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学课堂"教学模式近似于"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不是"灌输"真理,而是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真理,这种教育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它的思想内核值得借鉴。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其自主发挥的主体性功能是有限的,因此,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获取头脑中所固有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苏格拉底的这种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被称作“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或“苏格拉底法”,它是现代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生物教学中,要点燃学生学习的火焰,就要适当巧用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如能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生物教学中,要点燃学生学习的火焰,就要适当巧用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如能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自我认识,是对绝对道德观念的探索,而不是对我们周围现实世界的认识,人不能认识自然,只有认识自己,但人要掌握自己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并非易事,应在外界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苏格拉底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播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获得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发展学生认识能力。苏格拉底的这种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或“苏格拉底法”,它是现代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6.
简论建构主义教师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桂春 《教育科学》2006,22(1):49-52
建构主义在教师角色及其作用问题上的见解完全颠覆和否定了传统的教师观。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是传递知识的“工程师”,而是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士”,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予学生“真理”,而是在确定的经验领域里,在意义建构上给予学生支持;教师不是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威者和控制者,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正确的角色认知并处理好角色互换;教师教育应按建构主义的理解和要求来确立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说到教育心理学理论,绝大多数老师首先想到的是,有哪些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对学生的教化工作,可以直接用在学生的身上,而很少有人思考哪些知识可以用于对自身的塑造或改造的工作。古人说“教然后知困”,教师不是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暴露出的弊病肯定不在少数,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些困惑和毛病呢?希腊大哲苏格拉底说“自知无知所以求知”,教师不是“生而知之者”,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填补无知,纠正错误,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在教育工作中犯错。  相似文献   

8.
“学业不良”是指学生实际的学业成绩低于其智力等因素所提供的学习潜能应达到的成绩。笔者认为,师生关系不良是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只有构建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才能引领学生走出“学业不良”,走向学业成功。“学业不良”存在的现实,要求教育者改变教育的价值取向,树立新型的学生观,构建对话式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应是一种平等、理解、和谐、人道的交往关系。它以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为基础,以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为原则。相信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灌输的容器。这种师生关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知识、智力与创造力”的思维教学浅谈浩洪江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教学的中心是学,认为“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有些未来学家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钻研...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著名的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这样说过。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谁来帮助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完成这个任务,情境创设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1.
<正>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以正确的提问为途径,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发现真理.在东方,孔子提倡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即通过问答、讨论的方式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课堂对话交流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本文谈谈对课堂中的师生对话一些认识和思考.一、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对话的前提"教学语言的根本任务在于较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按照自己长期积累形成的教学经验,较多地关注学生对教师自身教法的适应,而很少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去适应学生的学法。教育家苏格拉底曾提出:教师的任务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思想的 “产婆”。他常通过问答、交谈、暗示、诘难、归纳等方法,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探求答案。著名的苏格拉底 “助产术”,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相激发,共同寻求答案的方法。 为了顺应时代对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2001年教育部将研究性学习纳入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 实验 修订稿) 何谓研究 性 》。学…  相似文献   

13.
作为划一性教学的对立物,当代差异发展教学在课堂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上秉持着与划一性教学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在差异课堂中教师不是“权威”,也不是“同伴”,而是“顾问”;师生关系应是“非对等性的合理性交往关系”;而“非指导”则是教师作为“顾问”引导学生发展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生打小报告可算是学校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如何看待学生“打小报告”现象.如何看待爱打“小报告”的学生,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打小报告”问题,既关系到爱打小报告的学生与被打小报告的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也同维持正常的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相关。然而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正确看待与处理这种问题。像这种在学校中普遍存在而又容易忽视的问题,其实是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三十年教学实践证明:改则变,变则通。教学要改,首先要“三改”: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改“一教”为“三教”;改他学为自学。三十年教学实践证明:“三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智力,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一、改注入式为启发式运用启发式,就是打开学生的思路,放手地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放胆地让学生追求真理,发现真理。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一个劣等教师给人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运用启发式,就是要教学生发现真理。启发式有三法:一是比较法;二是联想法;三是解剖法。  相似文献   

16.
正"苏格拉底式对话"是一种采用交谈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苏格拉底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课题清晰。尤其他还认为只要一直更正不完全、不正确的观念,便可使人寻找到"真理"。苏格拉底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采用对话、思辨,一步步启发对方的思想,引导出智慧。下面以"光的传播"课堂实录为例,谈谈"苏格拉底式对话"在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自我认识,人不能认识自然而只能认识自己,并且人只能在外界的帮助下才能掌握自己头脑中固有的知识。他认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获取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他的这种教学方法习惯上被称为"苏格拉底法",至今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建平 《教学月刊》2009,(11):49-53
一、“非预期性生成”提出的背景 现在的数学课堂,常有这样的师生对话:“你认为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是什么?”“不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般认为是这样……”什么是“一般认为”?在这种教育对话中,答案是“预设”的,主体一样也是“预设”的,教师心目中存有自己理想的完美答案和主体形象,完全漠视了个体的差异性,缺少一种宽容的氛围.在这种有预设的生成处理中,教师的活动不是真正地倾听学生的观念和思想,而是想方设法引诱学生说出教师早已设计好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纪文雄 《上海教育》2010,(11):58-58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就目前的班主任工作情况来看,我认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提升四种“力”。提升亲和力班主任的态度必须是亲切的、和颜悦色的。“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或者愿意听老师的教育,关键在于老师的态度。班主任的语言应具有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不是纵容学生的错误,而是在班级规则要求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策略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如果班主任动辄发怒、训斥学生,那么学生的态度、言行也会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用辩证法来教育学生。“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