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看到2004年第6期《集邮博览》第51页上邮友苏文土先生“介绍一款邮件通知便条”一文后,笔者查阅了国家邮政局2000年12月编印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一书。在国内邮件业务单式目录中,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出编号(邮1406)规  相似文献   

2.
写了一篇文章.真情实感一挥而就,不多不少,正好500字,题目叫《〈集邮博览)情味浓》,于是投桃报李,投给了《集邮博览》杂志。文章虽小,刊出后却横生出两个妙趣:首先它的篇名没有列入目录,但却全文显示在目录页上,可谓“不是目录胜似目录”。我在全国数百家期刊上发表过文章,能享受到这个超级待遇的可谓破天荒第一次。  相似文献   

3.
《中国集邮》2000,(4):40-40
为感谢你们的厚爱《邮配售品目录》长期免费赠阅。凡一次性购满100元邮品者,赠送千禧龙纪念币或集邮专用放大镜一套(自选),该系列广告分别刊登于《中国集邮》、《集邮》、《集邮博览》等刊,各地方邮协会员部分邮品优惠5%-10%。详情请见目录。为响应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号召,西北邮友、邮政局均给予最大优惠。业务洽谈处:镇江儒里邮政局南集邮办公楼业务科。咨询热线:0511-3755558 3755668。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外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之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将与《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编委会再度主办“第2届最佳外国邮票评选活动”。北京市集邮协会、《集邮博览》杂志、《上海集邮》杂志、《天津集邮》杂  相似文献   

5.
认识和喜欢《集邮博览》是缘因它的名字。有种看到此刊,可博览所有集邮报刊书籍的意味。20年前,我在报刊店随意翻书之时,发现了《集邮博览》,感到此种刊物有对同类刊物拾遗补缺之感,立即将此杂志购走。  相似文献   

6.
杨金海 《集邮博览》2012,(9):M0002-M0002
《集邮博览》第8期“报道”,介绍了2012呼和浩特第15届中华全国邮展的相关消息,并刊发了获奖目录,读者在第一时间知晓了邮展信息。作为贵刊忠实读者,仔细阅读这些内容,感到《集邮博览》在重点集邮活动的报道工作中,还要多方位挖掘信息内容,获奖目录只登到镀金奖感觉不过瘾,全部刊登虽然多占一些版面,但完整的资料会给读者检索带来便利,如能将获奖者所属的协会也加上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7.
本目录列出的是2003年度《中国集邮报》、《集邮报》、《集邮》、《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等公开发行报刊上刊出的有关航天集邮题材(含少量天文题材)的文章简目。按发表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其中的“篇幅”,是指该文章的字数多少,分为A,B,C三等。A等为500字以下,B等为500—2000字,C等为2000字以上(因字数统计或有不准,“篇幅”栏列出的字  相似文献   

8.
来函照登     
《集邮博览》编辑部: 见《集邮博览》2004年第九期“来函照登”倪利民“莫把《集邮博览》办成《集邮研究》”一文,对此,看法不尽认同。《集邮博览》的“博览”,有“多广”之意,即所刊内容可涉及集邮各个领域,兼普及与提高尽可能适应各层次集邮者的要求。历年来《集邮博览》刊有研究之类文章,对集邮者广开思路,献计献策,分析透视,很有启示。也有别于其他刊物,这也是我长期订阅的一个理由。就以第九期为例,“研究”8页、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在《集邮博览》2003年第6期第48页上看到过“我国出版的外国邮票目录”一文,其文称,我国最早出版的外国邮票目录是1957年9月由我国公木根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来比锡目录协会编印的《德意志  相似文献   

10.
集邮问答     
“文革”以前总公司美术片的简况 江西谈柏辉问:请介绍一下“文革”以前中国集邮公司编号的美术明信片韵情况。 刘广实答:现先转录1961年3月中国集邮公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括号中是全套张数):  相似文献   

