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西南山区不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在西南山区,由于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但其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衍生出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绩效显著,但成功的不多;大户经营模式受制于规模偏小而发展缓慢,少数成熟的专业种养大户开始向多元化家庭经营方式转变。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与培育应该创新思路,优先培育和重点发展大户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引导其他经生产营模式规范健康发展。为此,应加快培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发展农业科技专业服务组织,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强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机制、多元稳定的投入机制、立体高效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以及完善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并通过不断培育和塑造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来激发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应坚持政府主推与市场助力相结合、体制机制创新与人员素质提升相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推进协同发展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是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形式,而培育和发展贫困人口主体能力则是提升产业脱贫质量的内在要求.研究发现,在脱贫攻坚政治压力下,以增收为导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较少关注贫困人口能力提升且权宜性强,偏离了提高脱贫质量的目标要求.借鉴可行能力贫困治理理论,可建构以组织化...  相似文献   

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以收入指标为主、效率指标为辅.还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主体行为,优化内在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城镇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也探索了一些有特色的模式,"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中部地区崛起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安徽加快皖北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皖北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刚刚起步,规模小、总量低,且市场化程度不高;城镇化建设水平低,结构失衡,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如何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问题,将是实现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散的土地经营已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加快农地有效流转,实现农地的规模化经营,解放农村劳动力依然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虽然目前各地农地流转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出现了农地非农化,土地产权不明晰,金融体系不健全,中介组织缺乏,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农地有效流转,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成果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襄阳市现代农业的要素禀赋情况,剖析了襄阳市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形势。提出襄阳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上,应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以吸引资本和劳动力回流为目标,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为目标,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规模经营离不开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顺畅流转、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在如何推进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如何选择规模经营的时机等问题上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规模经营是否应该随着生产力水平发展,成为农村经营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一个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结合各地具体情况进行研究的现实问题,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滁州农业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本文从滁州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滁州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与障碍,最后提出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发展滁州现代农业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贵州六盘水乡村"三变"改革实践经验及后续完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变"改革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和推进乡村产业兴旺提供了积极的尝试.本文总结了贵州省六盘水市推进乡村"三变"改革的背景、内容和运作模式.以此为基础,提出要科学把握"三变"改革形成的经验和取得成功的条件,汲取其制度优势的精髓;今后要进一步完善"三变"改革,仍有一些后续课题要做,即: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其带头人的培训提升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突出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和品牌服务;引导农村服务业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发展,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和绿色发展;加强产权、要素流转平台建设,推进"三变"改革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农民培训,增强农民参与产业开发和创业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角下,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剖析我国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遇到的农业后备力量薄弱、保障机制不健全、实效性差、缺乏创新等问题,从强化农民主体性、完善培育保障、遵循求是原则、创新培育体系等方面入手分析解决原因,不断改进,保证培育工作持续协调进行,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家庭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农村市场主体对象,建设统一的农业服务体系是现实的需要.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较为完整,但机制不活、投入不足.近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但整体规模小、层次较低.落实政策、加强扶持是提高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产业化是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变化发展的时代,网络科技使信息的交互传递演变出无数种可能的渠道,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过去所熟悉的生产方式以及环境资源,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意味着传统需要以新的形式重新构建,才得以重生。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农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河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更是肩负重任。如何让河南的农业在新环境的冲击下持续发展?如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已经成为了发展农业维护根基不得不提出的问题。而在服务型政府的视角下,政府应该如何给出有效答案,都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但同时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引入比较优势指数法对保定各地优势农产品进行测算,并就保定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保定农产品网店已初具规模,店铺分布呈现非均衡性,经营主体以青年人为主,原材料供应型店铺占主导地位,电商发展的配套系统如人才、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物流配送系统等仍不完善,成为制约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亟须各部门配合综合加以解决,形成农村电商的整体合力,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诚信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离不开主体的作用.网络文化主体一般分为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诚信和谐网络文化构建过程中,出现网络立法滞后、管理缺失等问题;个人出现诚信道德缺失、对网络不良文化抵御能力较弱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网络文化主体进行调适.党和政府要完善网络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立法;网民需要提高自律意识,增强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培养网络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丽水各县市农业合作社逐步发展完善,但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大多数农业合作社依然存在问题。本文借鉴"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建立新模型,以新模型分析现有制度,提出有效制度,达到改善丽水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改革以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是生产队制度与统购派购制度,其缺陷分别是对农户作为农业基本经营组织地位的否定与对农业生产商品化要求的扼制,其中前者是更为根本的缺陷。改革时期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是承包制的不足与城市改革滞后,而后者是更为根本性的因素。根据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现阶段,应以农户为核心,建立新型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经常会遇到资金困难,阻碍了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有利于缓解龙头企业的资金困难,完善其经营管理机制,有利于引导和带动民间投资。不断增加的居民储蓄、良好的政策支持和专家代理经营的体制为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促使党的群众工作方式随之而转变,也使新媒体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具备了新的特点。新媒体时代党的群众工作也存在着群众工作与新媒体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体系不完善、新媒体管理法规缺失等问题。探寻在新媒体时代开展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法规不太完善,这导致不同的社会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身份不同,地位也不一样,角色混乱。而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严格区分管理者和经营者,管理者依法管理,层级分明,职责清晰;经营者依法经营,地位平等,经营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