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宗教并存的地区,生活在这块地域的各民族之间,不同宗教间,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宽容、发展与繁荣、合作与交融,共同营造的多民族长期和睦共处的民族关系;多种宗教始终相容共处的宗教氛围;各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青海奠定了坚实的民族基础,构筑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民族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内蒙古的重要基石.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是由鄂温克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由达斡尔、蒙古、汉、回、满、鄂伦春等20多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地区,研究该旗民族之间和谐相处模式,深刻分析民族关系和谐的要素组成,对于促进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和建设和谐内蒙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勒宏生活着傣族,阿佤山区生活着佤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佤族是阿佤山区最早的原住民。傣族继佤族之后从勐卯迁入勒宏。傣族移民进入勒宏初期,傣族移民和佤族土著之间维持着友好关系。后来,随着傣族的强盛,傣族开始统治佤族,傣族的长期统治对佤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佤族、拉祜族等民族无法忍受傣族土司的压迫和剥削,不断进行反抗。中国中央王朝的介入,使得傣族土司辖区被肢解。近代英国人的介入,使阿佤山走向分裂。傣族和这些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对后来勒宏的地缘政治和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多民族国家中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充分考量各民族的发展状况.而且要在发展进程中保持民族关系的和谐,以保障发展进程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制度基本特征.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特色。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态势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全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对于调动各民族积极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和谐融洽是中华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牢固树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是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出发点;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是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任务;民族区域自治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民族因素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促进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促进宗教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通过友好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互相交流,互相依存,形成一种伟大的力量,共同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促进中国历史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我国国内民族关系的主流。但是,在我国古代阶级社会里,各民族之间,也有隔阂和偏见,甚至以兵戎相见,发生冲突和战争。其中有汉族统治者剥削压迫少数民族的事实:也有少数民族统治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到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以来,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元朝大一统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民族大团结。在“一国两制”的旗帜下,祖国的统一大业,必将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建立元朝与清朝的蒙古贵族与满族贵族,面对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对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采取了歧视防范、怀柔安抚并重的统治策略,其目的是确保本民族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蒙汉满回藏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汇,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多民族国家中,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没有和谐的民族关系,就没有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民族发展,就无法构建和谐社会。在对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确理解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民族和谐的理论基础,多民族云南的基本省情是构建云南省民族和谐的现实依据。今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元民族利益的差异与冲突、复杂的国际环境等成为云南省构建民族和谐的客观桎梏;民族事务工作价值理性的迷失、调控机制无力、民族事务日常工作的低效等是制约云南省民族和谐进程的主观因素。正确处理中华各民族的"多"与"一"的关系、探寻符合云南省情的发展道路、增强多民族间的多维交流与对话、健全民族和谐的制度保障等是构架云南民族和谐的合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极具典型意义,傣族封建领主为了维护社会统治地位,根据本民族的社会特点、道德观念、经济结构等方面制定了一套适合封建领主统治的刑法制度,并对各种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形成了特有的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我国不谋民族工作,便不足以谋全局。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共同繁荣,必须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以和谐文化促团结、促繁荣,而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又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入手,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国内敏感的民族问题,如何进一步建设好、处理好、发展好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各民族人民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对于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深远。中南民族大学徐柏才教授等合著的民族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一书,足对时代呼唤有力的回应,  相似文献   

15.
民族团结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树立各民族的团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基本保证。历史事实证明,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若没有各民族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求稳定、谋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想达到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和谐、稳步发展是难以实现的。我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青少年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是百越族系的主要分布地之一,文化呈现多样性,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一般认为,傣族与古百越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其中也有云南土著民族的成分。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该省其他县、市内。其乐器的历史发展与傣族整个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傣族历史的划分,本文将傣族乐器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原始社会时期、滇掸时期、储勐割据时期、帕雅真时期、土司时期。原始时期傣族地区乐器发展和流布的特点之一,就是打击乐器品种最多,运用最广。同一般乐器史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多民族互嵌社区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缩影,探索多民族互嵌社区民族交融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推进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本文运用动态社会均衡理论框架,以云南省贡山县多民族互嵌的丙中洛为例,从四个维度分析多民族互嵌社区和谐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首先,经济发展均衡既是各民族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也是外部支持发挥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均衡推动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奠定民族交融的基础条件。其次,以目标达成为共识,实现不同群体的“公共利益”,引领多民族互嵌社区的资源优化配置,建构社会和谐的交融格局。再次,不同主体的多维度整合,有效地协调区域内外的关系要素,推动资源、利益和价值观形成合力,有助于建构民族交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最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建构了文化维系机理,共筑“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体系,通过文化维系保持持续动态社会均衡,保证民族交融系统的秩序稳定和正常运行。动态社会均衡剖析多民族互嵌社区民族交融的内在逻辑,既为促进学术界深入研究民族关系提供新思路,又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等的差异性,形成了各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影响了民族关系.如何改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贵州,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道光末年始,清王朝统治政策趋于保守、落后,云南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生存空间、经济利益上的争夺也逐渐白热化;外国势力也开始在云南地区展开了领土和宗教的侵略。时代背景变迁下内外诸多层面的变化使得云南地区传统的民族关系格局逐渐开始向近代转型,满洲贵族统治下多民族多元化的基本格局进一步凸显为政治上要求趋同的多民族共同反抗满洲贵族专制压迫和外来势力入侵的近代民族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20.
论清代西北地区的民族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清代西北地区的民族立法廖杨清代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我国历史长河发展到清代,已基本奠定了现当代中国民族的分布格局。以满族为统治民族的清王朝,既要处理好与人口众多的汉族的关系,又要协调好与民族种类繁多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因此,它非常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