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30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惧怕否定评价的关系。结果表明:(1)依恋类型和惧怕否定评价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2)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惧怕否定评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害怕型、专注型依恋与惧怕否定评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安全型、冷漠型依恋与惧怕否定评价之间存在负相关;(3)依恋类型对惧怕否定评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依恋模式与人际关系、自测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成人依恋模式问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人际关系测量表测量曲阜师范大学本科生307人,其中男143人,女155人.结果表明:在普通大学生中,除生理健康项目上安全型(B型)依恋者和回避型(A型)依恋者的差异不显著以外,安全型依恋者(B型)在身体、心理、社会及总体健康和人际关系各项目上都显著优于不安全依恋类型者(A型、C型、D型).  相似文献   

3.
以30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惧怕否定评价的关系。结果表明:(1)依恋类型和惧怕否定评价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2)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惧怕否定评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害怕型、专注型依恋与惧怕否定评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安全型、冷漠型依恋与惧怕否定评价之间存在负相关;(3)依恋类型对惧怕否定评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初中生性别角色特质的分布状况,以及各种性别角色类型在依恋风格上的差异,了解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与依恋风格的相互影响。方法对401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被试中未分化特质者最多,其次为双性化特质者(X2=44.197,P<0.000);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初中生的依恋风格差异显著(X2=44.197,P<0.000);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初中生的亲和性显著高于另外三种性别角色类型初中生(F=7.411,P<0.000)。  相似文献   

5.
随机抽取北京市流动儿童210名,对照组非流动儿童120名,采用青少年依恋问卷,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抑郁量表以及自尊量表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北京市流动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心理适应相关明显;流动儿童的依恋关系存在着特殊性,在亲和性、依赖性上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在消极性上显著高于普通儿童,而在焦虑性上二者没有显著区别;流动儿童在依恋与心理适应这两方面的相关程度低于普通儿童,依恋对心理适应各维度的贡献低于普通儿童。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抽样,对某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身体自尊水平与积极情绪状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的PSW维度的均值显著大于高中生;男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及各因子和积极情绪的均值显著大于女生;运动群体中学生的PSPP及PSW、SC、PC与PF因子和积极情绪的均值显著大于非运动群体。结论:初中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明显高于高中生;男生的整体身体自我满意感及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度和积极情绪体验要明显高于女生;体育锻炼不仅对中学生积极情绪有直接促进作用,且也能通过提高中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对其积极情绪起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自尊这一人格因素探讨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郑州大学3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独生与非独生、非独生子女中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非独生子女中,不同出生次序大学生在与人交谈困扰因子、人际交往困扰因子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心理安全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亦是人们的基本需要。大学生心理安全感是保证大学生各方面朝着正常、合理的方向发展的基本条件。本调查以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的部分学生为被试,通过大量调研,笔者试图了解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真实现状。研究发现:该校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在性别水平上,男生略高于女生,无显著性差异;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心理安全感水平比非独生子女的水平要低,但无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大一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水平高于大二,但无显著性差异;班级干部心理安全感水平要显著高于非班级干部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兰州某大学的300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汉族、维吾尔族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在依恋方面,维吾尔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依恋;现在正在恋爱的大学生比没有恋爱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安全型依恋;(2)在孤独感得分方面,人口学变量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孤独感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初中生学业压力情况,采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量表》对初中生的学业压力情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初中生学业压力排在前8位的压力源主要集中在竞争压力和期望压力两方面;初中生学业压力存在年级差异,初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初中生学业压力不存在性别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学业压力大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生活定向测验和画圆测验对584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系统探讨初中生乐观水平和时间自我认知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初中生乐观水平间差异显著,女生的乐观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是否独生子女初中生乐观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初中生乐观水平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时间支配类型初中生乐观水平间差异显著,未来支配和时间均衡初中生的乐观水平显著高于过去支配和现在支配初中生;不同时间取向初中生乐观水平间差异显著,未来取向初中生的乐观水平最高,过去取向初中生的乐观水平最低;不同时间关联性初中生乐观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从结果可以看出,乐观初中生的时间自我认知主要聚焦于未来自我而非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某高校2005级与2010级新生在SCL-90调查量表的结果比较发现,与2005级新生相比,2010级(90后)新生在焦虑问题上更突出;女生比男生心理问题更多,女生在人际敏感、焦虑和偏执问题上更突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间呈现出的差异在扩大,非独生子女在偏执、恐惧等问题上更显著。