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6,(9):97-98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素质现状及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入手,就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与体育课程开设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到体育课程当中,从而对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徐华 《内江科技》2012,(12):188+114
本着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完善体育课教学功能的目的,考虑将拓展训练纳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拓展训练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功效。这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比实验表明,在高职院校开设拓展训练选修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的角度,理性地分析了高校体育课开展素质拓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素质拓展训练不但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完善与延续,并且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通过探讨普通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为高校体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展着拓展训练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许多研究主要针对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以及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但对大学体育课如何引入拓展训练、拓展训练如何与大学体育课相结合研究较少。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特点,对拓展训练与大学体育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研究、探讨,旨在为拓展训练与大学体育相结合提供可行、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堂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分别从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分类,素质拓展场地的建设、师资的培训、体育课素质拓展项目的设置、组织的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的体育课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析。  相似文献   

6.
王永斌 《科教文汇》2012,(10):146-147
素质拓展训练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模式,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关联性入手,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引入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永斌 《科教文汇》2012,(30):146-147
素质拓展训练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模式.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关联性入手.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引入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伯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219-219,214
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在对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及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对策,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符合现代教学发展观和现代课程论体系,是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随着教学目标的不断更新和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俱乐部制的体育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并在一些学校取得很大的成效。本课题主要针对西安市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展开深入的研究,对其在西安市高校实施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旨在促使体育课教学再上改革新台阶提供可鉴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杰  何雪萍 《科技广场》2008,(2):191-192
在高校体育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是素质教育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文章以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实施依据和资源开发为切入点,就开设拓展训练课的意义和构建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贾海涛 《内江科技》2010,31(3):152-153
为了进一步完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体系将拓展训练课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之中。采用文献数据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拓展训练课在普通高校中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述,并对该课程的开设做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张福升 《内江科技》2009,30(12):156-156
高职体育课中的隐性课程是潜在文化性教育,尤其是体育文化的影响、作用,提倡体育课中隐性课程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受到正规体育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本文阐述了隐性课程的涵义、特点,教师在运用隐性课程进行体育课教学时应具备的素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六个方面简述高校体育课中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的在于在体育课中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学生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有终身锻炼身体的欲望,有未来和现在的社会生活所具备必要的活动技能及运动技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燕妮 《科教文汇》2014,(21):86-86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对于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形势下,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也面临着迫切的改革、改进。本文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入手,围绕公共体育课的发展目标、现状、不足和改进策略进行分析,为高校开展更为切实可行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推进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沈晓芳  陈孝萍 《内江科技》2022,(1):57-58+61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公共体育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存在体育设施欠缺、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学形式陈旧、体育成绩评价形式单一化等问题。针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需引导学生的体育观念转变,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对于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形势下,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也面临着迫切的改革、改进。本文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入手,围绕公共体育课的发展目标、现状、不足和改进策略进行分析,为高校开展更为切实可行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推进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3)
本研究力求探究校园安全文化结合体育文化开展的可行性和途径,调查现阶段廊坊地区高校体育文化、安全文化开展现状。通过强化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学习,使部分学生意识到体质锻炼的重要性,以此来促进个体积极进行体育活动,改变以往懒散的体育习惯和消极的体育态度,推动整个高校体育文化的丰富发展。同时依托体育课进行校园安全教育,在体验教学中使得安全意识深入大学生内心。两种校园文化相辅相成达到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17.
吕瀚光 《科教文汇》2008,(29):181-182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发展追求联赛品牌,各高校也专注于运动成绩,逐渐形成了高校体育体系内的金牌观和精英意识,无形中忽略了广大学子的高层次体育需要。体育课的针对性和课余体育活动的松散性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因此有效整合高校课余体育竞赛资源、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实现“体育梦”的平台、传承校园体育文化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5)
拓展训练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拼搏进取、公平竞争的精神,建立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面对挫折的能力,塑造学生坚强的体魄都有极大的帮助。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课程单调乏味,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教师教学方法还是示教为主,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不足,因此引入拓展训练模式不但对培养学生过硬的身心素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更对突破我国当前高校当前体育教学的瓶颈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拓展训练在高校教学中不断开展,高校体育课程中也需要不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一方面,能够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心理拓展训练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对吉林省四所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前后学生身心健康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心理拓展训练在高校教学中不断开展,高校体育课程中也需要不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一方面,能够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心理拓展训练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对吉林省四所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前后学生身心健康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