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2005年3月17日,湖南省会某都市报在A13版显要位置花大篇幅刊登报道:《“炒作学”长沙开课》,称湖南师大新闻系一教师开设“新闻炒作学”一课,“场面火爆”,既赢得了学生的追捧,也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3月24日的《温州都市报》以《(非典时期的爱情)并非爱情》为题登载了一则消息,报道了浙江温州籍男模陈某给媒体来电,称在荷兰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的一幅《非典时期的爱情》摄影作品存在着严重失实,侵犯了他的名誉权。他就此已向法院起诉,要求作赔偿精神损失,恢复其名誉。  相似文献   

3.
董黎丽 《青年记者》2006,(10):65-66
近年来,一直是党报重头戏的“两会”报道引起了众多都市报的重视。不管都市报注重“两会”报道是为了实现自身“做主流大报”的目标,还是别的缘由,“两会”报道已成了都市报报道的新亮点。平民化的办报路线在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笔者以郑州两大都市报《大河报》和《东方今  相似文献   

4.
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明 《青年记者》2006,(4):66-67
1998年3月,《华西都市报》作为我国第一家都市报,在创刊3周年时,席文举有感于《华西都市报》在进一步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迈向主流媒体”的理论观点,并全面诉诸办报实践。随后,《南方都市报》在2003年春季改版时骄傲地标出“主流,就是力量”的口号,《新京报》也提出“负责报道一切”的口号。这3家报纸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要实现“小报大报化”,使自身成为主流报纸。目前,有学者称我们进入“后都市报时代”,而都市报向主流媒体演进则是这一时代的主要标志①。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都市报“主流化”从本质上讲,是我国报界经…  相似文献   

5.
先来看两条报道:一则《当街宰活狗 路人侧目摇头》的消息说:“连日来,记者不断接到读者反映,称郸城县新华路一家狗肉店,隔三岔五当街宰杀活狗,血淋淋的场面令人胆寒。……”消息结尾“希望有部门制止这种不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新闻     
西北五省都市报 成立“互动联盟”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日前,在兰州召开的“首届西北五省区省级都市报总编辑峰会” 产生了一个重要决议: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新消息报、西海都市报、新疆都市报联手成立“西北五省级都市报互动联盟”。“互动联盟”章程确定的“联盟”的职责是:从广告经营活动入手,以培育、开拓和开发西北广告大市场为切入点,寻找更多更广泛的合作方式和途径,借助集团优势,在新闻宣传、广告经营、报纸发行等方面加强合作,扩大媒体影响,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家电视视频 点播频道试播 据新华杜消息…  相似文献   

7.
2001年4月19日,《三秦都市报》最早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64年前的《毛泽东自传》惊现西安!2001年5月9日,《北京日报》大篇幅报道古城西安出现了1937年由斯诺笔录、汪衡译、上海社出版的《毛泽东自传》,这一消息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林晓华 《新闻界》2004,(3):55-57
2003:中国“美事连连”———选美相关报道链接新华网海南频道2003年9月15日消息金秋时节,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在南海之滨的旅游胜地三亚拉开了序幕。中新网9月16日电随着第一位参加凤凰卫视“2003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的北京女孩走进北京赛区的面试考场,此次由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女性参加的选美大赛拉开帷幕,参选佳丽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南方都市报9月21日晚21时40分,海南省三亚大剧院,上届世界小姐大赛中国参赛者吴英娜将中国小姐桂冠戴到关琦小姐头上。中国内地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选美”终于可以划上圆满的句号。北京青年报11…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文字编辑都是科班出身,语言文字方面的功夫自然不在话下。然而,有些编辑却往往在理科知识的应用和把关方面犯下错误。 《燕赵都市报》2002年2月8日A5版上有一条消息,标题为“神奇女孩的特殊菜单”。该文报道了河北容城县一位26  相似文献   

10.
《温州都市报》“昨夜最后消息”专栏,是该报前身《温州侨乡报》1996年开办的栏目。开办十余年来,该栏目一直保持着密集的频率,奉献给温州读一篇篇鲜活有趣的新闻,受到了读和新闻同仁的好评,成为该报的“拳头”栏目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报刊上常出现一些自造词语,如2000年9月30日《燕赵都市报》“金色奥运特刊”上有一消息,报道第27届奥运会中俄比赛情况,正题是《中俄大比拼》。什么叫“比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查《辞海》,没有“比拼”; 《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没有“比拼”,只有“比赛”、“比试”、“比武”、“拼搏”、“拼刺”、“拼命”。例中从“比赛”和“拼搏”两词中各抽出一个词素,生硬地拼凑成“比拼”这个词语,实不足取。  相似文献   

