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民技能;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形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教育培养伦理型公民,才能把人的健全发展与社会的良好建构统合起来。当代教育需要走出对个人谋取市场化利益的工具性职能训练,在制度、目标、内容、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中转向公民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公共理性作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之一,对公民教育具有基本价值定位、提供公共逻辑和评估指标的规导作用。因此,可以在公共理性的引领下实施公民教育,通过开展公民文化建设、健全公民教育结构体系、强化公民教育的制度理性和公共理性化的行为模式等路径,培育具有公共理性的现代公民,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3.
培育具有公共意识、公共美德和公共理性精神的公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大学教育中,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合格公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理解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事关能否有效将大学生培育成具有健全的自我意识、积极参与并建构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如何真正实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在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中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是以平等的公民身份为基础的互动。凭借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公共生活,每一个公民作为人的丰富的内在价值和能力在共同体的多样化的机会和活动中,得以活跃、展现和发展。个体依靠共同体的不同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依靠分享所有其他公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资源而完善自己,在共同体中生活是一个人获得德性、理性和个性的发展的根本条件。政治共同体必须以伦理的方式合理性地建构和再建构,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培育公民人性的共同生活,共同体才能发挥培养高尚人性的积极意义。共同体对于公民身份的认同是重要的,决定了共同体的性质,决定了共同生活的方式,政治共同体只有确立了公民身份及其平等,才使得共同体真正实践正义,平等地对待公民,才能真正形成公民之间友爱、团结、公正、和谐的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5.
公共价值教育何以必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生活实践具有公共生活的维度.公共生活是追求公共福祉、维护公共利益的实践.支撑公共生活的公共价值是由文明社会的公共福祉所定义,是公民个人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实践的普遍原则和标准.公共价值是公民在共同生活中共享的、在理性上共同认可的价值.公民的公共生活的实践必须选择和认同公共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说,公共价值的认同和实践是公民的道德实践的内容.公共价值是普遍的,对公共价值的认同是公民的价值承担的普遍义务.否认或拒绝公共价值,就会消解个人的价值承担的公共维度和道德维度.塑造公民的公共价值观是促进文明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公民生活的福祉的必需条件.没有对公共生活的价值承担的教育,公民的道德品格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只有通过公共价值观的教育,公民才能理性地形成公共价值认同,才能在公共生活中付出符合价值的行动.教育必须包含对于公共生活的实质性价值的学习,仅仅程序性的价值教育根本就不是价值教育,它放弃了对公民的价值引导的责任.公民的价值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保护和促进人的基本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实现公共生活道德实践的公民美德与"公民风范".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平等意识、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国家制度的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缺少整体性的价值理性共识,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的表现,因此其构成文明、公正、健康的现代政治国家的核心治理理念,同时也是现代公民社会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之偏狭的“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意味着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宪政与公民社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公民概念是公民社会的特有概念,它界定了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平等,自由的关系,揭示了公民的权利对国家公共权力的本源性,公民社会构成了对公民个体的保护屏障,同时对政治国家形成了有效的制约。公私法的划分对宪政具有重要的意义,私法是公民社会的基本规则,我国宪政建设应当以公民社会的建构为起点,将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相结合,并以经验理性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公民是一种在公共空间中进行理性言说的实践,表现为一种公民身份的转变与获得.这意味着公民教育实践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正义与自由德性的向往与探寻,提供公民对话性实践,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公共理性能力.现代性思想和实践祛除了古典公民及其教育的魅力,却使公民成为一个个“趋利之徒”.现代公民教育的悖论在于一方面教育个人成为追逐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又辅之以种种的规训化政治道德和职业操行来提高劳动者觉悟.其现代性后果是生活中的公私不明,行为方式的犬儒主义.重审公民教育实践,离不开对现代公共空间、个人理性之异化现象的批判.公民教育必须为公民的一种异质性新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业主维权是否预示着公民社会到来存在争议。从业主维权目标上看,业主仅是为了社区利益,没有尊重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从运动手段上看,业主维权采取非正式政治与策略性行动,缺乏规则意识;从社区自治角度看,业主在社区治理的常态下自治非常困难,缺乏自治精神与能力;从公民素养看,业主维权行动不妥协和不理性,缺乏理性、平等、宽容、妥协和志愿精神为特征的公民精神。判断一个社会运动是否具有公民社会的特质,除了看它是否具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外在制度背景外,还要看运动目标是否有公共性追求的外溢性,是否有将运动目标上升为公共议题的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公民个人是否具有公民精神,整个运动是否能超越自身利益,并能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起来。以此标准看,我国一些环保运动、NGO参与的劳工政治具有公民社会特质,能催生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政治学和传播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新媒体所创造的更具开放多元、流动虚拟的公共空间,改变了传统政治哲学家所讨论的公共领域之形态。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公众议题聚集着公众,惟有关心公共利益的公众团体之形成才能使公民有序参与有力量。而公共空间与公众团体之维系,取决于有独立人格与公共参与精神的公民个体。公共空间、公众与公民之间的良序互动构成了新媒体时代公民有序参与的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中外学者对"政治参与"概念理解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研究的深入进行。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核心内涵涉及三个要素:谁参与、参与什么和怎样参与。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特殊语境下,政治参与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影响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公共权力部门决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公民是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的人:这是公民定义。