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著名科学家、原中科院院长卢嘉锡曾用“探赜素隐老而弥笃,立志创新志且益坚”来概括他的求学科研路;理论化学家唐敖庆院士称赞他“学如行云流水,德比松劲柏青”。在厦门大学,百岁院士蔡启瑞有一个独特的称呼——“蔡先”,正如陈嘉庚先生被尊为“校主”一样。  相似文献   

2.
王志新院士     
《邯郸师专学报》2010,(3):F0002-F0002
于志新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1953年8月10日生于北京,原籍江苏金坛。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并留系担任助教工作。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院士风采     
《大学教育科学》2006,(2):F0003-F0003
姚守拙,男,1936年3月出生,上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化学家,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4.
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简介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类的教育和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21年厦门大学建校初期就设立了商学部。建国后,在前厦门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先生的带领和精心培育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7,(3):F0003-F0004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预审,2001年成为“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现任校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周其凤教授。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程院王文兴院士是我国著名环境化学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他从事科学研究56年,在大气环境化学、大气酸沉降、环境化学动力学和大气污染物来源与排放等多个学术领域都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连续承担国家“六五”至“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在环境化学,特别是在大气污染化学、酸沉降的观测和实验方而,取得了重大突破.多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省部级奖.王文兴院士德高孥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十分关心青年学子的学习和生活,几十年来,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学工作者,受到大家的敬仰和爱戴.2008年8月26日,笔者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庆先研究员的陪同下,就王院士的求学经历和治学精神等问题做了专题访谈.  相似文献   

7.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2):F0002-F0002
4月14日,我国著名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先生到我校为师生作了一场“探月形式和嫦娥工程”的科普报告。  相似文献   

8.
院士寄语     
《中国研究生》2004,(3):1-1
周其凤 1965年从湖南浏阳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不到一年即因文革中断学业;1979年再度考入北京大学,跻身文革后首届研究生行列,师从著名化学家冯新德院士;一年后由国家公派赴美国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回到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四年后,创造性地提出了“Mesogen-Jacketed Liquid Crystal Polymer”(甲壳型液晶高分  相似文献   

9.
王文兴院士     
《邯郸师专学报》2008,(3):F0002-F0002
王文兴教授,著名环境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山东大学教授。1927年10月生于江苏萧县(今属安徽),祖籍山东临沂。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55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班进修物理化学,1959年赴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催化动力学。先后任重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所工程师,  相似文献   

10.
王文兴院士     
王文兴教授,著名环境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山东大学教授。1927年10月生于江苏萧县(今属安徽),祖籍山东临沂。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55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班进修物理化学,1959年赴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催化动力学。先后任重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所工程师,  相似文献   

11.
作为著名教育家章开沅教授等主编的"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之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亚群教授撰写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4月版)是一本立意高远、史论结合、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著作。它以早期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Lim Boon Keng,1869-1957)为主线,从高等教育史的视角,全面考察和深入探究其成长背景、教育思想、办学活动与历史影响,不仅帮助人们从一个侧面认识了厦门大学历史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而且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卓越的教育追求。全书33万多字,体系严密,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2.
化学家想知道什么——什么是化学学科的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 世界著名学术期刊Nature的顾问编委员Philip Ball在对多位世界著名化学家就什么是化学学科的大问题进行专题访谈后,撰写了题为"化学家想知道什么(What chemists want to know)的专论[1]".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考试》杂志社召开第一次编委会议 6月16日,《教育与考试》杂志社召开第一次编委会议。原厦门大学副校长、全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研究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以及《教育与考试》杂志的编委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田昭武院士     
《中国研究生》2010,(6):1-1
田昭武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1927年生于福建福州,194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78年晋升为厦门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获英国威尔士大学名誉理学博士,199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电化学》主编。  相似文献   

15.
卢嘉锡化学家.福建厦门人,祖籍台湾台南.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物理化学“哲学”博士学位.1985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被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早年设计的等倾斜魏森堡照相的Lp因子倒数图,曾为国际X射线晶体学  相似文献   

16.
由天津市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3至15日在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召开。来自中外大学、研究院所、考试院等多家单位九十余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大会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机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18日,“中外合作举办高等教育的政策走向及质量保障”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会议室召开。这次研讨会是“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合作研究项目第一个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次检阅。该项目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香港大学校长资深顾问、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程介明教授担任顾问,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林金辉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华正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白杰瑞(Gerard A.Postiglione)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潘懋元教授     
潘懋元教授,1920年生于广东汕头,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积极倡议者和开创者。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1978—1984)、顾问(1984—1986);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心理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国家教委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学科组长,国家教委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化学学科起源于1919年建校伊始的理科化学门。1921年,著名化学家邱宗岳教授创建化学系,是国内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1923年,著名化学家杨石先教授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与邱宗岳教授通力合作,大力发展化学系,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2年,张克忠教授创建化学工程学系和应用化学研究所,对天津乃至中国早期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国际花园城市”厦门,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具有80多年历史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的启动为厦门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把厦门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从而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现面向国内外诚聘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院长、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医学院院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厦门大学拥有国内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