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谈论先秦儒家诗学比较注重其伦理性内容,其实从孔子到孟子以致汉代的董仲舒,他们对《诗》的读解有比较浓厚的解释学思想。而这一思想是建立在春秋说《诗》“断章取义”的社会风气上的,当时赋诗者借《诗》言志,听诵者借诗以“观”志,这里的“志”是赋诗者所言之“志”,而非作诗者之“志”。赋诗行为的听者与诵者双方,所凭借的是“以类取,以类予”的思维方式,“类”即是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引譬连类与感发志意)。在战国时期赋诗的语境不再存在,孟子针对“断章取义”之不足提出“以意逆志”的说《诗》方式,但“断章取义”在说《诗》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故有论者提出“诗无达诂”的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从《左传》赋诗礼节入手,通过分析赋诗行为的具体意图及具体用诗方法探讨其特定的化功能。作为春秋时期特有的政治礼节,赋诗本身也是化的一种承载形式。它不仅直接促进了诗的传播,加深了诗的影响,而且其表意功能的不断衍申扩充及其运用过程中的化操作方式是中国古礼化传承的一个缩影。它既体现了春秋时人崇古法祖及以类比附的思维倾向,其过程自身又是此种思维倾向的加深定型。  相似文献   

3.
"赋诗"活动是春秋时代的特殊用诗现象。从赋诗的特点看,一般采用"断章取义"的方法,也有取全篇之义的;赋诗是一种"微言相感"的交流活动。赋诗活动产生的原因:对礼制的僭越是前提条件;各诸侯国举行的盟会、聘问、宴享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舞台;政治人物的直接参与推动了这一活动的广泛化;诗歌具有庄严性、高贵性符合贵族身份的自我确认;诗具有含蓄委婉的特性,使赋诗成为外交场合中请求、拒绝、赞美或者嘲讽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春秋世卿公族与诗礼名家--春秋十家诗学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赋诗引诗",是中国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表面上公卿赋诗,千人一腔,实则各有特色。本文从春秋众多的赋诗、引《诗》者中,选出最为突出的十家,名之曰"春秋十家诗学",并对十家各自的特点一一予以评说。十家诗学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这个时代"诗无定指"的诗学观念,与寻找主观情志和客观存在之间意义联系的基本思维方式,他们对诗意不汲汲于义例训诂,而是以神遇而不以言求。这种解读方式直接影响到了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学研究方法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各国在政治外交往来中盛行赋诗言志。晋国涌现了一批赋诗的能手,他们在赋诗中知礼但也表现出了僭礼行为。与它国相比,晋人的赋诗很大气,往往用天下共主的霸气与各诸侯国交流。与此同时,在晋人参加的赋诗场合中,各国对晋国多颂美奉承之辞,而晋人应对娴雅得体,与其所受之诗相谐和。  相似文献   

6.
李小山 《语文知识》2012,(2):127-129
《〈左传〉赋诗研究》一书是近年来春秋《诗》学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该书把握了学术发展趋势,对《左传》赋诗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各国的赋诗活动、《诗》学风尚、文化意蕴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与宏通的文化史观。  相似文献   

7.
西周早期诗教活动是诗在这一时期被使用和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途径,从贵族到平民阶层都普遍地接受了诗乐教育,掌握了大量诗歌,同时也接受了比附、隐喻、引导、启发等用诗的方法,为在各种外交场合断章取义地比兴用诗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诗教中也已贯穿了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使赋诗言志中的用诗与道德意义联系起来,在赋诗内容上也产生了影响。由此观之,西周早期诗教活动对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现象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诗经》在整个春秋时代广泛流传于上层社会 ,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时尚———列国君卿直接以诗歌为工具 ,在政治、外交活动中谋求实际效益。西周之初 ,礼制渐趋完备 ,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典制 :礼有定制 ,乐有定谱 ,诗有定篇 ,代代相承 ,不容僭越。东周以降 ,王室陵替 ,在礼崩乐坏的形势下 ,赋诗被各种性质、各种形式的会盟、燕享等政治外交活动所利用。赋诗的典礼性为政治性所取代 ,赋诗的典礼性成为一种虚假的装饰 ,百年之间蔚然成风。春秋赋诗直接影响到诗的流传 ,这是其在历史上产生的更为深远、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左传》所记赋诗三十二例中,或云某某赋某诗,或云某某赋某诗之某章。前者即赋全诗。后者则仅赋某诗中之某一章或某几章,此即春秋时期所称的“赋诗断章”。《左传》于此,记载十分清楚,本不存什么问题。晋杜预注《左传》,倡“断章取义”之说,硬把左氏所记的赋全诗与“赋诗断章”二者混淆起来,并强调“其全称诗篇者,多取前章之义”。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对杜氏之说多般回护。谬误流传于今,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10.
《左传》中引诗、赋诗及与诗有关的记载很多,并且这些引诗、赋诗等有着奇异的特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真实地反映了那段盛行诗的历史,又使得《左传》这部史书富有诗韵,成为一部诗化的史书。  相似文献   