12.
坦率地讲,我做新闻记者,99%的文章都是做主旋律的正面报道,1%的文章是做“批评报道”——舆论监督。尽管如此,一则“批评报道”见诸报端后,还是不免常常担心被批评者的白眼,以至找上门来要求“说个一二三”,甚至“法庭上见”云云。然而,今次这则“批评报道”,却皆大欢喜。2001年8月,因了解生态屏障建设科研课题的需要,我去阿坝州的理县考察、采访。在以题为《探密孟屯河峡谷》为题正面报道了理县上孟乡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后,仍食不甘味。于是,又以《乱砍滥伐逼近孟屯河》为题,写了一则“批评报道”,于9月21日在…  相似文献   

13.
“近日广州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市民对广州市‘一年一小变’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中变’寄予厚望。与5月份相比,市民对市容市貌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上升,已从 5月份的 26. 2%上升到 43. 2%”。 这是11月5日广州《南方都市报》头版的一则消息,像这类消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一些报纸甚至开辟了专版来刊登这类报道,如《北京青年报》的“精确新闻”版,《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观察”等。这种新闻在报道方式上与传统的报道方式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新闻机构采用民意…  相似文献   

14.
1981年6月16日《广西日报》第一版刊载一则消息,内称:“宾阳县一位老中医将珍藏的秦刻《难经图注》、晋刻《图注难经脉诀》、汉刻《仲景归真》等书献给人民政府”云云,并报道还有唐刻本《千金翼方》,此项消息引起许多人惊异,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5.
3月初《楚天都市报》报道了来自海南三亚的豇豆样品农药超标、豇豆暂别武汉市场的新闻。这篇新闻来源于武汉市农业局率先公开的一次例行抽检结果。然而,事情的演变出人意料,最雷人的不是“毒豇豆”事件本身,而是对于武汉公开曝光的行为,有三亚市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特别的不理解”,认为这样做“于国于民都无益”,不仅没有给三亚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面子。他们声称,各省输入的农产品每年都会查出一些问题,比如海南也截获了有机磷超标的白菜,如果大家都选择曝光,会扰乱农业的正常秩序,影响农产品流通。  相似文献   

16.
7月中旬的一则消息透出的潜在信息让人忧虑。 本是一名偏远县城的合同制工人,却凭着伪造的“假学历”“假身份”“假档案”,靠行贿送礼,一跃成为云南省委组织部的机关干部。消息说,名为卢贵平的“假干部”因贪污行贿近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卢贵平为达到调入中共云南省委组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一家报纸在2005年11月30日第三版登出一则消息,标题是《联大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令人匪夷所思。无独有偶,北京一家都市报在11月11日A39版刊发一则消息的标题是:《国足参观大屠杀纪念馆》。还有一家地方日报12月14日B1版头条通版醒目的标题是:《南京拉响警报纪念南京大屠杀68周年》。第一个例子的消息在最后一段写道:“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南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一天被英国、意大利和德国等许多国家定为纳粹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日。”第二例标题中的“大屠杀纪念馆”,大家也都知道其全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18.
汉 字中的省略词“等”字 ,实在是个奇妙的发明。如果没有这个“等”字 ,凡记者作文都要“一一道来” ,巨细无遗 ,那不知要虚耗自己多少笔墨 ,浪费别人多少时间。但也有用得不妥的 ,就是该“等”时不“等” ,不该“等”时乱“等”。该“等”不“等” ,主要见之于会议报道的出席人员名单。有些并非十分重要的会议 ,与会者名单也是长长一大串 ,赵钱孙李 ,无一遗漏 ,读者读不到一半已经不耐烦 ,但后面还有周吴陈王哩!不该“等”的乱“等” ,也有。如有一则消息《中国诞生3·15标志》报道说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正式推出《3·15标志》…  相似文献   

19.
平民化背后的媚俗倾向——对都市报报道风格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莺 《当代传播》2001,(4):85-86
90年代中期,中国的报业市场继“晚报热”之后,又兴起了“都市报热浪”。何为都市报?都市报是以报道都市生活为特色,“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经济新闻的改革日渐加速。其核心在于使经济报道的“单向灌输式”、工作味弱化,增强其贴近性、可读性与服务性。要使经济新闻告别行业性、程式化、公文化的弊病,就要在选材、角度、写法上力求突破与创新。楚天都市报曾刊发一则消息,内容是旅客在武黄高速公路上掉了车,而随身巨款还在客车上,路政工作人员紧急相助为旅客赶回了放款的包。记者采写时没有采用“大红榜”、“感谢信”的方式,而是用现场感极强的动作、语言,还原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