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九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先岳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八月八日:苏联宣布对日宣战。九日,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十日,日本政府决定投降;十四日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怎样评价美国原子弹的投掷和日本投降的关系,长期以来国内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国历来流行的观点是:一,美国原子弹的投掷在军事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美国为了贬低苏联参战的政治影响并为了在战后进行原子讹诈,急忙于八月六日和九日把仅有的两枚刚试制成功的原子弹,分别投到日本人口稠密的广岛和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行政三十年 (一)重建教育的方针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了,战后的日本教育行政就是从战争结束这一天开始的。当天,文部大臣太田耕造发表训令,指示教育行政官员、教职员、学生要维护国体,如何对待今后的时局要有精神准备。八月十七日,东久迩内阁成立,前田多门就任文部大臣。战争结束以后,文部省首先抓的问题是一扫战时的教育体制,迅速地恢复平时的教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以战败为契机迫使日本在所有领域进行改变。教育也是这种改变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用很短的时间,把战前的教育加以改组,其发展的程度无论就数量还是质量来说,都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前列。拜且它在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是日本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三十  相似文献   

4.
日本战败投降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日本国内始终存在着一股歪曲历史、美化侵赂的歪风,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极右势力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日本自身的原因之外,二战结束前后美国的对日政策也是难辞其咎的。日本投降前后,美国从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利益出发,在日本投降问题上,在《开罗宣言》所要求的“无条件投降”的强硬立场上不断退步,同日本法西斯政权作了一笔不光彩的交易,使日本在“‘国体’前提下投降”的要求得以实现;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占领当局在日本报行的民主改革并不彻底,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对战犯的惩治也极不彻底,这为战后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保留了孽根;从1948年开始,彻底改变了战后初期的对日政策,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武装力量投降,从而使日本成为最后一个“无条件投降”的法西斯国家。但是通过日本投降的过程可以看到,由于美国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利用天皇为其利益服务,日本的投降最终是以军队投降为限定,保留天皇制,实施间接统治为前提的,采取了丢车保帅的策略,为战后天皇制的保留创造了条件,徒有“无条件投降”之形,属于事实上的有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五年,这是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个年代,也是周作人生命史上一个耻辱的里程碑。在这一年,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浴血奋战,付出了重大的民族牲牺之后,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一年的八月十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接受美、中、英三国发表的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并向中、美、苏、英发出乞降照会。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发表“结束战争诏书”,宣告无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7.
三、日本的民主改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30日至9月6日,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统帅的身份率领46万美军陆续进驻日本。从此,日本便处于美国单独的军事占领之下,直至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约签订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美国对日政策的出发点是要使这个长期以来同它争夺亚洲太平洋霸权的主要对手俯首听命,并适应美国的需要。为此,必须对日本旧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45年8月29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这是1951年以前美国对日政策的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作为一个战败国,其损失惨重:人口损失2000万,经济损失6500亿美元,本土被美军占领,大量资本被没收,许多工厂被拆除赔款、一时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整个国民经济陷于瘫痪和濒临崩溃的边缘。经过战后初期的恢复。到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仅占资本主义世界第七位。但从1956年至1973年这18年里,日本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3.6%,到1968年一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经济强国。1970年前后,日本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现代化。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被称为奇迹,…  相似文献   

