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铁虽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但生物有效性非常低,植物如何适应缺铁胁迫一直是植物营养与植物逆境生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人们对于植物适应铁胁迫的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提出植物中可能存在一种新的铁吸收机制吞噬机制,本文主要综述了对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适应环境铁缺乏的机制及与这些机制相关的蛋白和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2.
植物响应干旱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植物面临最主要的环境胁迫,植物长期在干旱环境下生存,形成了一系列抵御干旱逆境的生理机制。研究植物响应干旱的生理机制是当前抗旱研究中的热点。文章综述了植物适应干旱的类型,气孔调节、代谢调节、渗透调节、干旱信号传递等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莉  董静 《科技通报》2007,23(3):360-367
综述分子标记在大麦耐非生物胁迫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发育基因效应、野生种或地方种的变异、遗传(QTLs)图谱等。现代引种和育种过程引起物种的遗传变异趋于狭窄、多样性减少,由此可能加重疾病、害虫和非生物胁迫等危害的潜在威胁。发育基因对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多态性效应;野生大麦和原始地方种为提高耐胁迫性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资源。大麦遗传多样性的分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野生种质优良抗性,更有效的选择耐(抗)性基因型。文末从正反两方面简要讨论了分子标记在大麦耐非生物胁迫遗传育种研究中作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对寒冷、干旱、水涝和盐碱等胁迫具有一定限度的忍受能力,这种对不良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称为植物的抗性。在农业生产上,提高作物的抗性,有利于提高作物对逆境的抵抗力,为农业的增产、高产作出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自然环境由阳光、空气、水、土壤和各种生物构成。人们又常常把自然环境分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海洋中的生物资源海洋拥有地球上80%以上的生物资源。其中,动物18万种,植物2万多种。生物圈的范围从地壳表面或海洋深12千米处到大气对流层10千米高处都能找到生命。在生物圈里有2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3万多种微生物。还有60亿人口在其中。什么是环境污染开始人们认为环境问题仅仅是环境污染,即人类活动排放的有害物质在自然环境中某一系统或区城积聚,其积聚量达到危及或潜在危及人类和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近日有网友称,从超市买回来的金针菇在冰箱里放了一周后不仅没有枯萎,反而进行"逆生长",甚至把保鲜膜都顶破了,因此怀疑是不良商家在养殖过程中过分使用激素所致。事实上,只要环境适宜,采摘下的植物继续生长是很正常的现象。金针菇会"逆生长",和植物生长激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多数情况下,人们喜欢用生、死来区别生物的生存状态。摘下的蔬菜还活着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暖,环境持续向热转化已经是严酷现实。面对环境的变化,所有栖息于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都需要适应和应对,否则就会影响到它们的生存。而生物应对环境变暖也许有两种大的结果。一是难以适应,从而导致种群的灭绝;另一种则是适应全球变暖的环境,改变生活方式,或在新环境下产生新的物种。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一词原于古希腊的文字,意思是指"家"或"环境"。生态是指一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他们之间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一词原于古希腊的文字,意思是指"家"或"环境"。生态是指一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他们之间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世界伦理社会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  相似文献   

9.
张秀杰 《西藏科技》2006,(10):41-42
生长发育是机体与环境动态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此过程不但受如营养、感染和疾病等生物性因素的影响,还受许多如社会、家庭、环境等非生物性因素的制约。科学研究认为,单一的一般性生物因素不至于导致生长发育落后,只有与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方能产生其不良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非生物因素比生物因素更重要,更其有决定性意义。非生物性因素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小儿生长发育不利的有害因素;另一方面是对小儿生长有利的保护因素,两类因素的抗争和消长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最终结果。本文重点叙述这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暖,环境持续向热转化已经是严酷现实。面对环境的变化,所有栖息于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都需要适应和应对,否则就会影响到它们的生存。而生物应对环境变暖也许有两种大的结果。一是难以适应,从而导致种群的灭绝;另一种则是适应全球变暖的环境,改变生活方式,或在新环境下产生新的物种。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上的敌人一到秋天,许多树木的叶子渐渐变黄;风一吹,就飘落下来。不仅是叶子,高等植物的其他计多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等,在一定时候也会发生脱落现象。为什么高等植物的这些器官到了一定时期就会自然脱落?原来,植物的器官脱落,往往是植物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树木的落叶就是迎接寒冬所作的准备。在热带地区,那里没有冬天,可是有些树木在干旱季节也会落叶,那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相似文献   

12.
李莉  张国范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47-1354
海洋渔业(包括捕捞和养殖)提供的蛋白是全球人类膳食中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同时海洋渔业也是众多国家国民生计的重要来源。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确保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维护我国食物及营养安全意义重大。近海生态系统是海洋渔业产出最为丰富的区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海过度开发、栖息地破坏以及陆源污染等,使我国渔业生物持续面临高胁迫环境,继而使海洋捕捞及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基因组等学科发展使得高胁迫环境下的海洋生物适应潜力的精准评估与预测成为可能。文章概述了我国渔业生物胁迫环境适应研究现状,以期明确海洋渔业生物环境适应进化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建议,以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生物资源与水产养殖精准化管理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海藻糖是一种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α1,1糖苷键连接的非还原性双糖,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体内,对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对生物体抗逆性起着重要作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毒剂,在酸性环境中,对生物生长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酿酒酵母菌株LK及其耐铝突变株LKt,分析它们胞内海藻糖含量的差异,研究铝胁迫下胞内海藻糖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糖含量的提高可明显增加酵母细胞在铝胁迫时的存活率。耐铝突变株LKt在铝胁迫下诱导产生海藻糖的能力显著高于原始菌株LK;酿酒酵母菌株中海藻糖诱导合成积累含量与其耐铝性存在密切正关系,是酵母主要耐铝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总是与其生括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平衡状态之中。如果我们不认识或不完全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这种普遍联系,就往往会由于一些盲目的行动使自然平衡遭到破坏,甚至引发一系列预想不到的后果。人类为了某种目的,不如分析地将生物从世界的一个地区引种到另一个地区,就是造成这种后果最常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人群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网络系统。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组成上来看: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城市自我生态系统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各部分均由生物成份和非生物成份组成。  相似文献   

16.
两性的起源     
从生物談起世界上存在着的物質可以分成兩大类:一类是生物,另一类是非生物。这兩类物質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生物有生長、繁殖、呼吸、消化、排洩、适应环境、衰老和死亡等等的性質,非生物却没有这些性質。世界上存在着的生物,种类繁多,千差万别,有的是很簡單的——原生物,有的是極复杂的高等动物。复杂的高等动物是由簡單的生物,經过了悠久的历史年代,随着环境的改变、进化、發展而形成的。生物的繁殖方式也随着它的进化,由簡單而逐漸地复杂起來。  相似文献   

17.
<正>问:我国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答:一是燃煤和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二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三是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垃圾围城影响景观并污染地下水和江河湖泊;四是建筑噪声和交通噪声污染严重;五是植被破坏加剧;六是土地荒漠化在发展;七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尽管我国的生物数量不多,但生存受威胁的动物有400多种;有近1/7的植物,约4000多种生存受到威胁。问:环保型涂料就对人体完全无害吗?答:有的消费者为了避免劣质涂料对自己及家人的危害,选择使用有"环保"标志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与环境危害唐灿,周平根(地矿部环境地质所北京100081)王思敬(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北京100029)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包括大气、水、生物、岩土等相互作用的动态介质。由于岩土介质的物质运动而造成对人类生活、生产和建设...  相似文献   

19.
某些植物在漫长的生长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求得生存,于是便形成了“探矿”的特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类别 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这些物种所携带的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