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旋→胜利凯旋、凯旋归来、凯旋而归 在书籍、报刊或网络上。经常可以发现用错“凯旋”一词的情况。比如,2006年5月12日,体总网上就有中国残奥管理中心发布的题为《第四届国际残奥会中国举重代表团凯旋而归》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中国女足夺得世界杯亚军后,在首都机场的欢迎场面中,有一幅这样的欢迎标语:热烈欢迎女足姑娘凯旋而归。类似“凯旋而归”这样的语言实例还有许多,这样说到底规范与否呢?先来看一下“凯旋”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释的:凯,措胜利的(乐歌);旋,即返回、归来之意。凯旋指战胜归来、胜利地归来。可以看出,凯旋本身已有“归来”、“返回”之意,再加上“而归”,无疑显得画蛇添足。如此说来,“凯旋而归”这一说法重复、累赘,是欠准确、不规范的。话说“凯旋而归”@李金彪  相似文献   

3.
“作文不厌百回读,”我刚说完,就有同学问:“不对吧?应该是作文不厌百回改!”是啊,每篇优秀作文的诞生都要经过多次修改,可是有的同学除了能在字、词、句上加以简单的润色外,就不知道该怎样着手修改文章了。我想说,请大家把自己的习作在自斟自酌的基础上再读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品评,征求大家的意见,好作文就会出现了。  相似文献   

4.
“凯旋而归”“凯旋归来”“胜利凯旋”的用法源于对文言词“凯旋”的误用,但已渐渐被大众接受。这类用法最早见于宋元时期的文献,今人也在沿用。与之类似的用法还有“虽然如此”“既然已经”等。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先讲解“凯旋”的本义及正确用法,同时也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凯旋而归”之类的词语使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08,(4):51-51
问:在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的教学中,学生对“风雨送春归”的“归”字发生了争论:有的说是“回来”的意思,有的说是“回去”的意思,老师们的意见也不统一。请问:这里的“归”字应该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语文教研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曾多次对“凯旋而归”说法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与讨论。部分教师及学生认为“凯旋”的意思是“胜利归来”(《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93年修订本),“凯旋而归”中的“归”也是(胜利)归来之意,因重复,所以没有存在的必要;另一些人认可,这种现象属于“约定俗成”,是经过人民群众长期使用并认可的语言事实,多次争论,结果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7.
“作文不厌百回读,”我刚说完,就有同学问:“不对吧?应该是作文不厌百回改!”是啊,每篇优秀作文的诞生都要经过多次修改,可是有的同学除了能在字、词、句上加以简单的润色外,就不知道该怎样着手修改文章了。我想说,请大家把自己的习作在自斟自酌的基础上再读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品评,征求大家的意见,好作文就会出现了。有的同学立刻就叫开了:“怎样进行啊?”别急,我有几法可供参考:一、用感多读文章写好后,可以大声地把你的文章读给他人听,如果感到不好意思的话,那就先读给自己听、家人听。特别是初学写作者,更要多读,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  相似文献   

8.
1994年高考语文卷第21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预聘毕业生”。该标题意思表达得不准确。请分别按以下两项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启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①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15字。②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13字。  相似文献   

9.
“凯歌”和“凯旋”“凯歌”和“凯旋”是两个常用词汇,但有些人写文章时,常在这两个词的前面加上不必要的修饰或尾缀。例如:①他们打了败仗,可是大人们的同情造成的气氛,搞得他们像凯旋而归。②由于我党和政府的营救,他们终于凯旋归来。③看到路边的人们直瞧他,似...  相似文献   

10.
《一分试验田》中有这样一句话:“收打都很仔细,真正做到颗粒归‘筐’,”文中为什么用“颗粒归筐”呢?想想也确有一定的道理。“颗粒归筐”这个词的意思是说,每颗粮食都收进筐里,不能让一粒浪费。课文用这个词,准确地表现了彭总对每一粒粮食都非常爱惜,打粮时也是非常地细心,对这次试验的态度是认真的。而沿用“颗粒归仓”,则“仓”字不切当时实际——彭总只种了一分田,也显得大词小用,何况彭总更不会同一般的农民一样准备粮仓。课文中改用“颗粒归筐”是准确贴切的。那为什么“筐”字要加引号呢?因为这个词是由“颗粒归仓”演变来的,再说“筐”  相似文献   

