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出抑郁的“牢笼”──浅谈中学生抑郁心理的成因及防治汪海洋抑郁心理是中学生中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下的中学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在学习上,他...  相似文献   

2.
杜少军 《教书育人》2000,(17):38-38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迅速生长和发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中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而不同程度地存在嫉妒心理。下面就什么是嫉妒心理?它在青少年中有哪些表现?如何消除嫉妒心理?这几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何谓嫉妒心理? 所谓嫉妒心理是指对他人优于自己,或是可能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担心、害怕或愤怒、憎恨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是一种十分有害的不良心理,既害人又害己。它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使人产生偏见,破坏人际关…  相似文献   

3.
<正>也许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机会遇见"抑郁"——空虚、绝望,每天都被压力和沮丧撞飞,陷入不良情绪的漩涡。坏心情就像沼泽,越陷越深,整个人如同在悬崖绝壁上漫步,随时有坠落的危险。一天,接到大学同学的电话,说她班里有个男生初一的时候成绩是年级第一,到了初二开始严重下滑,现在不愿与人交流,因为胸口闷,几次请假停课,且有自杀倾向。鉴于同学的描述,我怀疑孩子是有抑郁情绪的。但是还有哪些具体表现呢?到底是普通的不开心,还是抑郁情绪?或者是抑郁症?该去就医还是只做心理  相似文献   

4.
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状况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情绪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青少年抑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是情绪研究的重要领域。自70年代末以来,国外学者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Weissman等人的研究表明,大约有近1/4的人一生中曾发生过抑郁;Albert和Beck报道约有33%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经历。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对儿童抑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刘贤臣等人应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高中生进行了抑郁情绪调查,结果发现其抑郁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厌学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强烈地感觉到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习暂时困难生,都有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和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为了分析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笔者分别对高一、高三各六个班(每个班60人左右,共718人)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钟银平 《小学生》2006,(1):20-21
在人的一生中,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总会有些时间情绪低落。有的人可能一天或者几天就好了,而有的人一个月甚至持续数年也好不了。如果一个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忧虑、自责等,就可能患上了忧郁症。忧郁被形容为“心理病理中的普通感冒”,这就说明抑郁的情绪非常普遍,如果心理调试和治疗及时,会较快消失,但是,如果没有及时调试和治疗,也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一个人不是人。其意思是,人都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独立于他人之外,每一个人都必须和他人进行交往,发生一定的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中学生人际关系,是指中学生这一同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而产生的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按苏格拉底的说法,每个中学生都是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特有的学习、生活和环境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孤立的人,而必须与同学、与老师交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参考》2014,(10):38-39
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会预习的学生意味着他还不会学习。可见预习的重要性。但面对预习,很多小学生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惰性心理。如至理名言所警示的:"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这种心理的存在,不仅影响着预习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种厌学情绪、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渴望自由、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常常为自己能解决一个问题而感到自豪,更为自己合理的标新立异而感到兴奋,这就是一种潜在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生活压力也是动力季漫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并经历看日益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而这些心理活动的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都来源于客观现实,特别是社会条件不仅影响而且制约着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下面我想围绕"情绪成熟",谈谈自己切身感觉。人们在生活中往...  相似文献   

11.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所遇到的内外部紧急状态而陷于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中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达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中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中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生理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李文涛 《初中生》2010,(3):122-123
抑郁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是人在遭受挫折、面对巨大压力时的一种沮丧和失望心理。考前抑郁心理表现在:一是对考试缺乏信心,消极悲观,学习兴趣减退,打不起精神,对前途无望,甚至有厌世感。  相似文献   

14.
焦虑是每个中学生都经历过的一种情绪,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受到它的严重困扰,从而妨碍学习和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中学生焦虑的特征和表现,阐明了焦虑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建云 《班主任》2005,(6):28-29
抑郁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有害,是一种消极的复合性负面情绪,包括悲伤、恐惧、焦虑、痛苦、羞愧、负罪感等,它使学生心理过度敏感,对外部世界采取回避、退缩的态度.导致学生出现抑郁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气质问题,也有家庭教育因素等.为避免学生出现抑郁情绪,班主任与教师要尽可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提出抑郁是一种复合性情绪体验,同一般的悲伤不同,抑郁的体验比任何一种单一负性情绪更为强烈,而且持续时间更长,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大。它除包含悲伤外,还伴有痛苦、愤怒、自罪感、羞愧等情绪。国内有关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研究显示,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多达20%以上。近年来,青春期儿童受到心理  相似文献   

17.
人的心理发展是有一定阶段的,而每个发展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也具有特定的心理发展的任务。中学生除了要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完成心理的发育与心理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要全面发展,学校开设的每个项目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好处,并且综合学习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是有差别的,因而不能要求每个人在各方面都一样发展,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本文依据心理学和生理学对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分析,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1.中学生考前心理危机的表现就中学生考前心理危机而言,它主要有以下表现:(1)焦虑。中学生考试前心理危机表现最多的是焦虑,即考生在考前产生神经过敏、紧张、躯体震颤等症状。(2)抑郁。这是考生经常在考试前出现的情绪问题,如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旨在探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四所中学271名有留守经历中学生和300名无留守经历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维度,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加入心理弹性后下降.结论:心理弹性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