁道兵报》记,1984年后任《人民铁道报》记、首席记,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先后发表新闻作品700多万字,1999年至2006年7次获中国新闻奖,60多次获省部级新闻奖一、二等奖。长篇报告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报告学《深秋挥泪送穆青》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另有15部新闻专出版问世。[编按]  相似文献   

13.
汪勤华 《中国记者》2024,(4):97-100
<正>从2022年第32届中国新闻奖开始,原先分设奖项的文字评论、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被整合为一。2022年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作品获奖共22篇,2023年第33届共21篇,两届评论作品获奖数基本持平,而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改革前一年的2021年第31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评论作品有29篇,相比之下,近两届评论作品获奖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新闻评论类作品的评判标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刊登在解放日报2007年7月9日一版上的评论<上海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一稿,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评论类最高奖一等奖.这篇新闻评论精品,从写作上来说.它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揭晓由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已揭晓。170件新闻佳作榜上有名,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19件,二等奖56件,三等奖93件。中国新闻奖是我国综合性的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本届获奖作品集中反映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相似文献   

16.
《新闻爱好者》2006,(7S):F0002-F0002,F0003
《政府在线》是河南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7月1日开设的一档时政新闻类热线直播节目,节目定位是“聚焦公众和社会关注的话题,架起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2005年该栏目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  相似文献   

17.
刊登在<深圳特区报>2001年8月3日上的消息<56名女工状告工厂搜身侵权>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560个字的短新闻,在众多参评作品中之所以能获奖,笔者认为,从写作上来说,它主要得力于选取了独有的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立足地方新闻资源,创新创优,不断实现新飞跃。在1999年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后,连续八年都有作品入选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微尘”在行动,爱心筑品牌》2006年再次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2003年5月,国内第一个具有网络问政性质的平台——"网上民声"在山东烟台诞生.负责创办这个栏目的胶东在线当时成立仅有一年时间,由烟台广播电视台主办,2009年10月,"网上民声"经过六年的发展和积淀一举荣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名专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是烟台新闻史上第一个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填补了山东省网络新闻作品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空白."网上民声"是地方网络媒体探索网络传播规律,利用互联网协调社会,积极打造精品栏目的一个生动典型."网上民声"也在国内较早地擎起了"网络问政"的大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奖,是我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记协从1990年开始到1996年.举办、了三届现场短新闻奖,六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逾3000,获奖作品达1300多篇。我作为一名评委和操办这两项评奖工作的人员,想结合新闻奖的导向作用,谈谈哪些新闻作品容易获奖这个问题。一是那些题材重大,题材新鲜,题材典型的作品,容易获得较高层次的奖。所谓题材重大.是指新闻作品的内容在一个地区、在一个行业,甚至在全国、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为社会所关注。我们不提倡唯题材论.但报道重大题材水远是新闻工作者的追求和使命,也是党、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