11.
《小巧的邮票目录》(见《集邮博览》总298期)一文中提到的1982年邮票目录单行本,我刚好收藏有一本,现补充介绍之。这是一册32开的年度邮票目录单行本,白色封面上印有红色的"一九八二年邮票目录"和黑色的"《集邮》编辑部编印",书中共有16页:1—14页是1982年发行的纪念邮票("J"字头)、特种邮  相似文献   

12.
韩满琦 《集邮博览》2013,(10):39-39
《集邮博览》2013年第7期上刊登王良诲先生的文章,询问关于贺卡的编号问题。其实,这个编号应该叫做批号,也就是该邮资封片批准加印的号码,它可以说是加印封片的“身份证”。那么这个批号是怎样编排的呢?  相似文献   

13.
拜读《集邮博览》2010年第5期)《邮票购、领条》一文,颇受启发。很佩服作者通过这样两张小条,解读出它所反映出来的建国初期机关财政状况和开支制度方面的社会问题。真可谓“见微知著”。  相似文献   

14.
最近,《集邮博览》杂志社出版的两本“年刊”。都刊有刘大有先生编制的《全国主要集邮报刊文章索引》,收录了该年度国内主要集邮报刊的文章索引。此前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李忠 《集邮博览》2012,(7):55-55
2012年,《集邮博览》迎来了30岁生日,屈指数来,我与《集邮博览》相识已经有24个年头了。我与《集邮博览》初次邂逅,是在1988年。那年我刚高中毕业,走进了社会。当时我集邮已有10年了,但在集邮的道路上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有一天,上中学的妹妹从学校门口的邮亭买了一本1988年第2期《集邮博览》送给我,我一见这份杂志就特别喜欢。读了以后,我便被这本薄薄的、只有32页的小册子深深地吸引住了。因为里面的信息真是太丰富了,特别是“封片简戳”版的文章,我反复阅读了多遍,从此开始痴迷于收集《集邮博览》上介绍的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2000,(3):2-2
以“集邮化——精神明的组成部分”为主题的2000年上海集邮节,于3月5日在上海集邮大楼隆重开幕。上海市市长徐匡迪特为今年上海集邮节题词:“祝贺上海集邮节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集邮大辞典》在第十部分“集邮文献”中共收入“集邮图书”辞条249条,实乃蔚为大观。我随意浏览了一下,发现至少有5本较为重要的图书被疏漏。 在介绍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的3个辞条中,共介绍与涉及了1957年版和1960年版的2部单色图谱,以及1991年版至1994年版的4部彩色图谱。这就难免给读者留下一个错觉——1961至1990年的30年间,新中国邮票的年度目录出现了一个漫长的空缺。  相似文献   

18.
日前在“中国知网”(http:// www.cnki.net)检索本社编辑发表的论文,笔者在《集邮博览》2005年12 期发表的《完善邮文索引服务集邮研究》也在其中。原来《集邮博览》的文章已经“上网”了。就此检索,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月初已收录《集邮博览》2003年第1期至2006年第2 期刊发的集邮和收藏文章(含广告)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办刊30年中,曾于2006年12月后一度休刊,2007年8月又复刊。当时在集邮界引起了热议和极大关注。这一停一复,让读者由惋惜变成欣喜。也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难得而又颇具收藏意义的两本杂志:《集邮博览》总第224期停刊号和《集邮博览》总第225期复刊号。其中《集邮博览》复刊号。作为五年前国内第一本公开发行的全彩色印刷的集邮期刊,尤为广大热心读者、特别是文献集邮爱好者所追逐和青睐。  相似文献   

2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古来有之。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集邮需要博览、需要交流,更需要感受和体验。《集邮博览》杂志社取游、邮之意,谐游学之音,引入"邮学"概念,组织集邮爱好者结伴出行,观邮展、学邮识、购邮品、交邮友,探寻邮票原地,游览名胜古迹,丰富人生体验。2009世界邮展"花开洛阳",各地邮迷心向往之。"集邮博览邮学团"首发目的地自然非洛阳莫属。4月8日,由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