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青 《德州学院学报》2012,(Z1):233-234
宫崎骏动画得以获得世界性荣誉不仅因为其影片深刻的人文内涵,更在于他塑造了众多优秀的动画角色,动画片中角色形象是其灵魂,宫崎骏动画不仅塑造了优秀的正面人物,还塑造了经典的反面人物。性格复杂,造型独特的反面角色是宫崎骏动画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其动画片中反面角色形象进行分析,指出动画角色成功的关键在于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独特的造型和个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宫崎骏(Miyazaki Hayao)是誉满全球的日本动画大师,他的一系列动画电影特别是巅峰之作《千与千寻的神隐》,无一不展现出其对人类的救赎之心。影片中那个谈不上漂亮,也无出众之处的日本普通小学女生荻野千寻,用她的纯真、善良和由怯懦中渐渐激发出的勇气获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也给宫崎骏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和地位。观看此影片,不仅能随小千寻经历一次奇幻之旅,更能感受人性的升华,净化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宫崎骏动漫在日本动漫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龙猫》为其中一部描述淳朴乡村生活的电影。影片内容看似简单,但却包含有宫崎骏动漫的很多特色,如传统文化印记、儿童成长情结、飞行器情结以及旅行情结等。这些因素既成就了宫崎骏动漫的特点也影响着日本动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动画电影《龙猫》是由宫崎骏执导完成的全球知名影片,尤其是影片中龙猫的动画形象更是深受全球儿童喜爱,被当作吉卜力工作室的吉祥物与象征标志,在吉卜力之后上映的影片开始都会有龙猫的形象出现。整部影片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但影片自始至终都给人非常温馨美好的感觉,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亲情感。  相似文献   

5.
日本动画片大师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全世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追捧,传下了票房神话,其评价甚至超过了他的另一名作《幽灵公主》。纵观整部影片,主要讲述了10岁的少女荻野千寻由原本任性、冷漠、软弱无能的性格成长为一名勇敢独立与关爱他人的女孩。宫崎骏通过该电影鼓励孩子们勇敢独立地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的知名作品之一,影片曾获得过非常高的评价。影片之所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力,与电影跌汤起伏的故事情节设置,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设计,流露出具有日本传统文化特色的故事场景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影片的人文主题内涵是整部影片最值得人们深思之处,也是这部影片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是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最致命的影片之一,该部电影获得了各国的高度评价与赞扬,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成长题材的影片。该电影的特色之一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动画人物形象,而且每一位人物形象都具有现实生活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影片的女主角千寻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阿凡达》和《风之谷》两部不同时期的动画片无论是故事发展情节上还是影片所反映出来的深刻思想上均有着惊人的巧合之处,这种巧合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因为某种特质形成的一种必然。这种特质就是卡梅隆和宫崎骏基本一致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9.
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一大力作,创下了票房的神话,观看电影的人数以及票房纪录甚至超过了备受全球专家好评的《千与千寻》。本部影片由英国的儿童小说改编而成,时代背景源于十九世纪欧洲战争的前夜,动画的场景取值法国与德国的小城镇。电影主要讲述了哈尔与苏菲为了捍卫和平,停止战争而不懈努力着。最终,苏菲凭借着爱的力量救活了因战争负伤而奄奄一息的哈尔,并成功地化解了两国的激烈战争。影片充分体现出了宫崎骏的反战思想以及对人世间大爱的憧憬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刑法理论中折衷主义理论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两大学派(即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近代学派)从长期激烈的对立与斗争中走向折衷与调和的必然结果。那么什么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赖以建立的人性基础何在?本文从具有终极意义的人性角度对折衷主义的刑法理论进行探析,认为折衷主义的人性基础是辩证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11.
多元化背景下,为促进折衷主义风格在空间设计中的创新,作者从多元化背景下折衷主义风格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多元化背景下折衷主义风格在空间设计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正前几天,吉卜力工作室官网正式宣布,76岁的宫崎骏再度复出,开始制作新的长篇动画——《毛虫的破绽》。消息一出,一众网友就欢呼雀跃:老爷子又又又又又又复出了!感觉这个夏天又美起来啦!是啊,没有人能留住一个夏天,但是宫崎骏这老头可以。毕竟,这个赚取过无数人眼泪的男神,曾用无可替代的作品,明媚了整个夏天。算起来,这已经是他第七次选择复出了。《幽灵公主》之后的每一部影片,宫崎骏都抱着"可能是  相似文献   

13.
司志会 《文教资料》2011,(36):146-147
高蛔勋是与宫崎骏一起创立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导演,成绩斐然却一直受到忽视。不同于宫崎骏动画的浪漫幻想,他的作品不仅以写实手法描摹出现实时空,而且还通过对画面造型元素的多元运用、长镜头的选择以及非叙述性的剪辑完整呈现出导演内心的真实情感与深刻思考,使影片超出一般表述而延展出新的韵味与寓意。  相似文献   

14.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以在童趣中突显人文关怀著称,他所创作的影片多以儿童的视角和经历展开故事,少年女性往往成为影片的主人公,这些女性在寻求生命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颠覆了传统的性别角色,打破了传统女性的沉默,并以独立自主的勇气使自己的主体性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对当代女性儿童的成长具有启蒙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3):168-169
20世纪80年代,宫崎骏以多部经典作品奠定了其作为动画电影大师不可动摇的地位,几十年间,宫崎骏的动画以精湛的艺术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作为动画史上的经典作品,宫崎骏的动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而言,宫崎骏动画在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培养和强化保意识、培养成长与责任、树立积极人生态度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宫崎骏是日本动漫界的巨擘,《千与千寻》则是其代表作。在技术制作、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上,《千与千寻》都有出色的呈现与发挥。这部作品看似童话,实为寓言,它借用大量隐喻,折射当前社会现实,并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理想诉求。宫崎骏借《千与千寻》中的隐喻,冷静观察个体在现实背景下的命运浮沉,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人情之冷漠、现实之荒谬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童话的隐喻与对现实的批判,构成了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中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宫崎骏本人及其作品的介绍,使我们了解了日本动画界宫崎骏的大师地位,并且通过对其几部代表作品的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宫崎骏动画片的风格特色和他对日本动画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探讨心理疗法的整合问题.它表现为三种类型:技术上的折衷主义,综合的折衷主义,非理论的折衷主义.现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为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整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框架.心理疗法整合的目的是让人们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和更为开阔的眼光,多维度、多视角地探索各方法间相得益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代表作之——《幽灵公主》中的达达拉城、黑帽子夫人及影片中体现的"万物有灵论"等,剖析这部经典影片的自然观及现实寓意。  相似文献   

20.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影片中有很多少女形象,这些少女形象集体呈现了一种异化现象。她们的这种异化源自心中的无私、善良与坚强,源自一份对世界、自然的保护之心,源自对未来、梦想的深深爱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