公民应该是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的人:这是公民身份或公民资格。一方面,根据政治权利的平等原则,每个国民都应该享有政治权利,都应该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根据人作为政治动物之本性,每个国民都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政治能力:实在的或是潜在的。因此,每个国民便都应该具有公民资格,都应该成为公民,都应该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对于那些不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而仅仅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潜能的国民,政府负有通过公民教育而使这些国民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的责任:保障每个国民的政治潜能得到实现乃是国家的义务和国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political pornification of Spanish politician Teresa Rodríguez and assess the rhetorical strategies she and her supporters used to respond to the controversy. The authors theorize a “fungibility frame” within which women candidates and citizens are treated as interchangeable, violable, and devalued. Rodríguez and her supporters resisted this frame, asserting women's individuality, agency, and inherent value. This case underscores the ways in which political pornification impacts not just candidates and public figures, but also private citizens. When pornified, women are presented not as individuals with political agency but as objects which may be manipulated for political and commercial gain. Additionally, this analysis reveals the ways in which the conditions that produce political pornification may be endemic to democratic culture.  相似文献   

15.
人是政治的动物,意味着个体置身于政治生活的必然性以及个体的政治人属性,这是公民个体与政治共同体密切交互关系的基本表征.政治具有解决社会公共价值与社会资源彼此分享与矛盾的属性,因而公民作为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生活就具有了普遍性、公共性的特征;同时,政治人属性又必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以构建和谐的政治关系为基本目标,才能维持公民个体与政治共同体的互动,构建良性的公共秩序.因而.在分析公民作为政治主体在与政治共同体互动的过程中,就具备了公共性、实践性与(公共)秩序性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公民治理"的兴起,在传统的与公民隔绝的精英决策中融入了"将公民考虑进去"、"与公民一起工作"的新型决策模式。然而公民过度参与决策会影响到政策效益与效率的达成,在决策实践中,精英决策仍占主导地位。有效决策模型从平衡和随机性角度提出了公民参与决策的可操作性模式,既能平衡政策质量要求和政策可接受性,又能合理分配精英和公民的决策权力,对于我国形成宏观问题的决策坚持以高层精英为主导的自主式管理决策模式、中观问题决策坚持以精英和公民参与的改良式自主管理决策和分散式公民协商决策模式、微观问题决策坚持以公民参与的整体式公民协商决策和公共决策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并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一个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政治社会化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才能使我国公民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使社会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只有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水平,才能使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主流政治文化深入人心,有效抵制非主流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通过政治社会化,不断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公民掌握参与政治的知识技能,从而有效促进权力运行和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18.
所谓政治营销,就是政党、领袖、组织、团体等为了把自己的政治理念、政策主张等让民众所接受而进行的宣传、教化、灌输。成功的“政治营销”离不开对社会舆论的引领和掌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媒体时代,新闻扮演着社会舆论的“领导者”角色,党和政府的“新闻执政”能力便成为衡量其“政治营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新闻执政”的现实要求,它体现了政府政治营销观念的进步,有益于尊重公民知情权,有助于用权威声音掌控舆论,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而提高对媒体的领导力则是“新闻执政”的核心,只有实现组织管理能力、宣传创新能力和议程设置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在“新闻执政”的过程中达到“政治营销”的设定目标。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急需舆论宣传创新。舆论宣传创新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转变角色与功能定位,传承中外优良文化,进行现代法治、伦理、政治思想启蒙,建构共享信仰和价值体系;改进信息筛选机制,应对大众网络挑战,重视受众需求,丰富传播内容,增加思想文化魅力和多种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综合竞争力;用权力制衡和公平公正等共享信仰和价值体系培养公民,化解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困难,促进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essay, Sarah Stitzlein describes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 of parents choosing to opt out of school testing, explaining how they ought to engage in political dissent to best fulfill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s citizens and to practice democracy on behalf of children and schools. Parents' decisions to opt out are often based on rights claims about their oversight as parents; moral claims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undue pressure testing places on children and the misuse of students' score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cerns with the role of corporations in testing; and educational claims about the validity of scores, the narrowing of curriculum, and the de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s who feel they must teach to the test. By building publics around these rationales and shared concerns, parents may increase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public schools and create public schools that are more deeply public; in some cases, they may also provide an educational model of democratic life for budding citizens in schools to observe and learn fr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