11.
一位青年教师在讲《我的老师》一课时,安排了语言训练的内容。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本课第二自然段“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话中“狡猾”一词应如何理解。这时一位同学抢着回答道,一狡猾’就是‘鬼灵精’的意思。”这个回答似乎并不“规范”,却很通俗、很生动,用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话。  相似文献   

12.
从一年级上学期识字开始,就可以让儿童组熟悉的词,说简短的话。如我们学“军”字时,学生组出了“军队、军人、海军、空军、陆军、军长、红军、八路军、志愿军、解放军”等词。接着我又让学生用“解放军”一词造句。有三位同学是这样造句的:“解放军保卫祖国。”“我长大要当一名解放军保卫祖国。”“我将来要当一名解放军到前线去打敌人,保卫祖国的边疆。”这几句话的内容一句比一句具体生动,意思层层递进,用词得当,句子通顺完整,并带着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我听了不禁为之高兴,随即给予表扬,师生一起为他们鼓掌。同学们扩词造句的兴趣更高了。通过扩词、造句既巩固了生字,又使儿童由字、词初步形成了句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我们是“的”“地”“得”三兄弟,在句子中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不少同学常常发生混淆。其实正确使用我们是有方法的,下面请听我们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参加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得了103分。不少同学问我,究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我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谈一点体会。学习语文必须注重打好基础。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基本知识训练,每学习一篇课文,我都把难解释的字、词挑出来,查字典,弄清每一个字词的意思,久而久之,我的运用能力提高了,一些没有见过的字词,我也能根据前后文讲出意思来。比如今年高考语文题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要求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含意,其中有一个词“掉臂”,这个词我没有见过。当时我就想:“掉”字有“落下来”的意思,还包含有“摆动”“转”等意思,可以组成“掉头”等词组。这里用“落下来”解释肯定不对,而“掉头”就是  相似文献   

15.
1.勿要吸烟“勿”,表示劝阻或禁止,相当于“不要”,所以“勿要”重复,去掉“要”。2 忌不准随地小便“忌”,认为不适,有否定意义,再加上“不”,意思刚好相反。去“不”。3.凯旋而归  相似文献   

16.
胡桂勤 《高中生》2013,(9):10-12
“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同学们反复修改文章,可以逐步摸索到一些作文规律,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不过。一些同学拿着自己的作文,除了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病句之外,就不知道再修改哪些地方了。其实,除了字、词、句以外,同学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对作文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7.
妙文千改     
文章是写出来的,但又常听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强调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客观事物是十分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反复认识,才能反映恰当。修改文章实际上是对客观事物再研究再认识的过程,它能够提高文章的准确性。周恩来说过:“伟大的政治家、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修改工作都是非常严肃的。”鲁迅先生曾说:“写完后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本人就是这样做的。他的散文《藤野先生》,修改的地方就有一百六十多处。清代曹雪芹写作《红楼梦…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婚姻是个人稳私,不可冒昧去询问。而表示“结婚”的marry一词的用法,你可一定要“问”个明白,否则会闹出笑话。 1.在表示“A与B结婚”这一意思时,汉语的“与”字,同学们往往用英语的介词with来表示,这是不对的。marry是及物动词,不用介词。 他跟她结婚。  相似文献   

19.
    
“酷”是一个有许多含义的词。它最初的意思是温度低,但随着世界的改变,这个词也有了许多不同的意思。“酷”可以表示对各种事物感兴趣。当你看到街上的一辆名车,你也许就会说:“真酷!”当你看到你喜欢的足球运动员,你会想:“太酷了!”我们把“酷”这个词的意思扩大了。你会用“酷”,而不用“新的”、“令人吃惊的”这些词。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可以说明“酷”这个词的用途。一位教师要学生们描写一下他们参观过的瀑布,一个学生只在纸上写了一句话:“太酷了!”也许他认为这是表达他所见所感的最好方式。但是,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词汇的贫乏…  相似文献   

20.
Understanding     
这段小文描述作者希望与人交流的心情和在得到了一位素不相识的笔友时的喜悦。本文原无标题,根据内容命题为“Understanding”(理解)。初练英文写作的同学要注意用词的准确,多用简单的“小”字。另外提请同学们注意,写英文时标点符号和前面的词中间不空格,与下面的词空一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