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体验式活动、团体辅导、朋辈辅导、心理互助社区等干预手段,能有效的帮助2010级新生解决心理上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国际汉语教师在线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能感结构进行了探索,编制了国际汉语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问卷,调查了国际汉语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水平、心理弹性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发现国际汉语教师的在线教学效能感由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对个人能力和风格的认同、对教学的情感体验和对技术的应用等四个维度组成。总体而言,国际汉语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较强,心理弹性水平较高。不同年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的教学过程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教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中的能力风格上有显著差异;在线教学时长不一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及教学过程、能力风格、技术使用等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在线教学时长不一的教师在心理弹性上也有显著差异。教学效能感及其四个维度都与心理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且教学效能感的四个维度均是心理弹性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人依恋呈现阶段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模式随着成人依恋的阶段性发展产生解构和重构。安全型成人依恋保持了对本民族的认同,提升了对外民族的认同;不安全型成人依恋强化了对本民族的认同,降低了对外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恋爱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恋爱幸福感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恋爱幸福感三者之间大部分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成人依恋的回避因子和焦虑因子与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因子(惩罚、严厉II;过分干涉III;偏爱被试IV;拒绝、否认V;过度保护VI)和母亲因子(惩罚、严厉II;拒绝、否认III;过分干涉、过度保护IV;偏爱被试V)存在显著正相关;成人依恋中的回避因子与恋爱幸福感中所有因子都存在高度显著的负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因子与恋爱幸福感中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因子(过度保护VI)和成人依恋中的回避因子对恋爱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成人依恋中的回避因子对恋爱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因子(过度保护VI)对恋爱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然而成人依恋中回避因子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因此,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对恋爱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了60名体育组织在职员工进行体验培训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九个因子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冲突、抑郁、焦虑、不友好、恐惧、精神性等七个因子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身体压力因子和恐惧感因子与组织员工心理健康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体验式培训与员工心理和谐呈显著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与特点,采用UWES-S学习投入量表(中文版)对413名藏汉族大学生进行学习投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一般,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活力、奉献及总投入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各维度及总投入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学习投入水平高于独生子女,且在奉献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高于城市大学生,且在各维度及总投入上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西藏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一般,需要加强促进学习投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利用心理弹性量表,对某高职学院的在校二年级30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弹性的生源地、性别和独生子女等三个方面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心理坚韧和心理乐观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和性别上存在差异;在生源地的问题上,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心理乐观维度存在差异。结论:性别、城乡和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230名家长(家里有子女进入大学开始住校)进行调查。最终206名有效被试结果如下:总体看大部分中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人心理健康有待于调整;不同性别中年人在心理健康偏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偏执水平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居住地的中年人在心理健康躯体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农村中年人躯体化程度显著高于城镇中年人;不同文化程度中年人仅在躯体化表现差异显著;独生子女父母与非独生子女父母面对孩子入学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子女离家对中年人的影响较大,心理健康各因子大都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借助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层次、学校类型和生源地中学生的心理应激进行身体锻炼干预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锻炼强度下,对照组中,男女生和初高中组,实验前后差异不显著,实验组中,中小强度锻炼组实验前后差异显著,大强度锻炼组实验前后差异不显著;(2)相同锻炼强度下,实验前女生的心理应激水平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而实验后男生的心理应激水平高于女生,差异显著;重点学校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应激高于乡镇中学生的心理应激;高中生所承受的心理应激显著大于初中生,毕业学生的心理应激显著高于非毕业学生的心理应激,不管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都是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最大,其次是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且相互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