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青少年运动员内隐自尊、攻击性分别进行测量,探讨内隐自尊和攻击性的关系。结论如下:1)研究证实了内隐自尊效应的普遍性,无论男女,其内隐积极评价效应都十分明显,内隐自尊效应不存在性别差异;2)男女被试在攻击性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身体攻击性和愤怒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内隐自尊与攻击性总分、愤怒、敌对呈显著负相关,和生理攻击性、语言攻击性相关较低。个体内隐自尊水平越低,越容易产生愤怒和敌对情绪。最后提出了减少运动中攻击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T市几所高职院校的孤儿大学生为测试对象,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①在性别上,男生的PWB得分高于女生,达显著水平(p=0.02)。在生源地上,城镇生源的SWB分数显著高于农村生源(p=0.02);孤儿大学生的MHC-SF分数边缘显著(p=0.07),户籍在城镇的孤儿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户籍在农村的孤儿大学生。在年级上,三个年级的孤儿大学生在MHC-SF总分及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②性别上,女生的SES得分大于男生,达到显著水平(p=0.01)。生源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孤儿大学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3),其中大二的SES得分明显高于大一(p=0.03)和大三(p=0.02)。③孤儿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与自尊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④以自尊为自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回归检验,二者之间的回归系数是0.48。  相似文献   

3.
南通市少年儿童身体自尊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对南通市少年儿童身体自尊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探讨性别和年级对少年儿童身体自尊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少年儿童在身体活动和力量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少年儿童在身体吸引力、身体活动及整体自尊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协调性维度存在差异性;初中生与小学生在速度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耐力维度差异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SE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37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了解大学生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并探讨大学生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的性别差异、科目差异和年级差异均不显著;(2)大学生自尊在家庭来源差异、是否独生差异上显著,其中城市高于农村,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3)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
采用网络疏离感量表、自尊量表(RSES)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从郑州某高校随机抽取250名大学生进行网络疏离感、人际关系以及自尊水平调查,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疏离感各雏度与自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网络疏离感各维度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尊水平与人际关系得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人际关系在自尊对网络疏离感的预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身体自尊是个体自尊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并伴随聋哑儿童最先发展起来。聋哑青少年学生身体自尊的调查研究可为其整体自尊、社会生活的改善提供相应知识基础。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聋哑青少年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PSDQ问卷对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聋哑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不同性别、年级的聋哑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自尊分纬度上存在差异;其身体自尊对整体自尊的贡献大于身体自尊各维度对整体自尊的贡献,各维度与身体自尊的联系强于与整体自尊的联系;与普通中学生相比,其身体自尊分纬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中介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 :以 2 71名体育学院学生 (平均年龄为 2 0 4± 1 19岁 ,男 2 16人 ,女 5 5人 )为研究对象 ,以心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发现 :( 1)大学生之自尊、个性、应对方式及心理控制源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 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比较突出的因素有个性结构中的“情绪稳定性”、自尊、应对策略之“解决问题”及“求助”、心理控制源之“内控性” ;( 3 )情绪稳定性、自尊、解决问题及内控性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存在着交互作用。结论 :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要特别重视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身体锻炼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身体锻炼、身体自尊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锻炼量在性别、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自尊在性别、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不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锻炼量、身体自尊及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系数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性相关。身体自尊和身体锻炼量对自我效能感起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冲动倾向量表和攻击行为倾向测验,测量106名大学生的内隐暴力态度、外显暴力态度和攻击行为倾向,分析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的关系,探讨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在预测个体攻击行为倾向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内隐和外显态度上,个体对暴力都持有消极的评价;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相关显著,支持内隐——外显心理结构同一论;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能有效预测个体的攻击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0.
自尊作为大学生个体自身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其发展状况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相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华,渴望与他人沟通交流,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某种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问卷的方式,对江南大学245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人际关系发展正常,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本文建议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学会悦纳自己,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自尊这一人格因素探讨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郑州大学3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独生与非独生、非独生子女中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非独生子女中,不同出生次序大学生在与人交谈困扰因子、人际交往困扰因子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测量的身体意象与整体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客观身体质量指数BMI、主观身体价值感、改变身体形象的行为意向以及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为效标,对从问卷调查法、形象选择法、形象调节法以及内隐实验法中抽取的4项身体意象测量技术进行了比较,考察了身体意象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关系以及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共160名体育大学学生参加了本项研究,其中男生97名,女生63名,均龄21.21岁.因素分析发现,问卷调查、形象选择、形象调节3种方法测量的是外显身体意象;内隐实验法测量的是内隐身体意象,外显与内隐身体意象出现分离.外显身体意象与整体自尊为低度相关.分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整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后,身体意象仍有可能对预测生活满意感做出新的增值贡献.讨论了研究结果的方法意义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浙江师范大学部分的大学生和温州大学(筹)初教院大专班部分的大学生就身体自尊状况、不同锻炼形式对身体自尊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1)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篮球、羽毛球、慢跑、健美锻炼形式对于身体自尊水平偏低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其中,健美操对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及各维度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篮球对男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及"身体状况"和"身体强壮"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羽毛球对男大学生"身体状况"和"身体强壮"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慢跑只对男大学生"身体强壮"维度上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量表、大学生自尊量表、大学生社会焦虑量表对36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大学生自我灵活性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t=3.221,P<0.001),其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自我和谐、自尊与社交焦虑相关显著(r=0.379和0.126,P<0.05)。(3)大学生自我和谐、自尊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的作用(R2=0.224)。(4)自尊是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起作用的中介变量。结论:自尊在大学生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运动项目中大学生健康人格与身体自尊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不同运动项目中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身体自尊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参与不同项目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身体自尊在整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聪慧性和社会参与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场对抗性>难美性>隔网对抗性;男、女大学生在健康人格和身体自尊整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仅在聪慧性方面处于边缘显著水平;身体自尊各变量与健康人格各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身体自尊整体及各变量分别对健康人格整体及各变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自我妨碍量表和自尊量表对西安三所高职院校的58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运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职大学生自我妨碍和自尊之间存在高度相关,而且二者都和人口学变量显著相关。基于此建议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同时减少他们自我妨碍行为的使用,使高职大学生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采用父亲在位中文简式版量表(FPQ-R-B)、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尊量表(SES)对陕西省某所省属普通地方高校5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性别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尊在不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存在两两相关关系;自尊在大学生父亲在位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37.11%.结果表明:大学生父亲在位会通过其自尊影响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选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对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身体自尊五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新生在客观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总分及身体自尊全部五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录取类别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生活满意度总分因子及身体自尊全部五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客观满意度因子和生活满意度总分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自我价值感四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活满意度各因子与身体自尊各因子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且身体状况进入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3名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的测查。结果表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另外成就感降低与内控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机遇、有势力的他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疲劳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控制源和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做出了新的增值贡献,可靠地解释了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另21.4%;自尊对心理疲劳的3个维度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对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机遇对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某事业单位2010年新入职的327名员工为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处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1.2%,延缓型为68%,早闭型为12.5%,弥散型为12.5%;总体同一性状态上男女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早闭状态的男性个体其所属状态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自尊与效能感、同一性状态中的成熟状态得分显著正相关,与弥散状态得分显著负相关,效能感与同一性状态中的成熟状态得分显著正相关,与弥散型状态得分显著负相关,同一性状态中成就型与弥散型呈显著负相关,延缓、早闭、弥散三种状态之间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自尊和效能感在不同同一性状态上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