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中国伟人毛泽东,是博览群书的学者,是读报办报的先驱.在他一生的戎马生涯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报纸、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共和国的报刊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我国报刊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多重魅力的历史伟人,从他一生的言行中我们无不深刻感受到他对我党我军保密工作的重视和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中南海摄影师、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前主席侯波,是从延安走出来的共和国第一代女摄影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紧随历史的脚步,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创造和建设新中国的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映照出领袖与他的战友们工作生活的动人瞬间,向人们展现出一代伟人的伟大与平凡.  相似文献   

4.
曾山同志是江西苏维埃运动主要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商业部长、交通部长、内务部长和世纪伟人毛泽东同志有着亲密的交往和深厚的感情.他矢志革命,在艰苦的战斗中,多有建树,留下许多光彩照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今年37岁的李晓航是襄樊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秘书科长.他从1987年开始潜心收藏一代伟人毛泽东和邓小平各种版本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星光穿过夜幕,在人们的心灵上吹拂颤动……"(刘虔语)我感觉得到,这灿烂的星光里,有缕来自赵藩.只因赵藩是人称"滇士之魁,清儒之殿"的辛亥革命一奇男子;只因他题成都武侯祠联,短短三十个字,却道出了"治世经邦"的深理,经伟人毛泽东慧眼看出,高度称赞,而誉满天下.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有许多与一般人表现不同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董治顺 《今传媒》2007,(8):38-39
武健华同志是我敬重的老首长.他曾在中央机关工作,来陕西任职之前,长期担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师政治委员.在负责中央领导人的安全保卫,协助他们处理重大问题的同时,也见证了伟人们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小事".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伟人风范和崇高品德.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两颗巨星,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伟人。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笔从历史献和历史档案中,拮取有关史料,简述毛泽东和鲁迅两个伟人的友好交往,表达对两位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他不仅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塑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他是人民大救星”。人民不能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已是出类拔萃的。这一点不仅今天的人们在说,当年他的老师和同学也有口皆碑。毛泽东的老师、岳父杨昌济曾称赞他"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在一师读书的陈赞周也说:"润之气质沉雄,确为我校一奇士,但择友甚严,居恒鹜高远而卑流俗,有九天傍视之慨,观其所为诗文戛戛独造,言为心声,非修养有素不克臻此!直谅多闻,堪称益友!"这就是《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董仲舒 《湖北档案》2014,(12):37-39
翻开中国新闻史,人们不能忽略一个名字——钱嗣杰,原新华社摄影部高级记者,一位曾当过毛泽东主席专职摄影师的老人.从1946年参军拿起照相机的那刻起,他的名字就与新中国的风云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解放军下江南》、《朝鲜停战谈判签字》、《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毛主席畅游长江》、《邓小平副总理访美》等,透过他的镜头,人们看到了共和国的风云历史,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多重魅力的历史伟人,从他一生的言行中我们无不深刻感受到他对我党我军保密工作的重视和巨大贡献。认真研究毛泽东保密思想,积极学习毛泽东创造的保密办法和经验,对于做好信息化条件下防间保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和部队又快又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健笔终存天地间":论邓拓与书生办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7年和1958年,毛泽东两次对邓拓和<人民日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斥邓拓为"书生办报".因为在毛泽东看来,"书生办报"和他在此时期所认可的"政治家办报"出现了相悖.本文清理了"书生办报的内涵"、"邓拓书生办报的发展"和"对邓拓书生办报的沉思",指出邓拓的书生办报的内核是强烈的责任感、求真精神、为民立言意识和理想情怀,并肯定了邓拓书生办报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伟人毛泽东,是博览群书的学者,是读报办报的行家.他的光辉一生都与图书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是我们敬仰的伟大领袖.作为一代伟人,他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作为-位父亲,他的教子风范,堪称世人楷模.  相似文献   

17.
董岩 《今传媒》2006,(7):6-10
“要站着拍而不是跪着拍”(1992年2月,首都电视界举行了一次《望长城》的研讨会。刘效礼的老领导、原新闻部主任夏之平说,我是看着刘效礼长大的,长城挡不住他,我相信他还会有大作品问世。)刘效礼:也正是在这次研讨会上,我的思绪凝聚在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上。就提出了拍摄《毛泽东》的动议,后因种种原因未批。1993年初,我再次提出拍摄《毛泽东》的具体设想,杨伟光台长拍板定案:“你们是国家队,要拍出国家队的水平。”此时,距12月26日还不到8个月。董岩:中国第一部纪念伟人的电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就这样提…  相似文献   

18.
湖南第一师范是一座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的名校,是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张国基等求学过的母校,也是朱憙、张试、何绍基、徐特立、杨昌济、谢觉载、田汉、李达等从教过的地方,曾国藩、左宗棠、黄兴、陈天华曾藏修于此.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此求学、工作长达八年,毛泽东珍贵的学习档案在湖南第一师范. 一、毛泽东其人 一代伟人毛泽东(1893-1976),母亲为了好养这个孩子,把他"寄"给后山的石头,所以,又名"石山伢子".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1日,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之际,我为山东省档案馆收集到了一份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泰安的珍贵历史档案资料,这份历史资料的获得,为了解毛泽东同志在山东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2004年8月,在济南新华书店,我看到一部新版的《毛泽东口述传》。在第二章“求学生涯”中,我读到毛泽东在口述传中有1919年初登临山东泰山的记述,心中不禁一亮: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曾登过泰山!他老人家是否留下来了照片或文字资料? 王京华也许是从事档案工作的职业特点和好奇心、 ——1919年初,我和要…  相似文献   

20.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说过"我是农民的儿子",他很骄傲,因为农民是创造价值的群体。多少伟人不是出身农民家庭?多少企业家不是来自农村?但农村穷,农民苦,这又是当下中国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中西部欠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