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涡虫属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绝大多数营自由生活。其体长约为10~15毫米,身体柔软,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呈柳叶状;前端略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个耳突,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在身体腹面中线的后端近三分之一处有口,口后为生殖孔,无肛门。涡虫的再生能力很强。为了观察涡虫的再生能力,我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该实验。  相似文献   

2.
涡虫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虫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其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再生出一个完整个体,这一独特特征吸引科学家的关注已有200多年。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涡虫再生研究中的应用,涡虫生物学知识急剧增加,本文简要介绍了涡虫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二个小实验     
动物的再生即使切下身体一部分也能恢复原样的再生现象,在低等动物(涡虫、水媳)中是极普遍的。用蝌蚪的尾巴也能观察再生功能。 1.涡虫生活在溪流或活水的河底。(图1) 2.剥取附着在石头等处的涡虫。 3.涡虫会时伸时缩,伸长时约有2厘米大小。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涡虫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温度梯度,观察涡虫切割后再生时间及再生成活率,发现19℃-24℃为涡虫切割再生的适宜温度范围,22℃为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SDS-PAGE电泳和银染显色法对正常涡虫及其不同时间再生涡虫组织中低分子蛋白质及其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再生涡虫蛋白条带及其含量在再生18 h内呈减少趋势,之后至36 h蛋白条带呈增加恢复的趋势,蛋白含量减少现象在Rf约为0.25-0.5和0.65-0.75两区间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淡水涡虫繁殖及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淡水涡虫的生殖方法和发生异常无性生殖的诱因,并探讨了涡虫再生的细胞来源,生化机理及再生的极性之谜。  相似文献   

7.
据2012年4月4日《科技日报》援引该报伦敦4月2日电,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员在对涡虫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涡虫体内的SMG-1基因会与mTOR信号通路密切配合,控制涡虫的生长和再生。一旦这种控制被移除,则会导  相似文献   

8.
研究石油污染物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摄食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对日本三角涡虫的24hLC50、48hLC50分别为83.47g/L、56.83g/L;≤6.67g/L的污染物对日本三角涡虫摄食的影响随污染浓度的增大与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0.00g/L的污染物对涡虫再生的影响显著(P〈0.05),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影响逐渐减小。表明日本三角涡虫可作为检测石油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9.
真涡虫(Planaria gonocephala)是属于扁形动物门、涡虫纲、三肠目。涡虫是扁形动物门中营自由生活的重要代表动物之一,也是动物学中重要的实验材料。为了满足教学和实验的需要,近年来,我们对涡虫的分布、生态环境和人工饲养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和探索,获得了一些资科,现提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涡虫是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又是教学的优良实验材料。有些地方的水源污染,这就给涡虫的采集带来了困难,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我们在室内进行了养殖,现介绍如下: 室内培养涡虫的传统方法是用猪肝、蛋黄、瘦肉喂养。尽管涡虫是要吃的,但放料后的第二  相似文献   

11.
涡虫培养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动物界中,涡虫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本对涡虫的培养方法有了新的改进(藻类增氧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在良好的培养基础上做了大量割切实验(特别是纵切),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三角涡虫的室内长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涡虫是动物学实验的必备材料。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不断被污染或破坏,野外采集涡虫越来越困难。通过研究在室内长期培养涡虫的方法,省去野外采集之苦。  相似文献   

13.
真涡虫的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真涡虫的形态、生态、运动、食性、光反应性、再生、生殖等方面的习性.  相似文献   

14.
人的头发和指甲剪掉可以再生出来,至于其他部位都无法再生。然而,有些动物在这方面比人类的能耐大得多,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涡虫仅有葵花籽大小,扁平的身体,腹部下面有纤毛,当它收缩肌肉或纤毛运动时,身体就可以前进。因为它在  相似文献   

15.
在“细胞通过分裂实现增殖”第一课时教学中,通过课前涡虫切割与再生实验、在细胞水平观察干细胞增殖图片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构建次位概念“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习得有丝分裂意义,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水平,有效落实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东亚三角头涡虫(Dugesia japonic)(简称涡虫)是动物学教科书中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它在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有助于涡虫的养殖,进一步了解涡虫的生物学特性,我从1983年以来对东亚三角头涡虫的生态进行了一系列观察和研究,现将部分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石油污染物对涡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三种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急性毒理实验,研究了石油污染物对涡虫毒理作用的24 h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7.209 g/L.在安全浓度条件下,选取0、0.5、1、1.5、2、2.5、3 g/L七个浓度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4 h.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对涡虫体内3种抗氧化酶活力均有明显影响,随着石油污染物浓度的升高,CAT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SOD酶活性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GSH-PX酶活性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实验说明涡虫对石油污染物非常敏感,可以为石油污染检测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涡虫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教学》1990,(4):26-27
涡虫是扁形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类型,是扁形动物门的重要种类,它在生物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是常用的实验动物。近年来,由于水源严重污染,涡虫生活的生态环境遭受很大破坏,越来越不容易采集到。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从1987年开始对涡虫的饲养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初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生物的生命只有一次.动物能“再生”吗? 观察研究得知,低等动物中如海绵、水螅、涡虫(图1)等,被切成两半,在它生活的条件下,都能够再生成原来大小一样新的个体。  相似文献   

20.
现行中学生物教材和生理卫生教材中都安排有再生与生殖的内容。在教学中,学生常把再生当作生殖理解。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略加讨论。再生是指生物体受到损伤、脱落或截除后能重新修复的过程。可以说是生物体受到损伤后的一种复原现象。如乌羽的脱换,树叶的新旧更替,涡虫、蚯蚓等被截断后,每段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