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1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名叫《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小品,一位小品演员说了一句台词:“孔子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实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子夏说的,见《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子夏日“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相似文献   

2.
差错7例     
张港 《今传媒》2003,(1):62-63
是曾子不是孔子 《光明日报》2002年5月21日A4版《可怕的柳市》编者按“‘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孔子对弟子的教诲。” 其实,这句话是曾参说的,并不  相似文献   

3.
晓言 《中国广播》2006,(6):76-76
某报在2月17日“更正与说明”栏中说,该报有文引用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错了,应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其实该报的原引文是对的,更正反而错了。孟子的这句话出自于《孟子·告子下》,原文是:  相似文献   

4.
吹毛小集     
和而不同3月8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谈话节目《我们》,很有看头。可惜也有小小的疵点。主持人白岩松说:“古人有句话:‘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许多不同地方的人能和睦相处”。按,这古人便是孔子,语见《伦语·子路》。孔子说:“君子和而  相似文献   

5.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说早已耳熟能详,《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列举弟子有77人,且说: "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看来,即使汉代司马迁所能称述的孔子弟子及贤人的数目也是个大概数目.……  相似文献   

6.
德国汉学家顾彬说:“我们汉学家要了解孔子,总不能通过于丹吧。”这个德国人,在最近一个时期,说了很多话,都有争议,这句话则不会,因为这是一句大实话。同时,这句话还有拨乱反正之功效。尤其是现在,于丹的心得把《论语》、《庄子》弄得面目全非,国人却以为她在推广国学,“能带动年轻人对国学的兴趣”,从而加深公众对国学的了解。这么  相似文献   

7.
读写杂谭     
一《论语》记述孔子的学生子夏的话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常被误引为孔子说的,而且最常引用的是其下半句,学而优则仕。许多人还把这里面的“优”理解成“优秀”,以为是学习优秀了便可以做官,“文革”时期则据此批孔,说这是“读书做官论”。但如果照这种解法,又如何说明“仕而优则学”呢?做官做得优秀了便读书?句式倒不是不通,逻辑上却有点别扭。其实,古代汉语里的“优”还有一个很重要也更常用的意思,即“宽绰,有余力”。像“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有优无匮,有逸无罢”,便是此义。所以,子夏这话的本意应该是:做官有余暇,就…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2002,(Z1)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向琴师师襄子学弹一首琴曲,十日不进新曲,经过反复的研习和参悟,终于体会到这首乐曲所描写的是形象伟岸、目光深远、心胸博大的周文王。师襄子对此大为惊讶,说此曲的曲名正是《文王操》,也也就是“文王之曲”的意思。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如果说表意抒情是它的专长,那么,表形状物却是它的弱项。极少有人能够单靠听音乐就能感知具体人物形象。但是,孔子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仅靠聆听和弹奏这首乐曲就一语中的,指出此曲是周文  相似文献   

9.
某日,在报章上读到某学者的文章,该文提到,孔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该学者将这句话里的"和",解释为和睦、和平、和谐,说中国古代哲人早就提倡"和谐社会"云云.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孔子死后儒家由分裂而演变的情形,最著名的一种说法是战国末期韩非所提出的"儒分为八"说。《韩非子·显学》云: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  相似文献   

11.
<论语>有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注释者对这句话的解释分歧很大,兹取众说中之一说.罕,少.与,通"豫",喜悦,赞同,赞许.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很少谈利;赞同天命,赞许仁德.  相似文献   

12.
子张学干禄     
公案:《论语·为政》载孔子与子张之对话云:"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案:子张,姓颛孙,名师,孔子弟子,小孔子四十八岁。)  相似文献   

13.
宋还吾。民国时期山东著名教育家,因为支持学生在山东曲阜演出独幕话剧《子见南子》,引起孔子后人不满,告到南京国民政府最高当局,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辱孔”案。该案在当时中国的政界、教育界、学术界、新闻界和文化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4.
古代小说序跋与诗文序跋产生时间应相差不大,现存的《毛诗序》一般认为是汉儒毛苌所作,而现存最早完整的小说序跋性质的作品是刘歆的《上山海经表》,二人生活大致同时。不过,《汉书·艺文志》称":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认为《毛诗序》渊源于子夏。汉代以后的学者,大多相信子夏曾作有《诗序》。宋洪迈《容斋随笔·子夏经学》(续笔卷十四)":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  相似文献   

15.
齐金江  孔磊华  李岩 《山东档案》2008,(6):67-68,70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说早已耳熟能详,《史记&#183;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史记&#183;仲尼弟子列传》列举弟子有77人,且说: “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看来,即使汉代司马迁所能称述的孔子弟子及贤人的数目也是个大概数目.……  相似文献   

16.
钱宁说,他写孔子,爱孔子,但不是"新儒家"。他不认为祭孔有多大意义,不认为孔子的思想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他也反对现在的孩子诵经、背《弟子规》《新论语》是一本难以定义的书。"首先钱宁不是于丹,也不是李零……它是对《论语》的一种解构式的解读。"该书的责编李  相似文献   

17.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诗论》中,有一句对《卷耳》的评论:"《卷耳》不知人。"关于这句话的含义,学者们发表过一些见解。李零先生解释为:"是伤所怀之人不可见,故曰‘《卷耳》不知人'。"廖名春先生说:"《卷耳》‘怀人',但所怀之人不知在何处,故谓之‘不知人'。"胡平生先生说:"所谓不知  相似文献   

18.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杨荫浏先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韩文版权成功地输出,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今年《新闻战线》第五期《“名人效应”之类》一文,有这样一句话:“马克思说:‘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跪着,站起来吧!’”这句话不是马克思的话。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曾引证过这句话。他说:“早  相似文献   

20.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第六》)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仁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它已经很久了啊." 中庸之道,被孔子称为"至德",即至高无上的品德、仁德.君子行中庸之道,执两而用中,正是在现实中适当取其长而避其短的上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