9.
日本无条件投降决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导致其一再错过主动投降求和的主要原因,是一直对回避战败地位、逃避战后处罚和延续固有统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骄横狂妄的日本统治层也不得不朝着投降议和方向在运作。原子弹的袭击为日本提供了“天佑良机”:它不只是给军部强硬派的继战意志带来毁灭性打击,扫清了最后障碍,而且转移了民众追究战败政治责任的视线,回避了国内革命运动兴起,并进而实现了对天皇形象的重新塑造。日本决策者普遍认为,其投降是以美国默认天皇制继续存在为前提的。如果再联系战后象征天皇制的如愿采用,很难说日本的投降是无条件的。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10日,日本向中、美、英、苏四大盟国发出紧急乞降照会,以"不变更天皇统治国家大权"为交换筹码,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同一天,盟国围绕日本乞降照会交换了意见,盟国军民举行了首次胜利狂欢,延安总部下达了日本已无条件投降形势下的进军令,侵华日军惶惶不可终日。以上事态表明8月10日应为日本的投降日。基于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形成的关于处理天皇制问题的既定方针以及有利于减少美国伤亡和战后占领日本的考虑,8月11日,美国经过与各盟国紧急磋商,在所拟的复电中颇有保留地接受了日本的乞降要求,日本的投降并非无条件。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日本军队停止作战、缴械投降。《终战诏书》为战后日本官方的历史认识"终战史观"提供了依据。在日本战败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重新判读《终战诏书》,不乏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已经疲惫不堪的日本终于宣布停战.战争给日本及英国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本战前所创造出来的许多财富由于这一战争而损失殆尽,国土遭到严重轰炸和破坏,并被美军占领,日本人民饱尝了笔墨难以形容的战争痛苦和战败的 屈辱和灾难.那么战后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所谓“一片废墟”的础基上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十年恢复与准备于一九五六年开始现代化起步,仅用了十八年时间基本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成为后来居上的经济大国呢?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罗斯福出于维持同盟国团结和大规模改造轴心国社会的考虑,制定了"无条件投降"政策,即包括武装力量、政府和民众的全面投降。由于罗斯福的突然去世,美国政府在如何将"无条件投降"的原则应用于结束对日本战争这一具体个案上出现分歧,形成"无条件投降"与"有条件投降"的争论,焦点在于是否保留天皇制度。传统现实主义派信奉"均势理论",担心"无条件投降"方式会彻底摧毁日本的国力,从而严重削弱战后制约苏联的力量,主张满足日本提出的不损害天皇制的条件。新政理想主义派认为天皇制是战争的策源地,保留这一不合时宜的制度将留下战争隐患,因而持反对意见。杜鲁门的选择是:既不公开承诺保留天皇制,继续执行"无条件投降"政策,又将"无条件投降"解释为日本军队的无条件投降,并以秘密的方式与天皇达成有条件保留天皇制的协定。这是新政理想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政策折中的产物,也是战后美国新政理想主义让位于传统现实主义的一次预演。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向盟国无条件投降。8月28日,美军在日本本土登陆,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全国,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美国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对日本进行战后改造。随着日本战败,美军...  相似文献   

14.
今年九月三日,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白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的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九月三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和全世  相似文献   

15.
李杰卿 《课外阅读》2011,(10):42-46
日本大地震引发核电站机组爆炸,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对其可能造成的核污染甚为关切。历史上,人类曾五次遭遇核污染事件。日本遭原子弹轰炸二战的罪魁祸首德国法西斯1945年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宣言",责令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若罔闻。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美军于1945  相似文献   

16.
“二战”文件实录李德仁摘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次;美、英、中三国政府期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  相似文献   

17.
现行人教社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世人也认为二战的亚洲法西斯国家日本是无条件投降的。日本真是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劝告日本停止无意义的抵抗,铃木贯太郎首相本人虽倾向于接受,却因内阁意见不一致,于7月28日决定宣布“不予理睬”。8月6日8时15分,美国向广岛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日本未作反应。8月9日下午3时,美国向长崎投下代号“大胖子”的原子弹,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  相似文献   

18.
杨义 《考试周刊》2010,(13):20-20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美国占领军独占日本.开始以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教育制度为目标对日本军国主义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在此情况下,日本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进行了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二次教育改革——民主化教育体制改革。其中.改变战前完全封闭型的职前教师教育制度,模仿美国建立大学培养教师的完全开放型的职前教师教育制度成为确立战后民主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日本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鉴于日本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不对目前正处于教师教育转型期的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所出现的变化进行深思。日本战后初期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可资借鉴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今年九月三日,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的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九月三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在这一天庆祝伟大抗日战争的胜利,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  相似文献   

20.
了解一点世界历史的人都会清楚日本和德国同为战败国 ,但两国对待这场给许多国家、千万个家庭带来灾难的战争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日本不惜伤害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 ,胆敢否认历史事实 ,右翼势力愈发猖獗的原因和社会基础何在 ?这是战后 50多年来日本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右翼保守主义揉合的结果。一、军国主义遗毒影响二战结束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希特勒自杀 ,纳粹政权崩溃 ,德国被盟军远征军和苏联最高统帅部一分为二 ,从根本上铲除了侵略的政权机关。而日本则在保留天皇制的条件下接受从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94 8年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