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旧约》神话以神话的形式形象地记载了希伯莱民族的变迁.无论其内容还是 形式都带有浓重的古希伯莱民族的特色.把它与希腊神话比较,可以看出《旧约》神话中的神 是一切自然力量、社会力量的高度抽象化,是人的力量的异化,体现了《旧约》神话一神信仰 的宗教性。希伯莱人创造性地利用神话想象出自己的民族渊源,形成了其民族性、历史性的特 点,并显示了一定的神秘性,充分体现了希伯莱人无与伦比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2.
戏剧性是希伯莱小说显著的艺术特色,它主要体现在戏剧性冲突、戏剧化手段、戏剧意识与戏剧性的情节等方面;成了以对话为纽带组合生活场景,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推动情节的演进和突转,以至产生戏剧性结局的表现模式。这一艺术特色的形成与希伯莱小说的早熟,希伯莱民族的宗教文化心理及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都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犹太人的原始祖居地是西亚的两河平原,他们在那里与其它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公元前13世纪中叶,大部分犹太人迁移到了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及其相邻地区,“希伯莱”这个古老的词汇便展示了这段历史,《史经》称犹太人的始祖是“以伯利人”,以伯利和希伯莱都是“大河彼岸”的意思,犹太人始祖亚伯拉罕即是从幼发拉底河东岸来到巴勒斯坦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民族一般都是聚居的,即使有的被国界所分割,也是分布在相邻的几个国家内,然而有3个民族却例外,那就足犹太人,吉卜赛人和印第安人,他们不但没有全民族固定的聚居地,而且在历史上饱受欺凌。 犹太人 犹太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3世纪,他们不堪忍受埃及奴隶主的压迫,在族长摩西的带领下,经西奈半岛迁居巴勒斯坦,征服了当地的迦南人,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希伯莱王国,后来  相似文献   

5.
略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及其高校的双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及其高校的双语教学何昌邑马励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各种出身和族裔的人都能参与加拿大的社会生活,并能自由地和尽可能地保持发扬他们的民族文化。近几十年来,加拿大的“少数民族”们,为了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生存和保证本族的孩子顺利地...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部分中学校任座谈会于1994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座谈会研讨的主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学教育”。出席会议的代表共72人,其中香港代表5人,澳门代表1人,台湾代表4人。会议共收到论文23篇。现将研讨的内容综述如下:一、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香港圣公会曾肇添中学校长刘智辉说:“钱穆先生曾讲过‘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没有文化,就没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总体,把民族的一切生活概括起来称之为文化。文化不单是指每个人的生活而言,也不单…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民族学生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以达到新的和谐的过程。探讨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表现与成因,指出其客观存在的生活习俗、语言表达、思维情感、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这些差异的主观感受和归因方式对其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以及进而对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生涯发展产生的影响,我们必须从民族教育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采取特殊的方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民族学生更好地融人新的文化氛围,促进民族和谐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在其语言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日语词汇蕴涵着丰富的日本民族的文化要素,能全面、生动地反映日本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历史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9.
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这种形势下,时代赋予了幼儿教育担负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幼儿教育应当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其尽早接触祖国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粗浅地了解,从小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继承并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当下民族经济生活已经从自然状态逐步向商品化形态转变,从而导致了民族心理结构的重组与来自各种渠道的文化交汇。全新的经济格局以及新的社会心理与观念,正令人惶惑又兴奋地进入到现代场景的社会生活之中。在这种精神文汇、思潮辐辣的当代场景里,向以稳重庄严著称的侗族文化k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表现出应和与参与的积极姿态。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m关式地发展,一味强调自我生存,以纯粹的单质单元为根本;另一种是开放性地发展,承认和强调文化发展中的对话和互渗,以多元异质为依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