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王海杉 《甘肃教育》2002,(11):11-11
一堂课上的教学内容是针对某一学科的,若能将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渗透其中,将会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初三物理《摩擦起电的原因》一节时,可渗透初三化学《原子结构》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从原子结构的稳定性角度认识摩擦起电的本质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三物理》第二册中第四章摩擦起电,其中两种电荷一节的两个演示实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作了一点小改进,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初中学生空间形象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单纯采用传统的教法,学生学起来费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在对《磨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一节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的可见性。尤其是软件以动态的形式在大屏幕上直观形象地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高中物理教材“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里,箔片验电器只能显示摩擦起电的现象,不能分辨静电荷的正、负。为了使学生清楚地分辨出摩擦起电的两种电荷,笔者自制了电荷检测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高中物理教材"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里,箔片验电器只能显示摩擦起电的现象,不能分辨静电荷的正、负.为了使学生清楚地分辨出摩擦起电的两种电荷,笔者自制了电荷检测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学一线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如果缺乏理性的思考,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简单化、表面化、绝对化的做法。下面是笔者随堂听的两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一节是初中七年级《短文两篇》中第二篇《第一次真好》的教学,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默读结束后,学生开始提问:  相似文献   

7.
<正>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的第一章第一节。作为"静电场"的第一节,是本章的预备性知识,也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必须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节由电荷、起电方式、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四个部分内容组成。关于静电现象方面的知识,初中已有介绍,而高中更侧重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结合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具体情景,理解电  相似文献   

8.
看了《小学自然教学》1994年第1期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小学李西珍老师的《摩擦起电实验的设计》一文和《编者注》,感受颇深。现将我做《摩擦起电》第二个实验(使氖管发光的实验)的做法介绍给同行。 这个实验的关键是:使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经过摩擦的物体确实带电,氖管发光无疑是有力的根据。基于上述考虑,我对实验方法做两处改  相似文献   

9.
在气侯干燥或演示环境干燥的情况下,按照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的要求演示摩擦起电是容易成功的。但若迂到空气湿度大或阴雨天气演示摩擦起电效果欠佳往往容易失败。我们多年辅用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来做此实验无论天晴或阴雨都获得完满成功。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第三册《摩擦起电》一课教学设计苏玉彩[教材分析]:本课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实验,观察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东西的现象。第二部分:通过实验,证明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东西的原因是因为物体带了电。第三部分:通过游戏,验证课文第一、二部...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初三物理《摩擦起电原因》一节时,因学生刚初步建立起电子转移的微观图景,要立即用电子转移观点解释静电现象,学生头脑中缺少感性认识因而感到抽象,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多年教学中,我采用两步法来突破,效果不错,下面谈一下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1.教学设计思路的形成。 1.1教学目标分析:综合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和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两节的教学目标,确立具体的课时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代数式》是初中数学的重点章节之一,本节内容是对第二 章《有理数》的概括和抽象,是第一节《字母表示数》的延续,是 以后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基础。这节课主要内容 是用代数式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 概念。因此,该节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应给予 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附录《谈谈诗歌》在讲到“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时,以艾青《鱼化石》的2、3两节为例。要求学生仅凭这两节去领会,显然比较生硬。为了读出“弦外之音”,我们应该欣赏全诗。  相似文献   

15.
《摩擦起电》一课,要求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概括得出结论。然而广大农村,能够开出这一学生分组实验的学校却不多见,原因是做摩擦起电的传统材料(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不但要花钱,而且效果差。遇上阴雨天气,若无法烤晒,则实验效果很差。现在化纤与塑料是随时可以找到的材料,笔者用这些材料进行试验,效果甚佳。试验结果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材P44页“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中,图4—2电荷问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是本节最关键实验:实验成功与否,不仅仅直接关系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得出,而且影响到“为什么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这一难点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个实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一能力目标能否达到。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该实验是本节教授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对教材的理解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自然教材第三册第13课《摩擦起电》,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过实验,观察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东西的现象;第二部分是通过实验证明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东西的原因是因为物体带了电;第三部分通过做几个游戏,验证课文第一、二部分的现象和道理,加深物体摩擦起电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研究其中道理的兴趣。本课第一、二部分是重点,第二部分不但是重点,  相似文献   

18.
我教《摩擦起电》尚志市黑龙宫镇小学弥尚魁《摩擦起电》是小学自然第六册的一堂实验课。本课重点是使学生懂得什么叫摩擦起电,知道两种电荷。难点是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概括。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带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知道:用摩擦的方法使...  相似文献   

19.
读了《小学自然教学》1994年第5期湖北荆门市麻城乡邓冲小学刘远政老师写的关于“摩擦起电可以听见”一文后,我在其它杂志上又看到类似问题,就是被摩擦后的物体不能使氖灯发亮。本人在教这一课时,通过多次的实验和探索,成功地做出了三种不同的实验:摩擦起电能吸弓[轻小的物体,手摇静电感应器能使学生看见和听见电球上的电火花和噼啪的响声,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后接触氖灯能使氖灯发亮,所以摩擦起电也可以“看见”。摩擦起电不能使氖泡发亮,造成“看不见”的原因,关键是实验操作时方法不对。  相似文献   

20.
初中地理中“时区和日界线”一节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老师不易讲清楚,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笔者在讲授师专地理系的地球概论这门课时,也遇到了这一难题。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推敲,对初一地理中“时区和日界线”一节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广大地理同仁参考。 笔者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初中学生难于掌握“时区和日界线”一节的内容的原因有五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