11.
晋人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于《左传》用《诗》多有解说,自成一家之言。对"诗言志"这一《诗》学中最核心的命题,杜注以"作诗以言志"标明自作诗以言己志,以"诗以言志"标明称《诗》以言己志,并以"赋诗者取其一章"标明赋诗断章,以"义取××""言××""多取首章之义"等标明断章取义之所在。研究《左传》用《诗》之杜注,可从中窥见杜预的《诗》学观点。  相似文献   

12.
盗贼能诗,匪夷所思。然而,盗贼这个群体自古以来就各色人等杂陈.盗贼中也不乏深受诗歌影响而附庸风雅者,他们或赋诗言志,或自曝其本来面目,在诗歌史上留下了另类印迹。  相似文献   

13.
诗谶者,关乎诗之神秘预验之事也。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完全可上溯至先秦时代。其中,又以《左传》所记尤为典型和特别。《左传》中的诗谶,大致可分为三类:繇辞之谶、歌谣之谶、赋诗之谶。诗谶与原始巫术、宗教思维有关,这三类谶的演化,基本上反映了春秋时期诗谶由宗教世界向人文时代嬗变的痕迹。《左传》中的诗谶,本质上当被看作一种文化叙述策略,其所依据和反映的,正是彼时业已强盛的人文精神。故其诸多之诗谶现象,实为基于礼义德信、民本等思想所作的预验,亦即社会历史经验之显现。  相似文献   

14.
“诗无达诂”是一个古老而新颖的诗学命题。但关于这一理论形成的具体时间,目前学术界尚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春秋时期“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的记载即“诗无达诂”理论;另一种意见认为,“诗无达诂”理论产生于西汉,作为一种理论总结,最早见于董仲舒的记载。其实,如果要追寻“诗无达诂”的理论源头,完全可以把这两种意见结合起来进行梳理。春秋时期,特别是鲁定公以前,群臣外交谈判,燕享酬酢,常常赋诗言志。这类记载《左传》中颇多,所谓“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左氏引《诗》,皆非诗人之旨”等,都是为了适应政治和社交的需要,“以己意说诗”,甚至断章取义。  相似文献   

15.
子大叔赋《褰裳》诗的寓意,历来学者由于对诗本义、春秋时期赋诗方式及赋诗背景的不同理解而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子大叔赋诗寓意正是《毛诗序》之义,为思大国之正己;有的认为子大叔赋诗暗示威胁;还有学者认为子大叔赋诗是表达怨言。如果从赋诗当时晋、郑两国实力、赋诗人物之间的关系及赋诗的效果诸方面分析,《褰裳》诗的本义即"思大国正己"最为恰当。  相似文献   

16.
赋诗既是"微言相感"的政治交流方式,又是一种文学活动。双向的断章一方面使赋者所表达的意义更加具体、与情境更加契合,另一方面却也使表达有着多义的可能。而具体语境的限制以及比较一致的心理、文化背景和比喻修辞的使用,又限制了歧义的发生。但是,赋诗交流也有因双方文化背景和观念上的差异以及对诗的"声类"与"义类"着眼点的不同而中断的。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期的赋诗和引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诗和引诗,是春秋时期对于诗三百社会应用的两种方式。春秋末年吴楚柏举之战,申包胥哭于秦庭,乞兵救楚,秦哀公赋《无衣》,这叫赋诗;左传宣公二年载晋灵公不君,士季进谏,称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又称诗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大雅·丞民》),这些叫做引诗。赋诗要合乐歌唱,或由赋诗人自唱,或点请乐工代唱。而引诗不唱,夹杂在语言中称述,有如我们今天谈话中的引经据典。  相似文献   

18.
《左传》中保留着极为丰富的委婉语,这些委婉语的大量使用反映出春秋时期的修辞艺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左传》委婉语的构成方式有三种:一是替换语词,包括替换为表谦敬类语词以及替换为语义相关类语词;二是转化语句,包括转化为请求性、假设性以及询问性语句;三是赋诗引用,包括赋诗引诗以及引用熟语(谚语)。  相似文献   

19.
简论春秋赋诗言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是周人运用《诗经》的时代,周人不仅将《诗经》用在典礼、讽谏、赋诗、言语上;至孔子教诗时,还强调用诗修养道德,增长学识,提高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至孟子、荀子说诗时,则注重用诗为论据,论证儒家义理。其中运用得最为普遍的,恐怕就是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了。当时无论是朝会宴享,还是说事论理,人们都赋诗言志。赋诗言志成  相似文献   

20.
赋诗言志     
正"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今天所说"抒情"不一样,那个时候的"志"大都关联着政治、关联着教化,不是私人性的,而是用在社交场合。外交使节讲究"受命不受辞",即只接受使命,至于在谈判桌上如何交涉应对,要靠随机应变。为了不致在表达外交意见时出现言辞上的失礼忤怒对方,又能达到预期的外交目的,"赋《诗》言志"成为春秋时期相当盛行的一种外交惯例和风范,即运用《诗三百》中某些适当的诗句来表达心志。赋诗者借用《诗三百》中的现成诗章来婉转说明白己的志意,因而他既要对原诗内涵有透彻的理解,又要巧妙地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